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798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面瘫病目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阳明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面瘫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认为,面瘫属急性非化脓性病,是茎乳孔内发出的面神经感受病毒感染或临近组织炎性病变损伤,从而使局部营养血 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或水肿;其病理基础是面部神经管不能随发炎的面神经充血、水肿增粗的需要而相应扩张,造成相对狭窄,出现面神经受压,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西药治疗面瘫主要使用激素、神经营养药等,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面瘫在中医中称为口眼斜,《灵枢经·经筋》篇云“足阳明之筋,......其
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
缓,不胜收故僻”。由此可见,其病因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驰缓不收而发病,面瘫是由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喁斜。基于上述中医理论,本发明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通常中药治疗面瘫有外用和内用两种,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外用中药,采用外用药物治疗面瘫,能使药物直接渗透皮肤,药效直达病灶,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局部炎性渗出和水肿,改善神经周围微循环,具有促进局部血流,改善神经营养,加快神经修复及传导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无痛,无副反应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其在治疗面瘫方面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无痛,无副反应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其包括海螵蛸、西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钩藤、乌梢蛇、葛根、荷叶、鹅不食草、防风、西洋参、制何首乌、全蝎、连钱草、忍冬藤、黄芩、佩兰、白扁豆、白术、黄芪、旋覆花、化橘红、冰片、白芷和虎杖。其中,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海螵蛸19 29重量份、西红花39 49重量份、益母草31 41重量份、王不留行26 36重量份、钩藤75 85重量份、乌梢蛇21 31重量份、葛根47 57重量份、荷叶20 30重量份、鹅不食草26 36重量份、防风28 38重量份、西洋参44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3 33重量份、全蝎36 46重量份、连钱草23 33重量份、忍冬藤19 29重量份、黄芩29 39重量份、佩兰14 24重量份、白扁豆25 35重量份、白术47 57重量份、黄芪52 62重量份、旋覆花13 23重量份、化橘红19 29重量份、冰片8 18重量份、白芷30 40重量份和虎杖23 33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可为海螵蛸24 29重量份、西红花44 49重量份、益母草36 41重量份、王不留行31 36重量份、钩藤80 85重量份、乌梢蛇26 31重量份、葛根52 57重量份、荷叶25 30重量份、鹅不食草31 36重量份、防风33 38重量份、西洋参49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8 33重量份、全蝎41 46重量份、连钱草23 28重量份、忍冬藤19 24重量份、黄芩29 34重量份、佩兰14 19重 量份、白扁豆30 35重量份、白术52 57重量份、黄芪57 62重量份、旋覆花13 18重量份、化橘红19 24重量份、冰片8 13重量份、白芷35 40重量份和虎杖23 28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可为海螵蛸24重量份、西红花44重量份、益母草36重量份、王不留行31重量份、钩藤80重量份、乌梢蛇26重量份、葛根52重量份、荷叶25重量份、鹅不食草31重量份、防风33重量份、西洋参49重量份、制何首乌28重量份、全蝎41重量份、连钱草28重量份、忍冬藤24重量份、黄芩34重量份、佩兰19重量份、白扁豆30重量份、白术52重量份、黄芪57重量份、旋覆花18重量份、化橘红24重量份、冰片13重量份、白芷35重量份和虎杖28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包括胆南星和竹茹,所述胆南星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19 29重量份,所述竹苑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24 34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加入菊花,所述菊花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31 41重量份。其中,当本发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时,其包括1000 1200重量份基质和700 80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在所述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硬脂酸130 160重量份、氢氧化钾6 9重量份、甘油400 600重量份、尼泊金乙酯O. 5 I. 5重量份和蒸馏水750 850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基质的制备,将所述基质中的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C 80°C,另外,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V 80°C,将前面的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该蒸馏水中,同时搅拌冷却;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药膏。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膜,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粉末6. 5 7. 5重量份,聚乙烯醇2 3重量份,甘油O. 5 I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 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面瘫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在治疗面瘫方面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无痛,无副反应的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其包括海螵蛸、西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钩藤、乌梢蛇、葛根、荷叶、鹅不食草、防风、西洋参、制何首乌、全蝎、连钱草、忍冬藤、黄芩、佩兰、白扁豆、白术、黄芪、旋覆花、化橘红、冰片、白芷和虎杖。