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9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所述的袋泡药由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和五味子组成,所述的药物重量百分比为白前15-25%、桔梗10-15%、葶苈子20-25%、川楝子15-30%、五味子20-40%,本发明因为将具有治疗哮喘效果的天然植物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五味子置放于一个棉布袋中,因此携带更方便,治疗效果更佳,而且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服用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专利说明】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组治疗哮喘的中医药,尤其是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由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和五味子组成。
【背景技术】
[0002]哮喘不止是一种较难治愈的常见病,现有技术中,西医治疗只能用激素控制发作症状,长期反复治疗,其药物副作用及各种负担都比较重;中医药在控制发作症状、预防复发有明显优势,但是中医汤药服用很不方便;且专利号为011392495的专利,治疗其发作期、缓解期不明,发作迁延,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亦存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具有标本兼治、化痰止咳、固本平喘的特点。
[0004]中医病机:正虚痰伏,邪阻肺络,哮喘皆以痰为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酸......必有伏饮。”明确提出了伏痰为哮喘
的病因,寒热为哮喘发作的诱因的观点。
[0005]解决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一种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所述的这种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由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和五味子组成,所述的白前在所述的袋泡药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 — 25%,所述的桔梗在所述的袋泡药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 —15%,所述的葶苈子在所述的袋泡药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 — 25%,所述的川楝子在所述的这种袋泡药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 — 30%,所述的五味子在所述的这种袋泡药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 — 40%。
[0006]白前:主治各种痰证,微温不燥,对于咳喘痰多,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咳久咳,均可用之,素有“肺家要药”之称。
[0007]桔梗:引经药,宣肺祛痰力强,并能排痰,载药上行。
[0008]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增加了化痰的药物,加强了化痰力量,标本兼治、化痰止咳、固本平喘,提高了疗效,服用方便,适合寒冷季节长期服用。服用时,只要将用开水冲泡,就可以服用,服用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所述的这种治疗哮喘的袋泡药的制作过程如下:将所述的葶白前、桔梗、苈子,川楝子,五味子晒干,然后将晒干后的这些天然植物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 —15目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这种治疗哮喘的袋泡药由白前15g、桔梗6g、葶苈子10g,川楝子10g,五味子IOg组成,将其粉碎后混合,将其置放于一个棉布袋中,用已有.技术中的缝制技术,将其缝合。服用时,只要将用开水冲泡,就可以服用,服用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组治疗哮喘的袋泡新药,其技术特征在于:由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和五味子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重量百分比为白前15—25%、桔梗1015%、葶苈子 20 — 25%、川楝子 1530%、五味子 20— 40%。
3.根据权利要求2,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这种治疗哮喘袋泡药制作过程如下:将所述的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五味子晒干,然后粉碎,颗粒度在10—15目之间,将所述粉碎的白前、桔梗、葶苈子、川楝子和五味子混合后,将其置于棉布袋中。
【文档编号】A61P11/06GK103655626SQ20121035131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刘黎明 申请人:刘黎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