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25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I、头孢噻啶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尿素氮升高,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亦可见脑损伤,表现为反复痉挛,甚至昏迷不醒。个别病例出现白细胞减少、皮疹与二重感染。2、头孢拉定肌注后局部稍有疼痛,静注后可有静脉炎;偶有皮疹、药热及二重感染;成人可有肾损害。3、头孢克洛大剂量服用可出现胃肠道反应;与青霉素类有部分交叉过敏,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或不用。4、阿米卡星肾毒性与耳毒症必然存在。偶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皮疹、震颤、感觉异常、关节疼痛、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及低血压等。5、头孢噻肟肌注局部可有疼痛;静注时可有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定义本病是发于足底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在涌泉穴处者,又叫涌泉疔、涌泉疽、足心发、穿窟天地、病穿板。特点足底忽痛难着地,肿蔓足背连小腿,脓肿在茧下。历史沿革《证治准绳 疡医 卷四·足心痈》说“足心发毒肿痛,亦名涌泉疽,俗名病穿板。”《疡科心得集·辨涌泉疽足底疔论》称足底疔,位于涌泉穴者名涌泉疽。《外科大成·足部足心痈》说“一名涌泉疽,初起涌泉穴,发热乃其兆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涌泉疽》云“此证由肾经虚损兼湿热下注而成。若十四日内即溃,脓浅为痈,二十一日内不溃脓者为疽。”
病因病机胃为“水谷之海”,肠为“传导之官”,肠胃积热,损伤津液,而发本病。临床表现便秘重。口干,口渴,心烦。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 5日有搏动性疼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头。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溃后流出黄稠脓液,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舌红,苔黄,脉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桅子9重量份、槐角12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侧柏叶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薤白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火麻仁6重量份、郁李仁3重量份、蜂蜜12重量份、杏仁I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叶12重量份、密蒙花12重量份、绿豆18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黄连6重量份、黑面叶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份、酸浆3重量份、鲜黄连6重量份、漏芦9重量份、橄榄9重量份、螺厣草6重量份、爵床9重量份、藤黄I重量份、翻白草6重量份、柏子仁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以上16味药具有清肠通便、泻火解毒、行水消胀、消肿止痛、破气消积、通阳散结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以上18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脾三经。养心安神,益阴养血,润肠通便,收敛止血,祛风治痹。因其能引领诸药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柏子仁、甘草,以上36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散瘀止痛、活血止血、健脾消积、活血消肿、散瘀止痛、散寒止痛、和胃止呕之功效。是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最佳配方。桅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槐角苦,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地榆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枳实苦,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行气除痞。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薤白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经、小肠经。下气宽中,利尿消肿。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当归甘、辛、甘,温。入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黑芝麻甘、平。入脾、肺、肝、肾经。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火麻仁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辛、苦,平。入大肠、小肠、脾经。润肠通便、行水消胀。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杏仁苦、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经。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淡竹叶甘,淡,寒。入心、胃、肾、小肠经。清心除烦、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热痰。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清肝退翳、养肝明目、疏风凉血清热。绿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经。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益气润肤、清胃厚肠。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景天苦、酸,寒。入心、肝、肾、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硬 水黄连苦,寒,无毒。入肺、心、脾、大肠经。清湿热,清热解毒、降气平喘。黑面叶苦,寒。入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碎米柴甘、苦,凉。入脾、胃、心、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清热利湿。酸浆酸、苦,寒。入肺、脾经。清热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水肿。鲜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疗湿热泄泻。漏芦苦、咸,寒。入胃、大肠二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乳汁不行、通筋脉、凉血止血。橄榄甘、涩、酸,平。入肺、胃二经。清肺止咳、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渴、解毒止痢、平肝镇惊、解鳖毒。螺厣草辛、甘、微苦,凉。入肺、脾、胃、肾四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祛风胜湿、清热利湿,治疗尿路结石、风火牙痛、疫毒痢。爵床咸、微辛、微苦,寒。入肝、胆、脾三经。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藤黄酸、潘,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解毒消肿、收敛止血、杀虫疗疮。翻白草甘、微苦,平(偏凉)。入肝、胃、大肠三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脾三经。养心安神,益阴养血,润肠通便,收敛止血,祛风治痹。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桅子9g、槐角12g、地榆9g、侧柏叶6g、积实9g、厚朴6g、薤白9g、大腹皮6g、桃仁12g、当归9g、玄参12g、黑芝麻12g、火麻仁6g、郁李仁3g、蜂蜜12g、杏仁lg、望江南6g、象皮木6g、淡竹叶12g、密蒙花12g、绿豆18g、蒲公英18g、景天3g、硬水黄连6g、黑面叶9g、 碎米柴6g、酸衆3g、鲜黄连6g、漏芦9g、橄榄9g、螺庵草6g、爵床9g、藤黄lg、翻白草6g、柏子仁6g和甘草9g,将以上3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共煎出药液390毫升,当便秘型足底疔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C,每次130毫升,外洗,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98例便秘型足底疔中,男性272例,占68. 3%,女性126例,占31. 7%。表一、398例便秘型足底疔病人的年龄范围
军语(岁) |21 30|31 48|49 55|56 60 ~ 229 ~ 157 97芬比 |θ. 8% 157. 5% 139. 4% \2. 3%
表二、398例便秘型足底疔病人的疗效表
Wm I治愈I好转I无效 例数 395 3_^_
百分比|99. 2% |o. 8% I无
表三、398例便秘型足底疔病人疗程表
治疗天数 |3 5|6 9|10 14 |15 26 例数3 227 161 ~7
百分比 |θ·8% 157% 140. 4% 11. 8%
表四、398例便秘型足底疔病人治疗前后情况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桅子9克、槐角12克、地榆9克、侦彳柏叶6克、枳实9克、厚朴6克、薤白9克、大腹皮6克、桃仁12克、当归9克、玄参12克、黑芝麻12克、火麻仁6克、郁李仁3克、蜂蜜12克、杏仁I克、望江南6克、象皮木6克、淡竹叶12克、密蒙花12克、绿豆18克、蒲公英18克、景天3克、硬水黄连6克、黑面叶9克、碎米柴6克、酸浆3克、鲜黄连6克、漏芦9克、橄榄9克、螺厣草6克、爵床9克、藤黄 I克、翻白草6克、柏子仁6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3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便秘型足底疔,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其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柏子仁和甘草,将以上36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足底疔的中药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631576SQ2012100956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
发明者仲伟锋, 宋敏, 马素侨 申请人:马素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