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颜面部皮肤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药酊剂。
背景技术:
痤疮也叫青春痘或暗疮,是青春期内分泌发生改变,雄激素分泌相对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皮肤毛囊阻塞,再加上外界的细菌在毛囊中以皮脂作养料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俗称“粉刺”、“青春痘”。痤疮极为常见,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皮脂和微生物有关。多见于青春期,男多于女,病程缓慢,40岁以后可减轻或自愈。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如不及时根治,会导致满脸红肿的痘痘、紫黑的印痕和终身难治愈的疤痕。因皮脂腺分泌过多,大量的角质层脱落(死皮),与油脂尘垢混合后,会使毛孔堵塞,引发毛囊红肿发炎。
青春痘的发病原因1、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促使皮脂分泌过盛,无法排出而将毛囊阻塞,为青春痘的产生营造了先决条件。皮肤的皮脂腺有一个雄性荷尔蒙的接受体,有些人的接受体很敏感,所以如果荷尔蒙的分泌稍有变动,都会影响到皮脂的分泌。有些女性,会发觉在月经周期前后,或在熬夜与压力大时就萌发青春痘。2.毛囊角化异常正常毛囊口上部的角质层较薄,易脱落,从而保证毛囊口畅通无阻,皮脂顺利流出。反之,角质层变厚不易脱落,来不及流出的皮脂就会堵塞在毛囊口,形成粉刺。过剩的皮脂会阻塞毛细孔,少氧多脂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导致炎症,特别是紧张或经期前,会出现短暂性青春痘。3.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忧虑,会刺激肾脏腺素的产生。肾脏腺素本身即可进行雄性荷尔蒙素的正常生长,进而刺激油脂的分泌。4.性荷尔蒙有些女性在成人期,会出现油性皮肤,大部分是由于她们的皮脂腺容易吸收雄性荷尔蒙,并刺激皮脂的分泌。5.食物吃得过饱,未经充分消化道的食物积存于体内,消化不良、废物毒素排泄不畅,以及对高糖分饮料、油炸类、海鲜类的嗜好,均会为青春痘的产生埋下祸根。6.气候皮下脂肪的分泌会随着外在气温的升高而自然地增加,于是冬季为混合性的肌肤却在夏季转变为油性肌肤。7.不适当的保养品较为油性的保养品,只适用于干性肌肤的保养。反之,则会将毛囊阻塞,使皮肤油脂分泌难以排泄。目前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的外用药物制剂种类虽较多,但存在许多弊端,如疗效差,复发率高;药物组成多以西药为主,缺点是刺激性强,副作用较大,使用不当会加重病情。另外现有的少数几种中药制备的外擦药物祛除痘痕的疗效也还不够理想。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00553. 3的技术,其成分为连翘、银花、黄芩、苦参、皂角刺、板蓝根、七叶一枝花、枇杷叶、当归、丹参、黄柏、黄连、野菊花、乌梅、薄荷、糯米、谷糠,成分较复杂,药物间协同治疗的效果不明显,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活血消痕作用明显不够,不利于较短时间治愈;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12451. 3的技术,其成分为银花、野菊花、公英、地丁、连壳、没药、何首乌、重楼、甘草、僵蚕,它是一种口服药,要经过胃肠吸收,对皮肤的消炎、杀菌、活血消痕功能均不理想,并且经消化道吸收后会有一定的不良作用;再如市场上常用的姜黄消痤擦剂,其成分为姜黄、重楼、杠板归、土荆芥、一枝黄花、绞股兰、珊瑚姜、聚山梨酯80,其无效率高达42%,并且消炎消肿功能一般,活血消痕功能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可对颜面部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行全面调节,有消炎、杀菌、活血消痕效果显著,药物成分简单,毒副作用小,疗效快。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取的 技术方案是
本药物为外用搽剂,含有以下成份及其用量50% 80%V/V的酒精1000ml、七叶一枝花87g 28g、红花16g 6g、丹参12g 7g、金银花16g 8g、苦参17g 6g、天丁 12g 4g。本药物为酒精浸泡液与酒精浸泡后药渣水煮液的混合物。本治疗痤疮、毛囊炎、疱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七叶一枝花87g 28g、天丁 12g 4g,用碎药机粉碎成粉末备用;
B:取粉碎过的七叶一枝花、天丁粉末连同红花16g 6g、丹参12g 7g、金银花16g 8g、苦参17g 6g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50 80%V/V的酒精1000ml,保持温度在18 26°C之间,浸泡彡15天;
C:将浸泡在酒精中的药渣滤出,酒精滤液待用;
D:药渣煮药器皿,加入水浸过药渣,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20 35分钟,在加热中间隔2 3分钟搅拌一次药渣,使药物充分混合,冷却加热的药液,将药渣滤出,留冷却药液待用;
E :将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药液混合,静置24小时后去除容器底部沉淀,所得液体灌装得到产品。本药物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具体的技术方案①七叶一枝花和天丁的粉碎粒度为细度为50 300目酒精应在密封玻璃容器中浸泡药物,且每天摇晃玻璃容器一次,让浸出成分分散于酒精中水煮药渣的用水量为1800 2000 ml,煮至结束时药液量为900 IOOOml。本药物制剂中的原材料源于天然植物,七叶一枝花、红花、天丁、丹参、苦参、金银花,无激素、无毒副作用。药物组方原理是
