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035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紫草100-150份、生地黄60-100份、黄柏60-80份、牡丹皮50-80份、血竭80-120份、虎杖100-150份、千里光40-60份、麻油1500-2000份、薄荷油20-30份、虫白蜡100-150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药源丰富、配方简单,用于治疗烧烫伤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膏,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烧烫伤是人们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由热水、蒸汽、火焰、强酸、强碱、电流、放射线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的损伤,以日常家庭开水或火焰烧烫伤较为常见。烧烫伤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且恢复期较长。目前,临床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大多采用西药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患者长期使用这些抗生素类的药物后会产生一定的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其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快、止痛迅速、不易感染、制备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紫草100-150份、生地黄60-100份、黄柏60-80 份、牡丹皮50-80份、血竭80-120份、虎杖100-150份、千里光40-60份、麻油1500-2000份、 薄荷油20-30份、虫白蜡100-150份。
[000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的重量份数为:紫草 120份、生地黄50份、黄柏50份、牡丹皮60份、血竭100份、虎杖120份、千里光50份、麻油 1800份、薄荷油25份、虫白蜡100份。
[0006]紫草:苦、寒,入心、肝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0007]生地黄: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0008]黄柏:苦、寒,入肾、膀脱经,清热、燥湿、湾火、解毒。
[0009]牡丹皮:辛、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0010]血竭:甘、咸、平,入心、肝经,活血散结、止痛止血、生肌敌疮。
[0011]虎杖:潘、寒,入脾、胆、肺经,清热、消炎、止痛。
[0012]虫白蜡:甘、温,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疮疡久溃不敛。
[0013]薄荷油:辛、凉,清热、祛风、防腐、消炎、镇痛止痒。
[0014]麻油:甘、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
[0015]千里光:苦、寒,清热解毒。
[0016]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
[0017](I)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00-150份、生地黄60-100份、黄柏60-80份、牡丹皮 50-80份、血竭80-120份、虎杖100-150份、千里光40-60份、麻油1500-2000份、薄荷油 20-30份、虫白蜡100-150份;
[0018](2)把麻油倒入锅内,加热100_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5-6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
[0019](3)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_50°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0020]用法及用量
[0021]将烧烫伤部位表面处理干净,把药膏涂抹于受损面上,每5-6小时换药一次,换药前将受损面的粘液物清楚干净后再上药。
[0022]本药的临床疗效
[0023]本发明的药物多年治愈烧烫伤患者500余例,患者有男、女、老、少,其病症情况轻重不同,有烧伤、烫伤、电灼伤等不同情况,按本发明药膏的使用方法用药3-7天患者灼热、 疼痛等感觉消失,用药5-10天患者烧烫伤部位开始结痂,用药7-15天便可痊愈,治愈率达 97%以上。
[002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药源丰富、配方简单,用于治疗烧烫伤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使用方便。
[0025]典型病例
[0026]1、张某,男,35岁,因自家的房屋发生火灾,在救火时烧伤面部、颈部及右手背,烧伤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12%左右,用本发明药膏10天,烧伤部位开始愈合。
[0027]2、李某,女,58岁,因更换灯泡时左手手指被电灼伤,灼伤面积较小,症状较轻,用药3天痊愈。
[0028]3、邓某,男,6岁,因玩弄开水瓶双脚面部被烫伤,烫伤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 5 %,为轻度烫伤,用药5天痊愈。
[0029]4、刘某,男,45岁,因工厂发生火灾,烧伤面部、颈部及四肢,烧伤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25%,用药12天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20份、生地黄80份、黄柏65份、牡丹皮50份、血竭100 份、虎杖100份、千里光50份、麻油1500份、薄荷油25份、虫白蜡100份;把麻油倒入锅内, 加热100-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 5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50°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0033]实施例2
[0034]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00份、生地黄61份、黄柏70份、牡丹皮60份、血竭80份、 虎杖120份、千里光40份、麻油1600份、薄荷油30份、虫白蜡120份;把麻油倒入锅内,加热100-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6 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50 °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0035]实施例3
[0036]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30份、生地黄90份、黄柏70份、牡丹皮700份、血竭120份、虎杖140份、千里光50份、麻油2000份、薄荷油25份、虫白蜡130份;把麻油倒入锅内, 加热100-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 6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50°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0037]实施例4
[0038]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00份、生地黄90份、黄柏80份、牡丹皮60份、血竭100 份、虎杖140份、千里光55份、麻油1800份、薄荷油20份、虫白蜡120份;把麻油倒入锅内, 加热100-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 5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50°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紫草100-150份、生地黄60-100份、黄柏60-80份、牡丹皮50-80份、血竭80-120份、虎杖 100-150份、千里光40-60份、麻油1500-2000份、薄荷油20-30份、虫白蜡10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的重量份数为:紫草120份、生地黄50份、黄柏50份、牡丹皮60份、血竭100份、虎杖120份、 千里光50份、麻油1800份、薄荷油25份、虫白蜡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下步骤:(1)按配方比例,称取紫草100-150份、生地黄60-100份、黄柏60-80份、牡丹皮50-80 份、血80-120份、虎杖100-150份、千里光40-60份、麻油1500-2000份、薄荷油20-30份、 虫白蜡100-150份;(2)把麻油倒入锅内,加热100-120°C时将紫草、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血竭、虎杖、千里光投放锅内,用文火煎煮5-6小时,离火降温,捞出药渣;(3)当锅内的药液降至40-50°C时,加入虫白蜡和薄荷油进行充分搅拌,待药液冷却后即得本药膏。
【文档编号】A61K9/06GK103566112SQ20121026629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马千里 申请人:马千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