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167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I、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
2、头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见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出血等。3、氨曲南偶有味觉异常、皮疹、轻度胃肠道反应,肌注局部疼痛,静注可出现静脉炎。4、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5、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6、氨苄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以皮疹为多见。用药前必须先做皮试。7、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8、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伪膜性结肠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直接传染。通过性交或自患者本身的粪便及尿液直接传染。二、间接传染。通过滴虫污染的浴池、浴具、衣服等,为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病因病机由于劳累过度,或思虑过多。病久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再加直接传染或间接传染,而发本病。临床表现一、倦怠乏力,纳少。二、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灰黄或灰绿色泡沫样,质稀薄,有臭味,有时混有血,混合感染时呈脓性。流到外阴可刺激皮肤引起外阴炎,发生蚁走感般的外阴瘙痒。如滴虫侵及尿道或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三、因滴虫能吞噬精子和阴道的分泌物,影响精子的存活,故可合并不孕。四、阴道粘膜充血,穹窿及宫颈粘膜可出现典型的红色小颗粒,大量的典型白带积于后穹窿。五、自后穹窿取少许白带,混入一滴生理盐水的玻片上,立即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活动的滴虫。舌质淡,苔白,脉缓弱。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太子参9重量份、乌骨鸡9重量份、甘蓝6重量份、龙眼肉6重量份、白术6重量份、白芍药9重量份、西洋参3重量份、当归3重量份、莲子6重量份、党参6重量份、益智仁3重量份、黄芪3重量份、黄精6重量份、粳米9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苦参6重量份、苦瓜3重量份、苦丁茶6重量份、苦地胆9重量份、虎杖9重量份、虎耳草9重量份、白鲜皮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洗剂。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以上15味药具有益气救脱、健脾养胃、暖脾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在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 药。苦参、苦瓜、苦丁茶、苦地胆、虎杖、虎耳草。以上6味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清热利尿、清心明目、清热解暑、清热散风、清热生津、清热消积、凉血、利水、化痰生咳、解毒消肿之功效。在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白鲜皮苦、咸,寒。入脾、肺、小肠、膀胱四经。清肺止咳,清热利湿,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定惊。因其能引领诸药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苦参、苦瓜、苦丁茶、苦地胆、虎杖、虎耳草、白鲜皮、甘草,以上23药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阴除热、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是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最佳配方。太子参甘、微苦,微温。入脾、肺二经。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乌骨鸡甘、平。入肝、肾二经。养阴退热。甘蓝甘,平,无毒。入胃、肾二经。益肾补髓、和胃止痛。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二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肺止咳。白术苦、甘,温。入脾、胃二经。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退肿、祛风散寒、固表止汗、益气安胎。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二经。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中止痛、平抑肝阳。西洋参辛、甘、苦,寒。入心、肺、胃、肾、大肠五经。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清热止血。当归辛、甘,温。入心、肝、脾、肺四经。养血和血、活血止痛、养血调经、润肠通便、降逆止咳,治疗头痛、内伤发热。莲子甘、涩,平。入心、脾、肾三经。补脾止泻、益肾止遗、养心安神。党参甘、平。入肺、脾二经。益气健脾、益气生津、补气除热。益智仁辛,温。入脾、胃二经。暖脾散寒、温肾补虚。黄芪甘,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黄精甘,平,无毒。入脾、肺、肾三经。治肺阴虚咳嗽、治肺痨咳血、益精壮筋骨、治内热消渴、治脾胃虚弱。粳米甘,平。入脾、胃二经。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干姜辛、热。入脾、胃、肺三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温肺化饮、温经止血、治痈疽初起。苦参苦,寒,有小毒。入心、肝、胃、大肠、小肠、膀胱六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清热利尿、止血止痢。苦瓜苦,寒。入肝、心、肺三经。清热涤暑、清心明目、清热解暑。苦丁茶苦、甘,大寒。入肝、肺、胃三经。清热散风、清热生津、清热止痢、清热消积。苦地胆苦、辛,寒。入肺、肝、脾三经。清热燥湿、凉血、清热解毒、利水。虎杖苦,微寒。入肝、胆、肺三经。活血祛痰、清热利湿、化痰生咳、解毒止痛、凉血止血、泻热通便。虎耳草微苦、辛、寒,有小毒。入肺、脾、大肠三经。祛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白鲜皮苦、咸,寒。入脾、肺、小肠、膀胱四经。清肺止咳,清热利湿,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定惊。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太子参9g、乌骨鸡9g、甘蓝6g、龙眼肉6g、白术6g、白芍药9g、西洋参3g、当归3g、莲子6g、党参6g、益智仁3g、黄苗3g、黄精6g、粳米9g、干姜3g、苦参6 g、苦瓜3g、苦丁茶6g、苦地胆9g、虎杖9g、虎耳草9g、白鲜皮6g和甘草9g,将以上2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共煎出药液390毫升,当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C,每次130毫升,外洗患部,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病人共395例
表一、395例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病人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太子参9克、乌骨鸡9克、甘蓝6克、龙眼肉6克、白术6克、白芍药9克、西洋参3克、当归3克、莲子6克、党参6克、益智仁3克、黄芪3克、黄精6克、粳米9克、干姜3克、苦参6克、苦瓜3克、苦丁茶6克、苦地胆9克、虎杖9克、虎耳草9克、白鲜皮6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 道炎的中药洗剂洗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其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苦参、苦瓜、苦丁茶、苦地胆、虎杖、虎耳草、白鲜皮和甘草,将以上23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脾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5/12GK102743724SQ20121019862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7日
发明者沈明臻, 王栋芝 申请人:沈明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