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88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淋巴结炎是继发于其他炎症的病灶,由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到局部淋巴结所致。其主要症状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利害,皮肤红肿发热,肿大的淋巴结坚硬。严重者,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甚至脓肿部位破溃,形成脓腔,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治疗这种病症一般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全身给药,药物副作用大,易发生过敏反应,造成肝肾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它采用中药原料组成,水剂口服,治疗效果显著。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8-12g、牛蒡子8-12g、丝瓜络9-llg、赤芍10_12g、黄连7-9g、半夏8-llg、夏枯草9-llg、冬瓜仁8-10g、黄柏12-14g、车前子8-10g、牡丹皮7-9g、萆蘚14-16g、太子参18-20g、天花粉5-7g、陈皮9-llg、山茱萸12_14g、五味子4_6g、生石膏15-20g、黄芩 12-15g、生大黄 6-8g、淡竹叶 ll_13g、山桅 5_9g、防风 12_15g。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Sg、牛蒡子Sg、丝瓜络log、赤芍lig、黄连9g、半夏lig、夏枯草9g、冬瓜仁Sg、黄柏i3g、车前子9g、牡丹皮9g、萆蘚16g、太子参20g、天花粉5g、陈皮9g、山茱萸13g、五味子5g、生石膏20g、黄岑15g、生大黄6g、淡竹叶llg、山桅6g、防风14g。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10g、牛蒡子12g、丝瓜络91g、赤芍12g、黄连7g、半夏10g、夏枯草10g、冬瓜仁10g、黄柏12g、车前子10g、牡丹皮7g、萆蘚14g、太子参19g、天花粉6g、陈皮llg、山茱萸12g、五味子6g、生石膏15g、黄岑14g、生大黄7g、淡竹叶13g、山桅5g、防风15g。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12g、牛蒡子9g、丝瓜络llg、赤苟10g、黄连8g、半夏8g、夏枯草llg、冬瓜仁9g、黄柏14g、车前子8g、牡丹皮8g、萆蘚15g、太子参18g、天花粉7g、陈皮10g、山茱萸14g、五味子4g、生石膏18g、黄岑12g、生大黄8g、淡竹叶12g、山桅9g、防风12g。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原料,连翘清热解毒,消火散结;牛蒡子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丝瓜络通络,活血,祛风;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降逆止呕;夏枯草清肝、散结、利尿;冬瓜仁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萆蘚利湿去浊,祛风通痹,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天花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陈皮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生津止渴;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生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淡竹叶甘淡渗利,性寒清降,善导心与小肠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山桅清热,泻火,凉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上述诸药组合,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消肿、解毒散结、退热驱寒等功效。本发明中药水煎服,按照通常的中药水煎法浸泡1-1. 5小时,武火沸腾后,文火煎20-40分钟,水煎二次合并液,约400-500ml,早晚各服一次。本发明中药临床使用表明,效果显著。142例患者服用,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15岁,服药一日后显效者为100%,月艮药一日后疼痛减轻、退热者为76%,服药 二日后淋巴结坚块消失者为85%,服药三日后症状全部消失者为97%。对于脓腔者的同时配合外敷,服药5日后症状能够全部消失。典型病例