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海螵蛸19 29重量份、西红花39 49重量份、益母草31 41重量份、王不留行26 36重量份、钩藤75 85重量份、乌梢蛇21 31重量份、葛根47 57重量份、荷叶20 30重量份、鹅不食草26 36重量份、防风28 38重量份、西洋参44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3 33重量份、全蝎36 46重量份、连钱草23 33重量份、忍冬藤19 29重量份、黄芩29 39重量份、佩兰14 24重量份、白扁豆25 35重量份、白术47 57重量份、黄芪52 62重量份、旋覆花13 23重量份、化橘红19 29重量份、冰片8 18重量份、白芷30 40重量份和虎杖23 33重量份。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可进一步优选为海螵蛸24 29重量份、西红花44 49重量份、益母草36 41重量份、王不留行31 36重量份、钩藤80 85重量份、乌梢蛇26 31重量份、葛根52 57重量份、荷叶25 30重量份、鹅不食草31 36重量份、防风33 38重量份、西洋参49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8 33重量份、全蝎41 46重量份、连钱草23 28重量份、忍冬藤19 24重量份、黄岑29 34重量份、佩兰14 19重量份、白扁豆30 35重量份、白术52 57重量份、黄芪57 62重量份、旋覆花13 18重量份、化橘红19 24重量份、冰片8 13重量份、白芷35 40重量份和虎杖23 28重量份。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进一步优选为海螵蛸24重量份、西红花44重量份、益母草36重量份、王不留行31重量份、钩藤80重量份、乌梢蛇26重量份、葛根52重量份、荷叶25重量份、鹅不食草31重量份、防风33重量份、西洋参49重量份、制何首乌28重量份、全蝎41重量份、连钱草28重量份、忍冬藤24重量份、黄芩34重量份、佩兰19重量份、白扁豆30重量份、白术52重量份、黄芪57重量份、旋覆花18重量份、化橘红24重量份、冰片13重量份、白芷35重量份和虎杖28重量份。对于痰热严重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中加入胆南星和竹茹,所述胆南星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19 29重量份,所述竹茹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24 34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胆南星24 29重量份,竹茹29 34重量份,最边一步优选为胆南星24重量份,竹茹29重量份。对于头痛眩晕严重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中加入菊花,所述菊花在所述药中的重量份数为31 4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5 41重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份。方中,海螵蛸、西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配钩藤、乌梢蛇、全蝎祛风止痉、通络止痛,葛根、荷叶、鹅不食草、防风、白芷祛风发表、去痉止痛,西洋参、白扁 豆、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制何首乌、连钱草、忍冬藤、黄芩、佩兰、虎杖清热解毒,旋覆花、化橘红清热化痰,冰片开窍醒神、散热之痛,诸药合用,瘀化通络,风祛痰消,经脉通畅。本发明的中药是以外敷的形式使用的,其剂型可以为药膏、贴膜。当本发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时,其包括1000 1200重量份基质和700 80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在所述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硬脂酸130 160重量份、氢氧化钾6 9重量份、甘油400 600重量份、尼泊金乙酯O. 5 I. 5重量份和蒸馏水750 850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基质的制备,将所述基质中的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C 80°C,另外,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V 80°C,将前面的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该蒸馏水中,同时搅拌冷却;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药膏。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膜,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粉末6. 5 7. 5重量份,聚乙烯醇2 3重量份,甘油O. 5 I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 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面瘫的药物中的应用。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I药膏I将海螵蛾24g、西红花44g、益母草36g、王不留行31g、钩藤80g、乌梢蛇26g、葛根 52g、荷叶25g、鹅不食草31g、防风33g、西洋参49g、制何首乌28g、全蝎41g、连钱草28g、忍冬藤24g、黄芩34g、佩兰19g、白扁豆30g、白术52g、黄芪57g、旋覆花18g、化橘红24g、冰片13g、白芷35g和虎杖28g混合,粉碎成50目的粉末,加入26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力口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65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基质中的150g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80°C,另外,将8g氢氧化甲、500g甘油、Ig尼泊金乙酯和800g蒸馏水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80°C,将前面的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该蒸馏水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将前面获得320g加入到400g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药膏I。