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322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不能以为区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实,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如糖尿病、甲亢等都有口干的症状。因阴虚内热而导致的口干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内热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需要长期调理,中医建议采取养阴清热的方法,同时也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治疗阴虚内热的中药配方,本发明的配方原料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其配方是按以下质量比搭配而成芦根10-12 :绿豆10-12 :冰糖8-10 :百合4-6 :沙参2-5 :麦门冬3-5 :枸杞子1-2。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制备方法是将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配比放入煎药器具内芦根10-12 :绿豆10-12 :冰糖8-10 :百合4-6 :沙参2-5 :麦门冬3-5 :枸杞子1-2 ;加入饮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过药面2-4cm为宜,浸泡20-30min,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30min后停止,每剂药煎至250_350ml,滤去药渣,取汤剂即可。本发明通过把具有降火解热,生津润肺功效的中药有效地搭配在一起,从根本上对内热口干的症状进行调理,从而达到养阴清肺,清热消渴的目的。本配方药材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效果较好。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鲜活干的根茎。性味甘寒。归经入肺,胃经。功能清热除烦,止呕。主治烦渴,呕哕反胃。(《中药大全》249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绿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药性味甘,性寒。归心、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中药大辞典》3176页,2006年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冰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茎中的液汁,制成白砂糖后再煎炼成的冰块状的结晶。药性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功用主治补中和胃,润肺止咳。主治脾胃气虚,肺燥咳嗽,或痰中带血。(《中药大辞典》1312页,2006年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以及山丹等多种百合属植物的地下干燥鳞茎片。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清热,安神,利尿。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负重,小便不利等症。(《中药大全》640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性味甘淡,微寒。归经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热阴伤燥咳,胃燥咽干口渴。(《中药大全》622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干燥块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入肺、心、胃经。功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主治劳热咳血,燥咳瘫粘,心烦口渴,津枯便秘等症。(《中药大全》627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半干燥成熟浆果。性味甘,平。归经入肝、肺、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润肺,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虚劳咳嗽,头目眩晕,目赤生翳,消渴等症。(《中药大全》618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络,凉血消肿,除烦清心。主治痛经,经闭,腹部肿块,瘀血作痛痈肿疮毒,烦热不安。(《中药大全》458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味酸、苦,微寒。归经入肝经。功能清泻肝火,散瘀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痈肿疮毒,关节肿痛,胸胁疼痛。(《中药大全》460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牡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中药大辞典》1576页,2006年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张某,内热口干,食欲不振。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将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配比放入煎药器具内芦根IOg :绿豆IOg :冰糖8g :百合5g :沙参2g :麦门冬5g、枸杞子Ig ;加入饮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过药面3cm,浸泡20min,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min后停止,每剂药煎至300ml,滤去药渣,取汤剂服用。服用方法
I、用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的汤剂混合后,分三次服用。2、时间一日三次,饭后I小时服用。禁忌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少辛辣,不熬夜;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服用后的效果服药7天为I疗程;服用I疗程后有好转;服用3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是按以下质量比搭配而成芦根10-12 :绿豆10-12 :冰糖8-10 :百合4-6 :沙参2-5 :麦门冬3-5 :枸杞子1-2。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配比放入煎药器具内芦根10-12 :绿豆10-12 :冰糖8-10 :百合4_6 :沙参2-5 :麦门冬3-5 :枸杞子1-2 ;加入饮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过药面2-4cm为宜,浸泡20-30min,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_30min后停止,每剂药煎至250-350ml,滤去药渣,取汤剂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内热口干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配比放入煎药器具内芦根10-12绿豆10-12冰糖8-10百合4-6沙参2-5麦门冬3-5枸杞子1-2;加入饮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过药面2-4cm为宜,浸泡20-30min,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30min后停止,每剂药煎至250-350ml,滤去药渣,取汤剂即得。本发明通过把具有降火解热,生津润肺功效的中药有效地搭配在一起,从根本上对内热口干的症状进行调理,从而达到养阴清肺,清热消渴的目的。本配方药材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772686SQ2012102449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梅桉铭 申请人: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