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53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它是各种继发性和原发性肾病发展到后期的严重肾实质损害,属于肾脏疾病的晚期。对于尿毒症患者多采用肾移植、血液透析等手段来进行治疗,但是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供体肾脏来源困难,为实际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中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延缓疾病的进
展。目前对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肠道透析药物治疗,通过肠道的排泄功能,实现尿毒症毒素如尿素、胍类、肌酐等的排出。临床实践证明,利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优势。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脾肾两虚、浊疲阻滞的病机拟定了补脾肾活血泄浊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虚劳” “癃闭”范畴,其病机为脾肾两虚、浊疲阻滞。中医治疗以补益脾肾,祛湿降浊,活血解毒为治则。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5-20份、对对参15-20份、生地黄10-15份、黄芪10-15份、肉桂5-7份、牡蛎15-18份、黄芩12-15份、千斤拔12-15份、鬼针草18-20份、马齿笕11-13份。优选的,响铃草18份、对对参18份、生地黄14份、黄芪14份、肉桂6份、牡蛎16份、黄芩13份、千斤拔13份、鬼针草19份、马齿笕12份。方中响铃草入肺;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对对参入肾经;补肾养心,治阳萎,慢性肾炎。生地黄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芪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肉桂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牡蛎入肝、肾经;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黄芩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千斤拔入肺、肾、膀胱经;祛风利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鬼针草入肝经、肺经、大肠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马齿笕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8年11月 2009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例,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23 66岁,平均44. 5岁;治疗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24 67岁,平均45. 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构成比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灌肠,取响铃草18克、对对参18克、生地黄14克、黄芪14克、肉桂6克、牡蛎16克、黄芩13克、千斤拔13克、鬼针草19克、马齿笕12克,加水500毫升,水煎浓缩至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到和人体温度适应为宜时灌肠,患者取侧卧位,抬高臀部,将无菌灌肠管慢慢插入肛门,插入3-5cm,灌肠结束时将患者平卧臀部抬高10 15cm,使药剂在肠内保留30分钟,每日I次,7天为I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爱西特;两组均治疗三个疗程统计疗效。疗效标准参见1989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学术会议和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的标准进行评定。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 30%,血肌酐(Scr)下降> 30%为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Ccr) ^ 20%,血肌酐(Scr)下降> 20%为有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和体征不减轻或加重为无效。治疗结果①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两组治疗后Scr、BUN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但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 < 0. 01)。见表2表2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X ±s)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5-20份、对对参15-20份、生地黄10-15份、黄芪10-15份、肉桂5_7份、牡蛎15-18份、黄芩12-15份、千斤拔12-15份、鬼针草18-20份、马齿笕11-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8份、对对参18份、生地黄14份、黄芪14份、肉桂6份、牡蛎16份、黄芩13份、千斤拔 13份、鬼针草19份、马齿笕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虚劳”“癃闭”范畴,其病机为脾肾两虚、浊疲阻滞。为此,本发明选择具有补益脾肾,祛湿降浊,活血解毒的中药响铃草、对对参、生地黄、黄芪、肉桂、牡蛎、黄芩、千斤拔、鬼针草、马齿笕,由本院制剂室制灌肠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4%,对照组的Scr、BUN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成本低,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2743594SQ20121025154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刘金彦, 张海廷 申请人:刘金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