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引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6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引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引殿,属于骨灰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骨灰盒都是木制的长方体,消耗许多木材,这些骨灰盒大多用于土葬,消耗土地资源;另外对于信仰佛教的信众来说,活着学佛修行,死后佛祖保佑接引往生西方净土,而木制的长方体骨灰盒不能满足这样的愿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木材,节约土地的适合壁葬的接引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引殿,其特征在于,由佛殿组成,佛殿顶为盒盖,佛殿身为盒身。所述的佛殿顶的顶部两侧设有对口龙,佛殿顶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至少2个神兽,顶部下边缘为升斗托沿结构。所述的佛殿身的四边分别设有6根垂直柱,在佛殿身正面的当中两根垂直柱上分别设有一条绕柱龙,在佛殿身正面当中两根垂直柱之间设有可以贴亡人照片的佛殿门,在佛殿身正面设有左扶梯、中扶梯和右扶梯,在中扶梯上设有卧龙。本发明采用接引殿的结构作为骨灰盒,其优点为1,本发明接引殿都为壁葬,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土地;2,本发明的材料为树脂,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木材;3,木制骨灰盒长久葬于土中易腐烂,而本发明不易腐烂,可达到“天长地久”;4,本发明采用接引殿的结构,一般存于庙中的往生墙上用于壁葬,能满足信佛的信众活着学佛修行,死后佛光普照/佛祖保佑接引往生西方净土的美好愿望;5,本发明式样庄严豪华,能使后辈产生对祖宗亡灵有孝心的心理满足。


图I为接引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佛殿顶,2佛殿身,3对口龙,4神兽,5顶部I下边缘,6垂直柱,7绕柱龙,8佛殿门,9左扶梯,10中扶梯,11右扶梯,12卧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I所示,为接引殿结构示意图,所说的接引殿由佛殿组成,佛殿顶I为盒盖,佛殿身2为盒身。首先根据佛殿的结构做成模具,然后用树脂浇铸成接引殿的佛殿顶I和佛殿身2,所述的佛殿顶I的顶部两侧有一对对口龙3,佛殿顶I的四个角上分别有5个神兽4,顶部I下边缘5做成升斗形托沿结构,通常称之为九重天结构。
佛殿身2的四边分别有6根垂直柱6,在佛殿身2正面的当中两根垂直柱6上分别有一条绕柱龙7盘绕在垂直柱6上,在佛殿身2正面的当中两根垂直柱6之间有佛殿门8,可以贴上亡人照片,在佛殿身2正面有左扶梯9、中扶梯10和右扶梯11,在中扶梯10上有一条卧龙12。打开佛殿顶1,佛殿身2当中为空心,可以将骨灰放入,然后盖上佛殿顶1,将接引殿放入寺庙的往生墙上保存,通常称之为壁葬。这样,每天当寺庙里诵读经书的声音响起,亡灵闻经听法,超升离苦得乐,实现了死后由佛力超度往生西方净土的愿望。
权利要求
1.一种接引殿,其特征在于,由佛殿组成,佛殿顶(I)为盒盖,佛殿身(2)为盒身。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接引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佛殿顶(I)的顶部两侧设有对口龙(3),佛殿顶(I)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至少2个神兽(4),顶部(I)下边缘(5)为升斗形托沿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接引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佛殿身(2)的四边分别设有6根垂直柱¢),在佛殿身(2)正面当中两根垂直柱(6)上分别设有一条绕柱龙(7),在佛殿身(2)正面的当中两根垂直柱(6)之间设有可以贴上亡人照片的佛殿门(8),在佛殿身(2)正面设有左扶梯(9)、中扶梯(10)和右扶梯(11),在中扶梯(10)上设有卧龙(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引殿,其特征在于,由佛殿组成,佛殿顶为盒盖,佛殿身为盒身。本发明都为壁葬,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土地;其材料为树脂,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木材,而且不易腐烂,本发明采用接引殿的结构,一般存于庙中的往生墙上用于壁葬,能满足信佛的信众活着学佛修行,死后佛光普照,佛祖保佑接引往生西方净土的美好愿望;其式样庄严豪华,能使后辈产生对祖宗亡灵有孝心的心理满足。
文档编号A61G17/08GK102940558SQ20121038812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蔡文彬 申请人:镇隆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