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红花活血通经,散淤止痛;
天丁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肿;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通络。诸药配合,各施所长,协同作用,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简单药物提取制备后药物性能、药理作用发生一系列变化,其抗菌消炎,活血消痕的作用更佳。本发明药物的机理是对颜面部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行全面调节,通过强大的消炎、杀菌、活血消痕功能使颜面部的皮肤恢复弹性,能迅速清除颜面部皮肤的污垢、垃圾与毒素,使颜面部毛孔通畅无阻,加速颜面部血液循环,使颜面部衰老的细胞及时清除出去,促使新生的织细胞及时修复衰老坏死的组织细胞,从而使颜面部光洁细腻,从而达到很好的美容治疗效果。本发明药物采用搽剂方式,它直接作用于病灶,不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药物内含多种 物质,主要含多种氨基酸、留酮、黄酮苷等10多种矿物质,有利于从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脓疱疹的发病根源入手,进行消炎、杀菌、活血消痕,有恢复人体颜面部受损细胞正常化和调治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同常规治疗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相比,本发明制备药物的独特之处表现在,I、直接作用于病灶,不经过胃肠及体循环代谢,对肝肾无损伤;2、该药物原材均来自自然界中的纯天然植物花茎,药食同源,对人体无任何损伤,为纯天然绿色药品;3、众药综治,多种纯天然中药材协同发挥了更好的消炎、杀菌、活血消痕功能,因配伍合理使效果很显著,能够清除颜面部皮肤的污垢、垃圾与毒素,使颜面部毛孔通畅无阻,加速颜面部血液循环,使颜面部衰老的细胞及时清除出去,促使新生的织细胞及时修复衰老坏死的组织细胞,从而使颜面部光洁细腻。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和市场上常见的维胺酯维E乳膏(国药准字H50021843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姜黄消痤擦剂(国药准字Z20025149贵阳舒美达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均验证64例病例,比较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份及其用量 50% 80%V/V的酒精1000ml、七叶一枝花87g 28g、红花16g 6g、丹参12g 7g、金银花16g 8g、苦参17g 6g、天丁 12g 4g。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为酒精浸泡液与酒精浸泡后药渣水煮液的混合物。
3.—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七叶一枝花87g 28g、天丁 12g 4g,用碎药机粉碎成粉末备用; B:取粉碎过的七叶一枝花、天丁粉末连同红花16g 6g、丹参12g 7g、金银花16g 8g、苦参17g 6g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50 80%V/V的酒精1000ml,保持温度在18 26°C之间,浸泡彡15天; C:将浸泡在酒精中的药渣滤出,酒精滤液待用; D:药渣放入煮药器皿中,加入水浸过药渣,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20 35分钟,在加热中间隔2 3分钟搅拌一次药渣,使药物充分混合,冷却加热的药液,将药渣滤出,冷却药液待用; E :将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药液混合,静置24小时后去除容器底部沉淀,所得液体灌装得到产品。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七叶一枝花和天丁的粉碎粒细度为50 300目酒精应在密封玻璃容器中浸泡药物,且每天摇晃玻璃容器一次,让浸出成分分散于酒精中水煮药渣的用水量为1800 2000 ml,煮至结束时药液量为900 1000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脓疱疹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颜面部皮肤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药酊剂。本发明药物由七叶一枝花、红花、丹参、金银花、苦参、天丁与酒精配制而成,采用酒精浸提、高温蒸煮水提混合的工艺得到,成份及其用量为50%~80%V/V的酒精1000ml、七叶一枝花87g~28g、红花16g~6g、丹参12g~7g、金银花16g~8g、苦参17g~6g、天丁12g~4g。本药物它可对颜面部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行全面调节,有强大的抗菌消炎、活血消痕的作用,效果显著,一般3天见效,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药源广泛,制备简单,益推广。
文档编号A61K36/539GK102895471SQ20121035609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赵美兴 申请人:赵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