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993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腰以下冷痛,腹部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全身困重,遇寒湿病情加重等症的药物。
背景技术
寒湿性腰痛多起与劳动汗出,湿透衣服,寒湿之邪,侵及腰部,着而不行,故久致此病。由于寒湿偏盛,脾阳不运,故身体重,腹重如带五千钱,寒湿着于肾区腰部,故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等。该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 腰痛不同,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该病虽在下焦,但内脏无病变,所以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法不必温肾,而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暖土胜湿。本方以干姜、甘草温中散寒,白术、茯苓健脾利湿。脾得温运,寒湿尽去,则诸症自消。目前西医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康复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物理治疗。但腰椎牵引有造成肌力减退、骨矿质丢失、血栓性静脉炎的潜在危险。②药物治疗非留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肌松剂、抗抑郁药、补钙药物或雌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阿片类药物可有效控制疼痛,但长期应用可产生嗜睡、眩晕、疲倦、恶心、呼吸困难、便秘等副作用。肌松剂与安慰剂相比可减轻疼痛、全面改善临床症状,但有嗜睡、头晕、恶心等神经系统副作用。针对上述的弊端,人们渴望寻求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治疗寒湿性腰痛的理想药物,这就是中药制剂。祖国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由来已久,本方首见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原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该方药仅四味,辛温甘淡,意在暖土制水,用治脾阳不运、寒湿之邪外袭所致之肾着证。肾着汤颗粒针对腰以下冷痛,腹部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全身困重,遇寒湿病情加重等症,选用甘草、干姜温中散寒,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使脾得温运,寒湿去,标本同治,并结合现代提取、制剂工艺研制而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除湿之功效。适用于寒湿性腰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等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这种药物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除湿之功效。本发明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甘草75 400g 白术75 400g干姜100 7OOg 茯苓 100 7OOg本发明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是甘草100 3OOg 白术 100 3OOg干姜150 600g 获茶 150 600g
本发明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甘草250g 白术 250g干姜500g 获茶 500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以上四味,加14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I. 17 I. 25的稠膏,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本发明药物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种或多种药用辅料,药用辅料可以是稀释剂、粘合剂、矫味剂、赋形剂,如蔗糖、糊精、淀粉、乳糖、木糖醇、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阿斯巴坦、甜菊素。本发明按照现行的中药制剂工艺可以制成任何一种适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剂,包括固体制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分散片、软胶囊剂、滴丸、丸剂)、液体制剂(糖浆剂、煎膏剂、口服液、合剂)、外用栓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为颗粒剂、煎膏剂、合剂。肾着病,以腰重冷痛为主要症,缘于寒湿外袭,痹于腰部所致,腰为肾之府,故以“肾着”名之。此症多起于劳动汗出后,衣里冷湿,或居于卑湿,久而久之,寒湿之气侵于腰间,以致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重而冷。邪着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邪虽外受,但无表证,且非汗法所宜。尤在泾说“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故治宜温化寒湿之法。方中以干姜为君,取其辛热之性,温中祛寒。一茯苓为臣,淡渗利湿。两者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去湿消,则病本得除。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力。使以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四药配合,共奏祛寒除湿之效,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功效温中散寒、健脾除湿,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同时,制成颗粒剂后,方便了患者的携带和服用,且质量可控、安全性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对本发明的进一步具体说明,但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实施例I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甘草250g 白术 250g干姜500g 获茶 500g制备方法以上四味,加14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I. 17 1.25的稠膏,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lOOOg,干燥,SP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甘草75 400g 白术75 400g 干姜100 700g 茯苓100 700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份制成 甘草100 300g 白术100 300g 干姜150 600g 获茶150 600g。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份制成 甘草250g 白术250g 干姜500g 获茶500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是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稠膏,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其中稠膏为70°C时相对密度I. 17 I. 25的稠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其中适量辅料为稀释剂、粘合剂、矫味剂、赋形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其中辅料为蔗糖、糊精、淀粉、乳糖、木糖醇、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阿斯巴坦、甜菊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湿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它由下述原料按重量组成甘草75~400g、白术75~400g、干姜100~700g、茯苓100~700g;制法以上四味,加14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17~1.25的稠膏,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本发明对于寒湿性腰痛等具有确切疗效。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716461SQ20121023558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王璇, 解利艳, 陈少军, 顾承刚 申请人:武汉药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