I、患者李某某,男,35岁,2011年8月来诊,患者自述两天前因感冒,后颈部两侧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皮肤发红,肿势高突,伴有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诊为急性淋巴结炎;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两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检查一切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2、患者赵某某,女,26岁,患急性淋巴结炎,因感冒后突感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颜色不变,灼热疼痛严重,上肢活动不便,寒热不退。给予本发明药物口服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两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3、患者吕某某,男,42岁,未明原因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面皮色转红,跳痛,内已成脓,下至伸屈困难,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增力口,诊为急性淋巴结炎;给予本发明药物口服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改善,两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随访一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原料按重量比计可以有多种组合制成
I、连翘Sg、牛蒡子Sg、丝瓜络10g、赤芍llg、黄连9g、半夏llg、夏枯草9g、冬瓜仁Sg、黄柏13g、车前子9g、牡丹皮9g、萆蘚16g、太子参20g、天花粉5g、陈皮9g、山茱萸13g、五味子5g、生石膏20g、黄岑15g、生大黄6g、淡竹叶llg、山桅6g、防风14g。2、连翘8g、牛蒡子8g、丝瓜络10g、赤芍llg、黄连9g、半夏llg、夏枯草9g、冬瓜仁8g、黄柏13g、车前子9g、牡丹皮9g、萆蘚16g、太子参20g、天花粉5g、陈皮9g、山茱萸13g、五味子5g、生石膏20g、黄岑15g、生大黄6g、淡竹叶llg、山桅6g、防风Hg。3、连翘12g、牛蒡子9g、丝瓜络Hg、赤芍10g、黄连8g、半夏8g、夏枯草Hg、冬瓜仁9g、黄柏Hg、车前子8g、牡丹皮8g、萆蘚15g、太子参18g、天花粉7g、陈皮10g、山茱萸14g、五味子4g、生石膏18g、黄岑12g、生大黄8g、淡竹叶12g、山桅9g、防风12g。上述诸药煎服,按照通常的中药水煎法浸泡1-1. 5小时,武火沸腾后,文火煎20-40分钟,水煎二次合并液,约400-500ml,早晚各服一次。本发明中药临床使用表明,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 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8-12g、牛蒡子8-12g、丝瓜络9-llg、赤苟10_12g、黄连7_9g、半夏8_llg、夏枯草9_llg、冬瓜仁8-10g、黄柏12-14g、车前子8-10g、牡丹皮7_9g、萆蘚14_16g、太子参18_20g、天花粉5_7g、陈皮9-llg、山茱萸12-14g、五味子4_6g、生石膏15_20g、黄芩12_15g、生大黄6_8g、淡竹叶ll_13g、山桅5-9g、防风12-15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翅8g、牛蒡子8g、丝瓜络10g、赤苟llg、黄连9g、半夏llg、夏枯草9g、冬瓜仁8g、黄柏13g、车前子9g、牡丹皮9g、萆蘚16g、太子参20g、天花粉5g、陈皮9g、山茱萸13g、五味子5g、生石膏20g、黄岑15g、生大黄6g、淡竹叶llg、山桅6g、防风14g。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翅10g、牛蒡子12g、丝瓜络91g、赤苟12g、黄连7g、半夏10g、夏枯草10g、冬瓜仁10g、黄柏12g、车前子10g、牡丹皮7g、萆蘚Hg、太子参19g、天花粉6g、陈皮llg、山茱萸12g、五味子6g、生石膏15g、黄岑14g、生大黄7g、淡竹叶13g、山桅5g、防风15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翅12g、牛蒡子9g、丝瓜络llg、赤苟10g、黄连8g、半夏8g、夏枯草llg、冬瓜仁9g、黄柏14g、车前子8g、牡丹皮8g、萆蘚15g、太子参18g、天花粉7g、陈皮10g、山茱萸14g、五味子4g、生石膏18g、黄岑12g、生大黄8g、淡竹叶12g、山桅9g、防风12g。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连翘8-12g、牛蒡子8-12g、丝瓜络9-11g、赤芍10-12g、黄连7-9g、半夏8-11g、夏枯草9-11g、冬瓜仁8-10g、黄柏12-14g、车前子8-10g、牡丹皮7-9g、萆薢14-16g、太子参18-20g、天花粉5-7g、陈皮9-11g、山茱萸12-14g、五味子4-6g、生石膏15-20g、黄芩12-15g、生大黄6-8g、淡竹叶11-13g、山栀5-9g、防风12-15g。上述诸药组合,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消肿、解毒散结、退热驱寒等功效。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885995SQ2012104381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倩楠 申请人:李倩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