实施例2药膏2将海螵蛸28g、西红花47g、益母草40g、王不留行33g、钩藤85g、乌梢蛇29g、葛根56g、荷叶28g、鹅不食草34g、防风36g、西洋参52g、制何首乌31g、全蝎45g、连钱草28g、忍冬藤24g、黄芩34g、佩兰19g、白扁豆33g、白术56g、黄芪60g、旋覆花18g、化橘红24g、冰片13g、白芷38g、虎杖28g、胆南星24g和竹茹29g混合,粉碎成50目的粉末,加入2800g的醇浓度为95 %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65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基质中的150g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80°C,另外,将8g氢氧化甲、500g甘油、Ig尼泊金乙酯和800g蒸馏水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80°C,将前面的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该蒸馏水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将前面获得320g加入到400g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药膏2。实施例3贴膜I将海螵蛾24g、西红花44g、益母草36g、王不留行31g、钩藤80g、乌梢蛇26g、葛根52g、荷叶25g、鹅不食草31g、防风33g、西洋参49g、制何首乌28g、全蝎41g、连钱草28g、忍冬藤24g、黄芩34g、佩兰19g、白扁豆30g、白术52g、黄芪57g、旋覆花18g、化橘红24g、冰片13g、白芷35g和虎杖28g混合,粉碎成50目的粉末,加入26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力口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65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700g制备的粉末6. 5 7. 5重量份,200g聚乙烯醇,80g甘油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将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I。
实施例4贴膜2将海螵蛸28g、西红花47g、益母草40g、王不留行33g、钩藤85g、乌梢蛇29g、葛根56g、荷叶28g、鹅不食草34g、防风36g、西洋参52g、制何首乌31g、全蝎45g、连钱草28g、忍冬藤24g、黄芩34g、佩兰19g、白扁豆33g、白术56g、黄芪60g、旋覆花18g、化橘红24g、冰片13g、白芷38g、虎杖28g和菊花35g混合,粉碎成50目的粉末,加入28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65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 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700g制备的粉末6. 5 7. 5重量份,200g聚乙烯醇,80g甘油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将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2。实施例5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全部186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住院54例,门诊13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男68例,女34例;年龄19 27岁;平均(42. 8±13. 5)岁;病程I 8日,平均(4. 5±1.7)日。对照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18 69岁,平均(38. 6±17. I)岁;病程I. 5 7. 8目,平均(4. 1± I. 9)日。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O. 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神经病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鼓腮、吹气不能。部分患者还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乳突疼痛。并已排除其他疾病(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后颅窝肿瘤、神经莱姆病、糖尿病、创伤、腮腺疾病及中耳炎等)引发面瘫的可能,除周围性面瘫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面肌功能临床分级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HouS-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标准,I级面部运动功能正常,没有无力及联带运动;11级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可能有轻度的联带运动;ΙΠ级有明显的不对称及明显的继发性缺陷(即并发症),但是额部有运动,额部运动的出现表示神经功能没有完全变性;IV级明显不对称,没有额部运动,面部无力伴有毁容性联带运动或集团性运动;ν级面部仅有轻微的运动,额部没有运动,面部功能没有恢复到出现继发性缺陷级患侧面部没有任何的运动或肌张力消失。治疗方法对照组联合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30) 10 20mg,每日I次静脉滴注,连续注射18日;同时给予维生素BI注射液(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19) 100m g、维生素B12注射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Η44022523)500μ8,每日I次肌肉注射,连续注射18日;阿昔洛韦片(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57)0. 2g,每日5次口服,连服21日。治疗组
在治疗过程中每日在地仓穴、四白穴、颊车穴、攒竹穴、阳白穴、风池穴、翳风穴、丝竹空穴、大椎穴、牵正穴、下关穴、合谷穴和太阳穴周围涂抹实施例I制备的药膏,每日涂抹5 7次,每次保持40分钟 I小时,连续治疗21日。还可以同时选择上述穴位中的5-8个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治疗。疗效标准采用H-B分级标准。痊愈达H-B I级,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示齿无歪斜,面部表情正常;显效达H-BII级,即双侧额纹与鼻 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示齿时见口角略不对称,鼓腮时口角不漏气;好转由H-BIV VI级经治疗后改善为III级以上;无效治疗后仍停留在H-BIV级以上。观察指标分别于门诊就诊或入院第2日和治疗3周后检查瞬目反射(bink reflex,BR):采用丹麦丹迪电子公司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患者仰卧,闭目放松,以表面电极记录,记录电极位于眼睑下眼轮匝肌处,参考电极位于眼角外侧,地线置于前额,刺激一侧眶上神经,双侧眼轮匝肌记录,电流强度为13 18mA,分析时间100ms,重复4 6次,每次刺激间隔5 10s,测量双侧R1、R2、R2'波的潜伏期,取其均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 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pc ± s )表示,采用t检验。P < O.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I。表I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 η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
