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012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它是由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制)、柴胡、吴茱萸、细辛、金银花、黄芩、洋金花、黄芪、甘草等原料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等功效。不仅对各种癌症引起的剧烈疼痛、内脏钝痛、放射痛、顽固性骨痛等,还对头痛、痛经、腰腿疼痛、风湿痛、肩周炎疼痛、腰间盘突出疼痛、颈椎痛、胃疼痛、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肝癌疼痛、恶性肿瘤疼痛、胃癌疼痛、直肠癌疼痛、肺癌疼痛、癌症晚期疼痛等疼痛以及戒毒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戒断症状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本发明方中各药配伍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迅速,与杜冷丁、吗啡等相比,止痛、镇静效果好且持久,无依赖性和耐受性,可长期使用,剂量小而见效快。
【专利说明】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自古以来,疼痛就困扰着人类。痛证是临床常见病征之一,疼痛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对于疼痛都心有畏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的疼痛也极为敏感和关注。疼痛已经被列入五大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无痛。
[0003]祖国医学对其机理论述多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论治。
[0004]不通则痛
[0005]不通则痛是指由于外感之邪、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致经脉闭阻不通,阴阳之气相搏,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出现疼痛。
[0006]中医学认为人身经脉流行,气血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如是则五脏六腑、四肢白骸得养,病邪不着,则何痛之有? “不通则痛”虽为后世医家之语,而实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此为寒邪客于脉中,气不通则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亦。”此为热邪客于肠中,煎灼津液,阴虚便不得出而痛。《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此为卧起外出,感受风邪,阻滞经脉致痛。《灵枢?五邪》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此是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通而痛。
[0007]不荣则痛
[0008]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滋润、濡养而发生的疼痛。
[0009]中医学认为人体经脉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温煦,阴津的滋润。这样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痛何来?反之如果气血阴阳虚损,则人体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被破坏,病自来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 “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这就是指气血虚损,无以濡养、温煦经脉所致的疼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通。”此是机体血虚不能濡养经脉而导致的疼痛。《素问?举痛论》云:“厥逆上气,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痛死不知人”此是阳微阴竭而致痛。
[0010]诸痛属心
[0011]诸痛属心是指大多数疼痛可归因于心。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神随血脉布散于周身,正如《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血者,神气也。”故诸痛属心是通过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实现的。《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了心主神明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云:“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瘍,生于心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均说明痛的产生与心有密切的关系。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001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5]1、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
[0016]延胡索(制)15~20g、乳香(制)5~9g、没药(制)5~9g、柴胡5~9g、吴茱萸2~4g、细辛2~4g、金银花20~30g、黄芩7~10g、洋金花0.3~0.5g、黄芪10~15g、甘草8~IOg0
[0017]2、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其合适的重量配比是:
[0018]延胡索(制)20g、乳香(制)6g、没药(制)6g、柴胡5g、吴茱萸2g、细辛2g、金银花30g、黄芩10g、洋金花0.5g、黄芪15g、甘草8g。
[0019]3、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3.1、将配方所需原料粉碎,过I号筛。
[0021]3.2、加入药物4~8倍量的65~75%的乙醇浸泡I~2h,按回流提取法提取乙醇回流液。滤取回流液,密闭,备用。滤取的药渣备用。
[0022]3.3、将醇提滤取的药渣再加入4~8倍的水,按水提法提取水提液。将水提液及药渣滤过,得水提液,密闭,备用。
[0023]3.4、将水提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 (80°C )的浸膏。冷却备用。
[0024]3.5、在浸膏中加入乙醇使醇含量为65~75%,静置24~3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得浓缩滤液,备用。
[0025]3.6、将浓缩滤液和乙醇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 (SO0C)的浸膏,得浸膏。
[0026]3.7、按已知的常规方法,可以将浸膏配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丸剂等医药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002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其药性、药理作用如下:
[0028]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
[0029]乳香(制):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通经止痛。
[0030]没药(制):苦、平。归肝、脾、心、肾经。散瘀止痛。
[0031]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0032]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0033]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0034]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0035]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36]洋金花:辛,温。有毒。归肺、肝经。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0037]黄苗:甘,微温。补气固表。 [0038]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百药。
[003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等功效,不仅对各种癌症引起的剧烈疼痛、内脏钝痛、放射痛、顽固性骨痛等,还对头痛、痛经、腰腿疼痛、风湿痛、肩周炎疼痛、腰间盘突出疼痛、颈椎痛、胃疼痛、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肝癌疼痛、恶性肿瘤疼痛、胃癌疼痛、直肠癌疼痛、肺癌疼痛、癌症晚期疼痛等疼痛以及戒毒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戒断症状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0040]本发明方中各药配伍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迅速,与杜冷丁、吗啡等相比,止痛、镇静效果好且持久,无依赖性和耐受性,可长期使用,剂量小而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2]实施例:
[0043]1、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
[0044]延胡索(制)20g、乳香(制)6g、没药(制)6g、柴胡5g、吴茱萸2g、细辛2g、金银花30克、黄芩10g、洋金花0.5g、黄芪15g、甘草8g。
[0045]2、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2.1、将配方所需原料粉碎,过I号筛。
[0047]2.2、加入药物5倍量的70%的乙醇浸泡2h,按回流提取法提取乙醇回流液。滤取回流液,密闭,备用。滤取的药渣备用。
[0048]2.3、将醇提滤取的药渣再加入5倍的水,按水提法提取水提液。将水提液及药渣滤过,得水提液,密闭,备用。
[0049]2.4、将水提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0°C )的浸膏。冷却备用。
[0050]2.5、在浸膏中加入乙醇使醇含量为7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得浓缩滤液,备用。
[0051]2.6、将浓缩滤液和乙醇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 (SO0C)的浸膏,得浸膏。
[0052]2.7、按已知的常规方法,可以将浸膏配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丸剂等医药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权利要求】
1.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 延胡索(制)15~20g、乳香(制)5~9g、没药(制)5~9g、柴胡5~9g、吴茱萸2~4g、细辛2~4g、金银花20~30g、黄芩7~10g、洋金花0.3~0.5g、黄芪10~15g、甘草8 ~IOg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其合适的重量配比是: 延胡索(制)20g、乳香(制)6g、没药(制)6g、柴胡5g、吴茱萸2g、细辛2g、金银花30g、黄芩10g、洋金花0.5g、黄芪15g、甘草Sg。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强效止痛、镇静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配方所需原料粉碎,过I号筛。 3.2、加入药物4~8倍量的65~75%的乙醇浸泡I~2h,按回流提取法提取乙醇回流液。滤取回流液,密闭,备用。滤取的药渣备用。 3.3、将醇提滤取的药渣再加入4~8倍的水,按水提法提取水提液。将水提液及药渣滤过,得水提液,密闭,备用。 3.4、将水提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 (80°C )的浸膏。冷却备用。 3.5、在浸膏中加入乙醇使醇含量为65~75%,静置24~3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得浓缩滤液,备用。 3.6、将浓缩滤液和乙醇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 5~1.30 (SO0C)的浸膏,得浸膏。 3.7、按已知的常规方法,可以将浸膏配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丸剂等医药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文档编号】A61K36/81GK103536701SQ20121023551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罗文礼, 王维刚 申请人:罗文礼, 王维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