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77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门腔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介入下门腔分流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内支撑管装置,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建立通道,置入内支撑管,以实现门腔分流。但由于其长期疗效差,主要原因是用于分流的内支撑管会逐渐发生狭窄,甚至闭塞,这是由于支撑架内假性内膜过度增生所致,有报道称狭窄率I年为40. 5%,2年达50. 8%,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内支撑管装置的长期疗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其建立的分流道表面光滑,分流道长期保持通畅,而且当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道形成后,可通过术中留置的导管将两块磁体取出,不会在体内滞留异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包括ー对永磁铁组,永磁铁组由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组成,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端端相吸,第一永磁铁I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管3,导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永磁铁I的中央孔并固定,第二永磁铁2设有中央孔,该孔的直径大于导管3的外径。所述的第一永磁铁I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所述的第二永磁铁2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本发明的优点为通过利用大小和形状对应的两块永磁铁完成门静脉分支向肝静脉的分流,这样避免了采用分流的内支撑管会逐渐发生狭窄,甚至闭塞的缺点,另外其建立的分流道表面光滑,分流道可长期保持通畅,而且当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道形成后,可通过术中留置的导管将两块磁体取出,不会在体内滞留异物。


图I是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永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术前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和导管置入到门静脉分支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永磁铁置入到肝静脉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吸合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及导管与第二永磁铁原路拔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及导管与第二永磁铁原路拔出后,肝内门腔分流道形成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包括ー对永磁铁组,永磁铁组由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组成,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端端相吸,如图I所不,第一永磁铁I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管3,导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永磁铁I的中央孔并固定,如图2所示,第二永磁铁2设有中央孔,该孔的直径大于导管3的外径,导管3能够套在第二永磁铁2的中央孔内并滑动。所述的第一永磁铁I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所述的第二永磁铁2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3所示,术前的门静脉分支5和肝静脉4。先通过导管3将第一永磁铁I置入到门静脉分支5预吻合部位,如图4所示;然后将第二永磁铁2套入导管3,并送至肝静脉4欲吻合部位,如图5所示;第一永磁铁I和第ニ永磁铁2端端相吸,如图6所示;留置导管3直至肝内门腔分流道6建立,将导管3连同吸引在一起的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沿原路拔出,如图7所示;此时肝内门腔分流道6即建立,如图8所示。利用大小和形状对应的两块永磁体完成门静脉分支向肝静脉的分流,这样避免了采用分流的内支撑管会逐渐发生狭窄,甚至闭塞的缺点,另外其建立的分流道表面光滑,分流道可长期保持通畅,而且当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道形成后,可通过术中留置的导管将两块磁体取出,不会在体内滞留异物。另外,第二永磁铁2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该孔的直径略大于导管3的外径,以保证第二永磁铁2套在导管3上后能顺利滑动。
权利要求
1.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包括ー对永磁铁组,其特征在于永磁铁组由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组成,第一永磁铁(I)和第二永磁铁(2)端端相吸,第一永磁铁(I)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管(3),导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永磁铁(I)的中央孔并固定,第二永磁铁(2)设有中央孔,该孔的直径大于导管(3)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铁(I)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永磁铁(2)为沿长轴中央有孔的圆柱体。
全文摘要
一种介入下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磁性装置,包括一对永磁铁组,永磁铁组由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组成,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端端相吸,第一永磁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管,导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永磁铁的中央孔并固定,第二永磁铁设有中央孔,该孔的直径大于导管的外径,通过利用大小和形状对应的两块永磁体完成门静脉分支向肝静脉的分流,这样避免了采用分流的内支撑管会逐渐发生狭窄,甚至闭塞的缺点,另外其建立的分流道表面光滑,分流道可长期保持通畅,而且当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道形成后,可通过术中留置的导管将两块磁体取出,不会在体内滞留异物。
文档编号A61M25/04GK102835978SQ2012102904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吕毅, 严小鹏, 王浩华, 马锋, 刘学民, 马佳, 刘仕琪, 董鼎辉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