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每份由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苦楝皮20-60克;大蒜10-30克;花椒10-30克;牵牛子40-60克;百部20-40克;合欢皮40-60克。能够清热燥湿、杀虫、温中行滞、解毒、止痛、止泻、止痒、利水通便、消积、润肺下气、安神解郁、活血。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
[0002]【背景技术】: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于肠道所致的慢性病,一肛周和会阴部瘙痒为主要病症,病人往往伴有睡眠不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中药单方治疗,疗效不明显,疗程长,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蛲虫病治疗时疗效明显、疗程短的治疗蛲虫病的药物。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每份由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
[0005]苦楝皮20-60克;大蒜10-30克;花椒10_30克;牵牛子40_60克;百部20-40克;合欢皮40-60克。
[0006]本发明每份可由含下列有效组分的药物组成:
[0007]苦楝皮40克;大蒜20克;花椒20克;牵牛子50克;百部30克;合欢皮50克。
[0008]本发明主要由苦楝皮、大蒜、花椒、牵牛子、百部和合欢皮组成。苦楝皮性味寒,苦。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主治蛔虫病、蛲虫病等;大蒜性味温,辛。具有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玩腹冷痛,泄泻,蛲虫病,钩虫病等;花椒性味温,辛。具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之功效,主治腹痛,呕吐,泄泻,蛲虫病等;牵牛子性味寒,苦。具有利水通便,消积杀虫之功效;百部性味温,苦。具有润肺下气,杀虫之功效,主治蛲虫病,会阴瘙痒等;合欢皮性味平,甘。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痛之功效。
[0009]上述组分组成药物的综合药`理作用,使得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能够清热燥湿、杀虫、温中行滞、解毒、止痛、止泻、止痒、利水通便、消积、润肺下气、安神解郁、活血,对于蛲虫病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短。经临床观察治愈率高达96%,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每份由含下列有效组分的药物组成:
[0011]苦楝皮40克;大蒜20克;花椒20克;牵牛子50克;百部30克;合欢皮50克。将上述药物煎熬后服用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蛲虫病的药物,苦楝皮40克;大蒜20克;花椒20克;牵牛子50克;百部30克;合欢皮50克。
【文档编号】A61P33/10GK103505669SQ20121021682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7日
【发明者】陈绍爱 申请人:陈绍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