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258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恩诺沙星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恩诺沙星作为喹诺酮类的动物专用抗菌消炎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杆菌、布鲁氏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丹毒杆菌、变形杆菌、黏质沙雷氏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败血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作用;对大多数菌株的MIC均低于lug/ml。对敏感菌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机制是作用于细菌细胞的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复制、转录和修复重组,细菌不能正常繁殖而死亡。适用于犬、猫的敏感细菌及支原体所致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的各种感 染性疾病。主要用于支原体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等。恩诺沙星为兽药专用的第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猪支原体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放线菌性胸膜肺炎、乳腺炎等;犬、猫敏感菌所致皮肤、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且起效迅速,用药一小时后就迅速发挥作用,增强畜禽对感染的抵抗力,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数十倍。恩诺沙星临床应用广泛,畜禽内服后吸收迅速,分布容积大,清除半衰期较长;但由于其味极苦,制成粉剂后动物拒食;并且对胃有刺激作用,导致呕吐、腹胀、腹痛等,使得片剂或胶囊剂等普通口服剂型也不适用;此外,后续开发的恩诺沙星微囊仅管可解决上述的一些问题,但存在包封率较低、制备工艺复杂的缺陷等;因此,现有的恩诺沙星各药物剂型严重影响采食量和治疗效果,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尤其是在猪病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药顺从性强、低毒副作用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经湿法制粒、微丸包衣后制成
恩诺沙星 2. 5 20%
粘合剂I 5%
崩解剂I 5%
微晶纤维素15. 5 30%
包衣溶液 40 8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粘合剂选自蔗糖、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预胶化淀粉或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包衣溶液为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其中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浓度优选为30%。一种制备上述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各原料粉碎过筛后加入淀粉混合均匀;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匀的原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制粒,经抛丸机抛圆,再经沸腾干燥机干燥后,取出过筛;
c)将步骤b)所得的颗粒置于流化床喷入包衣剂溶液进行包衣,过筛后即得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过筛筛网为120目,所述的淀粉的加入量为各原料总质量的33% — 65%。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b)中所述湿法制粒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a)所得的混匀的原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开机搅拌均匀,缓缓加入纯化水持续搅拌制成软材,以30 60目制粒;其中所述的纯化水的加入量为各原料总质量的60 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丸制备工艺提供了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可很好的掩盖恩诺沙星的苦味,且作为肠溶缓释试剂可解决在胃内吸收带来的不良反应等,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包封率高且尽在肠道环境中溶出,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实施例I
以如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以总量为IOOg为例)
恩诺沙星2. 5%
粘合剂羧甲基淀粉钠1%
崩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
微晶纤维素15. 5%
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80%
分别将恩诺沙星、粘合剂、崩解剂与微晶纤维素各自粉碎过筛后加65g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开机搅拌均匀;缓缓加入适量纯化水持续搅拌制成软材,30 60目制粒后,置抛丸机分批抛圆;再置沸腾干燥机干燥,取出过筛;再置于流化床喷入含有上述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的对微丸进行包裹;最终过筛得到恩诺沙星肠溶微丸成
品O对所得微丸成品进行形态学考察、载药量的测定、包封率的测定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释放实验,其中形态学考察为在显微镜下观察成品形态,载药量为微丸中的含药量与微丸的总质量比值,包封率为微丸中的含药量与投药量比值,溶出释放试验中胃液环境液的组成为O. lmol/L盐酸溶液750ml,温度恒定于37±0. 5°C,肠液环境液的组成为
O.lmol/L盐酸溶液750m与O. 2mol/L磷酸钠溶液250ml的混合溶液,再用2mol/L盐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 8,温度恒定于37°C ±0. 5°C ;具体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2以如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以总量为IOOg为例)
恩诺沙星10%
粘合剂蔗糖3. 5%
崩解剂甲基纤维素3.5%
微晶纤维素23%
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60%
分别将恩诺沙星、粘合剂、崩解剂与微晶纤维素各自粉碎过筛后加50. 6g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开机搅拌均匀;缓缓加入适量纯化水持续搅拌制成软材,30 60目制粒后,置抛丸机分批抛圆;再置沸腾干燥机干燥,取出过筛;再置于流化床喷入含有上述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的对微丸进行包裹;最终过筛得到恩诺沙星肠溶微丸成
品O根据实施例I所述的方法对所得微丸成品进行形态学考察、载药量的测定、包封率的测定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释放实验;具体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3
以如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以总量为IOOg为例)
恩诺沙星20%
粘合剂糊精5%
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5%
微晶纤维素30%
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40%
分别将恩诺沙星、粘合剂、崩解剂与微晶纤维素各自粉碎过筛后加33g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开机搅拌均匀;缓缓加入适量纯化水持续搅拌制成软材,30 60目制粒后,置抛丸机分批抛圆;再置沸腾干燥机干燥,取出过筛;再置于流化床喷入含有上述包衣溶液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的对微丸进行包裹;最终过筛得到恩诺沙星肠溶微丸成品O根据实施例I所述的方法对所得微丸成品进行形态学考察、载药量的测定、包封率的测定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释放实验;具体结果如表I所示。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经湿法制粒、微丸包衣后制成 恩诺沙星 2. 5 20% 粘合剂 I 5% 崩解剂 I 5% 微晶纤维素15. 5 30% 包衣溶液 40 8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选自蔗糖、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预胶化淀粉或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溶液为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浓度为30%。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I 5任一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各原料粉碎过筛后加入淀粉混合均匀;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匀的原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制粒,经抛丸机抛圆,再经沸腾干燥机干燥后,取出过筛; c)将步骤b)所得的颗粒置于流化床喷入包衣剂溶液进行包衣,过筛后即得所述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过筛筛网为120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淀粉的加入量为各原料总质量的33% 6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湿法制粒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a)所得的混匀的原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开机搅拌均匀,缓缓加入纯化水持续搅拌制成软材,以30 60目制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恩诺沙星肠溶微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纯化水的加入量为各原料总质量的60 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经湿法制粒、微丸包衣后制成恩诺沙星2.5~20%、粘合剂1~5%、崩解剂1~5%、微晶纤维素15.5~30%和包衣溶液40~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丸制备工艺提供了一种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可很好的掩盖恩诺沙星的苦味,且作为肠溶缓释试剂可解决在胃内吸收带来的不良反应等,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恩诺沙星肠溶微丸包封率高且尽在肠道环境中溶出,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文档编号A61K9/16GK102813630SQ20121034635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曹建东, 陈懿, 方玮, 程瑶 申请人:上海同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