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99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特应性皮炎是一个与遗传相关的慢性皮肤病,主要特点就是皮肤的瘙痒,慢性复发性同时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皮肤病。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很多,根据皮疹发生、发展和分布特点,可将其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三个阶段。特应性皮炎发病于2岁以内的称为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婴儿湿疹,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头及头皮、颈部。皮损主要表现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皮疹,并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多见。很多患儿出生几个月以后出现皮疹,典型表现为皮肤瘙痒并伴随红斑,红斑上有密集的水泡和针尖状丘疹。在婴儿期发病的时候有时也会被叫做婴儿湿疹或者老百姓所讲的奶癣。儿童期是指2-12岁的患儿,大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儿童期头皮层可能比原来好一点。皮损主要表现为湿疹型和痒疹型,典型的发病部位在肘前窝、胭窝、腕屈侧、眼睑、面部和颈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症状为瘙痒剧烈,因此皮损上可见大量抓痕继而感染,以致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夏季皮炎又名夏令皮炎,是夏天的多发病、常见病,系因持续的高温、高湿度的外环境,加上皮肤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清洗所致的皮肤炎症。其典型症状为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两小腿的前方,对称发病。初起为粟米大小、比较密集的红斑、丘疹或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并伴有灼热感。由于奇痒难忍而搔抓,常出现多条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会留下色素沉着。夏季皮炎如果范围较大或患者有剧痒,可在薄涂外用药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抗组胺药。服用抗组胺药物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且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以上各种皮肤病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均出现不同疗效,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不足之处是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易复发。针对上述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通过中医治疗,毒副作用较轻,不易复发,更容易受到广大患者朋友的青睐。公开号CN 101152313A (申请号200710132783. 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夏季皮炎的中药,其组成为六一散18克,黄柏、苍术、陈皮各2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白鲜皮15克;辅助方剂伴见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加牡丹皮、地榆、马齿苋各18克;兼见胸闷脘胀、溲赤便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濡数者,加藿香、佩兰、半夏、茯苓各15克。它声称该中药剂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公开号CN 101983650A (申请号201010503623.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夏季皮炎的药剂,其具体配比在于黄柏6克、苍术6克、荆芥6克、蛇床子9克、防风6克、明矾3克。它声称该种治疗夏季皮炎的药剂清热解毒止痒,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公开号CN 102526284 A (申请号201210005596. 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其成分组成为金银花(山银花)15g、地肤子8g、黄芪10g、紫草2g、白鲜皮12g、薄荷2g、冰片O. Olg、蝉蜕2g、滑石12g、甘草2g、蜂蜜O. 5g、丙二醇20g、卡波姆14g、三乙醇胺10ml、甘油20g、山梨酸2g。它声称该凝胶剂可以有效发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除湿止痒,涤秽养肤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如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痱子、夏季皮炎、尿布皮炎、湿疹等。以上中国专利文献都公开了一种治疗夏季皮炎的中药,它们在治疗夏季皮炎上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因为中药见效慢的特点需长期服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或多或少的会给患者的脾胃、肝肾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黄柏 4(Γ80份苦参 1(Γ50份
金银花 15 45份土茯苓 2(Γ40份
地肤子 1(Γ50份紫草 1(Γ50份
将各原料洗净混合,添加原料重量25 30倍的水,浸泡40-90min,用武火煮开锅,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20-40分钟,滤渣,将消毒无纺布置滤液中,浸溃,得成品湿巾。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45 75份苦参 15 45份
金银花 2(Γ40份土茯苓 25 35份
地肤子 15 45份紫草 15 45份。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5(Γ70份苦参 2(Γ40份
金银花 25 35份土茯苓 27 32份
地肤子 2(Γ40份紫草 2(Γ40份。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60份苦参 30份
金银花 30份土茯苓 30份
地肤子 30份紫草 30份。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用水量是原料总重的26-28倍(优选27倍)。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浸泡的时间是50-70分钟(优选60分钟)。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保持微沸状态煎煮的时间是25-35分钟(优选30分钟)。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湿巾规格为18. 5cmX 18. 5cm。该中药湿巾对于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效显著、不易过敏的特点。本发明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的中药湿巾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为黄柏,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甓,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肝、胃、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紫草,性味甘,咸,寒。