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品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丸剂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香砂养胃丸传统工艺是将处方药材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将部分细粉加入泛丸锅内,加水泛成一定粒径的小丸,用标准筛将小丸进行筛选,选出粒径相互接近的小丸,干燥后作为模子,再将模子加入泛丸锅内,将其余药粉均匀撒在模子上逐渐泛制成药丸,采用热风循环的烘箱烘干药丸,采用选丸机选出规定大小、丸重的药丸。传统制丸的缺陷(1)由于纤维性药材粉碎不彻底,影响药丸成型;有效成分溶出低,影响吸收及疗效;(2)泛丸的模子大小不均匀,影响成品药丸的形状、外观,丸重不能符合药典要求;(3)生产效率较低,每小时不超过I万粒;批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在10-15天;(4)药丸的溶散时限长,通常接近60或超过60分钟;(5)药丸的生物利用度低,微生物限度不能符合药典要求;(6)成品药丸的光洁度差、包衣层有脱落现象,丸重差异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为先将处方药材进行粉碎,再将处方药材细粉加生姜、大枣煎煮液制备成粒径为16 18目的颗粒并干燥;然后再将干燥颗粒采用球型模具压制成球形模,然后将球形模加入泛丸锅内,加5%的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逐渐泛制成规定丸重的药丸,干燥即得。所述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的比例为1:1。所述干燥是在60 80 °C的温度下干燥5 10分钟;
所述的药丸为包衣丸。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与传统制丸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药丸成型容易,表面光洁。(2)本发明采用制粒、压制药丸模子、泛制药丸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泛制时间过长、加水量过大、使药粉内的黏液质渗出,导致溶散时限较长的缺点,降低了药丸的溶散时限,通常不超过20分钟。(3)本发明药丸全程采用自动化生产,减少了污染通经,快速高温干燥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确保微生物限度符合药典规定。(4)本发明药丸模子大小均匀、粒径可由压制模具设定,成品药丸的形状、丸重均符合要求,丸重差异在±5%以内。(5)本发明生产周期短,批生产周期在5天之内;生产效率高,10-30万粒/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为先将处方药材中的12味中药材进行称量配料,并粉碎成最细粉,再将处方药材细粉加生姜、大枣煎煮液制备成粒径为16 18目的颗粒并干燥;然后再将干燥颗粒采用球型模具压制成球形模,然后将球形模加入泛丸锅内,加5%的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逐渐泛制成规定丸重的药丸,干燥即得;所述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的比例为I: I ;所述干燥是在60 80°C的温度下干燥5 10分钟;所述 的药丸为包衣丸。
权利要求
1.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为先将处方药材进行粉碎,再将处方药材细粉加生姜、大枣煎煮液制备成粒径为16 18目的颗粒并干燥;然后再将干燥颗粒采用球型模具压制成球形模,然后将球形模加入泛丸锅内,加5%的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逐渐泛制成规定丸重的药丸,干燥即得; 所述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的比例为1:1 ; 所述干燥是在60 80°C的温度下干燥5 10分钟; 所述的药丸为包衣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香砂养胃丸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为先将处方药材进行粉碎,再将处方药材细粉加生姜、大枣煎煮液制备成粒径为16~18目的颗粒并干燥;然后再将干燥颗粒采用球型模具压制成球形模,然后将球形模加入泛丸锅内,加5%的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逐渐泛制成规定丸重的药丸,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药丸优点为(1)有效成分的溶出度高,溶散时限短,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好,疗效快;(2)药丸的表面光洁度高,丸重差异小;(3)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886039SQ20121043297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4日
发明者何广政 申请人: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