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再逐渐增高。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层(不超过三分之一)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病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称作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饮食物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卫生、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都会转成慢性胃炎。本病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以对症治 疗为主,对病症有一定抑制、缓解的作用,但需长期使用,并且易复发,无法彻底根治。慢性胃炎在中医多属于胃脘痛、胃痞证,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迅速改善慢性胃炎症状,疗效快,兼治标本,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选择柴胡、郁金、白芍、香附、炒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紫苏梗、佛手、香橼、砂仁、延胡索、虎杖、生薏苡仁、炒山药、炒山楂、炒麦芽、神曲、肉桂、绞股蓝、甘松、炙甘草进行组合,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针对慢性胃炎胃脘胀痛,胃气不和,心下痞证,辨证施治,具有增强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行气开郁,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作用。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用于寒热往来,气滞胀痛。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的功效。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性微寒,味甘,无毒。入肝、三焦经。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用于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止痛、消食,止呕吐,开郁,宽中。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抑制溃疡形成,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抑制对胃酸、胃蛋白酶等胃黏膜的有损伤的因子,调整胃肠运动,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增强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增加对胃黏膜的保护。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的功效。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性温,味辛。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的功效,用于胃脘疼痛、嗳气呕吐。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止痛,止呕消胀。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辛、微苦、酸。归肝、肺、脾经;具有理气的功效,用于脘腹胀痛,食滞呕逆,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的功效,用于抑制胃酶消化蛋白,抑制溃疡的形成。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性温,味苦、辛。归肝、心、胃经;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其内含去氢延胡索甲素能保护因饥饿或药物(考的松、利血平等)所产生溃疡病,减少胃液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量。虎杖为寥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生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炒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健脾益胃的功效,用于助消化、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炒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帮助消化,具有消食健胃(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收敛止痢的功效。炒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脘腹胀痛、脾虚食少、食积不消,所含消化酶及维生素
B,有助消化作用,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神曲为辣寥、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性温,味甘、辛。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胃,健胃止泻的功效。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散寒止痛,暖脾胃,除积冷的功效,用于抑制胃液分泌,促进胃粘膜的血流量,抑制溃疡的形成。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性寒,味苦;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加快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性温,味辛、甘。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寒凝气滞,脾胃不和,止呕吐。炙甘草为甘草的蜜烘制加工品。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柴胡10-20份、郁金10-20份、白芍13-23份、香附10-20份、炒白术15-25份、茯苓10-20份、党参13-23份、陈皮7_17份、紫苏梗15-25份、佛手7_17份、香橼10-20份、砂仁3-9份、延胡索13-23份、虎杖15-25份、生薏苡仁25-35份、炒山药13-25份、炒山楂10-20份、炒麦芽10-20份、神曲10-20份、肉桂3-9份、绞股蓝10-20份、甘松3-9份、炙甘草3-9份。其最佳重量配比组分柴胡15份、郁金15份、白芍18份、香附15份、炒白术20份、茯苓15份、党参18份、陈皮12份、紫苏梗20份、佛手12份、香橼15份、砂仁6份、延胡索18份、虎杖20份、生薏苡仁30份、炒山药18份、炒山楂15份、炒麦芽15份、神曲15份、肉桂6份、绞股蓝15份、甘松6份、炎甘草6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丸剂、散剂、片剂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或直接水煎成汤剂口服。
本发明药物具有增强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行气止痛,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功效,且疗效快,效果显著,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该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经3年临床验证,记录病例200例,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柴胡10份、郁金10份、白芍13份、香附10份、炒白术15份、茯苓10份、党参13份、陈皮7份、紫苏梗15份、佛手7份、香橼10份、砂仁3份、延胡索13份、虎杖15份、生薏苡仁25份、炒山药13份、炒山楂10份、炒麦芽10份、神曲10份、肉桂3份、绞股蓝10份、甘松3份、炙甘草3份。实施例二、柴胡15份、郁金15份、白芍18份、香附15份、炒白术20份、茯苓15份、党参18份、陈皮12份、紫苏梗20份、佛手12份、香橼15份、砂仁6份、延胡索18份、虎杖20份、生薏苡仁30份、炒山药18份、炒山楂15份、炒麦芽15份、神曲15份、肉桂6份、绞股蓝15份、甘松6份、炎甘草6份。实施例三、柴胡20份、郁金20份、白芍23份、香附20份、炒白术25份、茯苓20份、党参23份、陈皮17份、紫苏梗25份、佛手17份、香橼20份、砂仁9份、延胡索23份、虎杖25份、生薏苡仁35份、炒山药25份、炒山楂20份、炒麦芽20份、神曲20份、肉桂9份、绞股蓝20份、甘松9份、炙甘草9份。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1. 4:1,平均年龄48岁。二、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的诊断标准
症见胃脘痞满、胀疼或痛窜两胁、嗳气、嘈杂、泛酸、舌苔薄白、脉弦。可伴有性格内向、精神抑郁、睡眠不佳等。三、服用方法
(I)药量每日一剂,以实施例二为例,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15日为一个疗程。(2)服药时间早、晚各一次,在饭后半小时服药。(3)药温控制温服。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辛辣、油炸、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四、总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或达轻度水平,病理组织活检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胃酸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改善。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50%,炎症减轻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慢性炎症减轻I个级度以上,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其他检查达不到有效标准。五、治疗结果统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柴胡10-20份、郁金10-20份、白芍13-23份、香附10-20份、炒白术15-25份、茯苓10-20份、党参13-23份、陈皮7-17份、紫苏梗15-25份、佛手7_17份、香橼10-20份、砂仁3-9份、延胡索13-23份、虎杖15-25份、生薏苡仁25-35份、炒山药13-25份、炒山楂10-20份、炒麦芽10-20份、神曲10-20份、肉桂3-9份、绞股蓝10-20份、甘松3_9份、炙甘草3_9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柴胡15份、郁金15份、白芍18份、香附15份、炒白术20份、茯苓15份、党参18份、陈皮12份、紫苏梗20份、佛手12份、香橼15份、砂仁6份、延胡索18份、虎杖20份、生薏苡仁30份、炒山药18份、炒山楂15份、炒麦芽15份、神曲15份、肉桂6份、绞股蓝15份、甘松6份、炎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由柴胡、郁金、白芍、香附、炒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紫苏梗、佛手、香橼、砂仁、延胡索、虎杖、生薏苡仁、炒山药、炒山楂、炒麦芽、神曲、肉桂、绞股蓝、甘松、炙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能够迅速改善慢性胃炎症状,具有较强的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消食调中的作用,且疗效快,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861298SQ20121039709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林强 申请人: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