~治疗组 102 62297496. 1%
对照组 84 2923171582. 1%表I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药膏I对治疗面瘫具有显著的提高。2组治疗前后BR各波潜伏期比较,见表2。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BR各波潜伏期情况比较
权利要求
1.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海螵蛸、西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钩藤、乌梢蛇、葛根、荷叶、鹅不食草、防风、西洋参、制何首乌、全蝎、连钱草、忍冬藤、黄芩、佩兰、白扁豆、白术、黄芪、旋覆花、化橘红、冰片、白芷和虎杖。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如下 海螵蛸19 29重量份、西红花39 49重量份、益母草31 41重量份、王不留行26 36重量份、钩藤75 85重量份、乌梢蛇21 31重量份、葛根47 57重量份、荷叶20 30重量份、鹅不食草26 36重量份、防风28 38重量份、西洋参44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3 33重量份、全蝎36 46重量份、连钱草23 33重量份、忍冬藤19 29重量份、黄芩29 39重量份、佩兰14 24重量份、白扁豆25 35重量份、白术47 57重量份、黄芪52 62重量份、旋覆花13 23重量份、化橘红19 29重量份、冰片8 18重量份、白芷30 40重量份和虎杖23 33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如下 海螵蛸24 29重量份、西红花44 49重量份、益母草36 41重量份、王不留行31 36重量份、钩藤80 85重量份、乌梢蛇26 31重量份、葛根52 57重量份、荷叶25 30重量份、鹅不食草31 36重量份、防风33 38重量份、西洋参49 54重量份、制何首乌28 33重量份、全蝎41 46重量份、连钱草23 28重量份、忍冬藤19 24重量份、黄芩29 34重量份、佩兰14 19重量份、白扁豆30 35重量份、白术52 57重量份、黄芪57 62重量份、旋覆花13 18重量份、化橘红19 24重量份、冰片8 13重量份、白 Ε 35 40重量份和虎杖23 28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海螵蛸24重量份、西红花44重量份、益母草36重量份、王不留行31重量份、钩藤80重量份、乌梢蛇26重量份、葛根52重量份、荷叶25重量份、鹅不食草31重量份、防风33重量份、西洋参49重量份、制何首乌28重量份、全蝎41重量份、连钱草28重量份、忍冬藤24重量份、黄芩34重量份、佩兰19重量份、白扁豆30重量份、白术52重量份、黄芪57重量份、旋覆花18重量份、化橘红24重量份、冰片13重量份、白芷35重量份和虎杖28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包括胆南星和竹茹,所述胆南星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19 29重量份,所述竹茹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24 34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加入菊花,所述菊花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为31 41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时,其包括1000 1200重量份基质和700 80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在所述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硬脂酸130 160重量份、氢氧化钾6 9重量份、甘油400 600重量份、尼泊金乙酯O. 5 I. 5重量份和蒸懼水750 850重量份。
8.权利要求I至7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药膏,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基质的制备,将所述基质中的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C 80°C,另夕卜,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C 80°C,将前面的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该蒸馏水中,同时搅拌冷却;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药膏。
9.权利要求I至7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膜,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中药成分的制备,将所述中药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 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 2倍的醇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I 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 200目的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粉末6. 5 7. 5重量份,聚乙烯醇2 3重量份,甘油O. 5 I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 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
10.权利要求I至7所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面瘫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中药包括海螵蛸、西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钩藤、乌梢蛇、葛根、荷叶、鹅不食草、防风、西洋参、制何首乌、全蝎、连钱草、忍冬藤、黄芩、佩兰、白扁豆、白术、黄芪、旋覆花、化橘红、冰片、白芷和虎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在治疗面瘫方面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无痛,无副反应的优势。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846872SQ2012103614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毕延萍 申请人:毕延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