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用于血热毒盛,班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本发明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的中药湿巾符合中医关于皮炎的理论。针对上述在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过程中的缺陷,本产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临床研究,采用纯天然草本中药独特配方和工艺精制而成。本品内含丰富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并且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效显著、不易过敏的特点。组方分析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为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为臣药;苦参、土茯苓、地肤子、紫草并为佐使加强本方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I :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5g)
黄柏 80份苦参 50份
金银花 45份土茯苓 40份
地肤子 50份紫草 50份
将各原料洗净混合,添加原料重量25 30倍的水,浸泡40-90min,用武火煮开锅,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20-40分钟,滤渣,将消毒无纺布置滤液中,浸溃,得成品湿巾。实施例2 :—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IOg):
黄柏 40份苦参 10份
金银花 15份土茯苓 20份
地肤子 10份紫草 10份。所述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但用水量是原料总重的26倍。实施例3 :—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20g):
黄柏 45份苦参 15份
金银花 20份土茯苓 25份
地肤子 15份紫草 15份。
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I相同,但用水量是原料总重的28倍。实施例4 :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25g):
黄柏 70份苦参 40份
金银花 35份土茯苓 32份
地肤子 40份紫草 40份。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I相同,但浸泡的时间是50分钟。 实施例5 :—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IOg):
黄柏 50份苦参 20份
金银花 25份土茯苓 27份
地肤子 20份紫草 20份。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I相同,但保持微沸状态煎煮的时间是35分钟。实施例6 :—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60g苦参 30g
金银花 30g土获茶 30g
地肤子 30g紫草 30g。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洗净混合,添加原料重量27倍的水,浸泡60min,用武火煮开锅,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30分钟。本发明中药湿巾的最佳适用年龄0-14岁的幼儿或儿童,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效显著,不易过敏等特点。适应症主要有特应性皮炎和夏季皮炎。疗程每天晚上用本湿巾擦拭患处(病情严重者用本湿巾先帖敷患处10分钟),1-5次显效,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典型病例(实施例6所得药物)
临床病理I :王先生,26岁,女儿(6个月)于2011年6月开始,面部及四肢皮肤上易瘙痒,起先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擦后症状减轻,停药后复发。后来我处就诊,使用本发明中药湿巾,每晚睡前擦拭患处,5天后症状消失。临床病例2,朱女士,32岁,他5岁的儿子面颊、额部起初只有红斑,后来开始发痒脱皮,伴有抓痕。让其儿子使用本湿巾,睡前使用本发明中药湿巾直接擦拭患处。3天后症状好转,一个疗程以后彻底治愈。临床病例3,孙某,男,7岁,淄博人,从5岁就开始每当入夏时,额头、面颊、腋窝周围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但痒感不太明显。于2011年7月份来我处就诊,让他使用了一个疗程的本发明中药湿巾,嘱其在睡前使用本湿巾帖敷患处10分钟,5天后红斑消失,继续使用本湿巾一个疗程,以作巩固,至今未复发。试验例(实施例6所得药物)
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诊断依据,共200例年龄在0-14岁之间患有脂溢性小儿湿疹的儿童患者,其中,男孩104人,女孩96人,平均年龄为6. 5岁。随机划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在实验之前的前一天,记录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表面情况,瘙痒程度、红斑分布,每天查看一下患者身体症状,确保给药组和对照组情况基本一致。给药组每天临睡前使用本产品擦拭患处,5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查看患者身体状况,做好记录。结果如下表I:
表I :
权利要求
1.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黄柏 4(Γ80份苦参 1(Γ50份 金银花 15 45份土茯苓 2(Γ40份 地肤子 1(Γ50份紫草 1(Γ50份 将各原料洗净混合,添加原料重量25 30倍的水,浸泡40-90min,用武火煮开锅,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20-40分钟,滤渣,将消毒无纺布置滤液中,浸溃,得成品湿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45 75份苦参 15 45份 金银花 2(Γ40份土茯苓 25 35份 地肤子 15 45份紫草 15 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5(Γ70份苦参 2(Γ40份 金银花 25 35份土茯苓 27 32份 地肤子 2(Γ40份紫草 2(Γ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黄柏 60份苦参 30份 金银花 30份土茯苓 30份 地肤子 30份紫草 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水量是原料总重的26-28倍(优选27 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的时间是50-70分钟(优选6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微沸状态煎煮的时间是25-35分钟(优选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巾规格为18.5cmX18. 5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它是由黄柏、苦参、金银花、土茯苓、地肤子、紫草作为主要原料,按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的中药湿巾。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能,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效显著、不易过敏的特点,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90GK102847020SQ2012103015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李浩成 申请人:李浩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