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67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 带状孢疹一症是病毒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目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同时配以局部皮肤外搽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但治疗周期较长,效果不太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带状疱疹一症的认识机理,在目前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加快疗效,促进带状疱疹消失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金银花38-42、连翘12-18、蛇蜕3-9、生甘草8-12、柴胡12-18、板蓝根28-32、桅子3_8、玄参12-18、薄荷8-12、当归8-12、大青叶8-12。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原料药物按照比例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取药汁350-1000ml,分早中午三次服用,每日一副。在煎制过程中应注意先不要加入薄荷一味中药,待煎制时间剩余3-5分钟时再加入薄荷,煎制完毕然后取其药汁。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一症是由于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阳浮于外导致卫气不足而外感毒邪所发。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及大青叶的清热、解毒、凉血之效以驱外感毒邪;以蛇蜕、柴胡、当归疏肝祛风,化解肝郁气滞;以桅子、玄参、薄荷清热利湿、疏散风热化解脾胃湿热。上述诸药合用,共奏化湿邪、疏肝气、祛外邪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带状疱疹的致病因素,达到促进康复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数据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疗效做进一步说明。选取56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28例患者,年龄由16-62岁,治疗时,两组皆口服止痛剂,同时配以局部皮肤外搽酞丁胺擦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月艮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金银花38-42、连翘12-18、蛇蜕3_9、生甘草8_12、柴胡12-18、板蓝根28-32、桅子3-8、玄参12-18、薄荷8-12、当归8-12、大青叶8-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带状疱疹一症的认识机理,在目前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加快疗效,促进带状疱疹消失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金银花38-42、连翘12-18、蛇蜕3-9、生甘草8-12、柴胡12-18、板蓝根28-32、栀子3-8、玄参12-18、薄荷8-12、当归8-12、大青叶8-12。该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原料易得,可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一症的治疗中。
文档编号A61K36/808GK102670838SQ20121014152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姜凤霞 申请人:荣成市商贸城卫生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