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以咳嗽、咯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喘促和伴有一般感冒症状为主要特征。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肺失宣肃;内因则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犯,或肺本自虚,复感外邪而致肺不主气,肃降无权,气逆而咳。
支气管炎按照中医分型可分为风寒袭肺型、气阴两虚、燥热伤肺型、气阴两虚型、痰热郁肺型、脾肾阳虚型和痰湿蕴肺型。已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并没有针对性,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它具有补肺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治疗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疗效好,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3-17克,鱼腥草6-10克,杏仁10-14克,竹茹6_10克,五指毛桃10-14克,地骨皮6-10克,九仙草2-4克,枇杷叶10-14克,麦冬13-17克,甘草1-5克,北五味4-8克。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5克,鱼腥草8克,杏仁12克,竹茹8克,五指毛桃12克,地骨皮8克,九仙草3克,枇杷叶12克,麦冬15克,甘草3克,北五味6克。鸡肫草,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水祛湿。用于久咳咯血,疟疾,肾结石,胆石症,白带,跌打损伤;外用治湿热疮毒。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重用补肺益气、养阴生津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5克,鱼腥草8克,杏仁12克,竹茹8克,五指毛桃12克,地骨皮8克,九仙草3克,枇杷叶12克,麦冬15克,甘草3克,北五味6克。用法与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周为I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即可。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某,男,29岁。主诉咳嗽两周,咯痰稀薄,并伴有气短、烦热口干等症状。自行服用止咳药,未见好转。中医查体面潮红。舌淡,脉细数。诊断为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后服用本发明中药,5天后,气短症状有所缓解,继续连服10天后,不再咳嗽,身体完全恢复健康。病例二
李某,男,36岁,淮南人。主诉一月前受凉导致咳嗽,咳声低弱,痰少,并伴有气短、咽喉不利等症状。中医查体舌红苔剥,脉细数。诊断为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周后,咳嗽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一周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病例三
林某,男,31岁,淮南人。主诉五天前受凉导致咳嗽,咳声低弱,痰少,并伴有气短、咽 喉不利等症状。中医查体舌红苔剥,脉细数。诊断为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三天后,咳嗽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一周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3-17克,鱼腥草6-10克,杏仁10-14克,竹茹6_10克,五指毛桃10-14克,地骨皮6-10克,九仙草2-4克,枇杷叶10-14克,麦冬13-17克,甘草1_5克,北五味4_8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5克,鱼腥草8克,杏仁12克,竹茹8克,五指毛桃12克,地骨皮8克,九仙草3克,枇杷叶12克,麦冬15克,甘草3克,北五味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鸡肫草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鸡肫草13-17克,鱼腥草6-10克,杏仁10-14克,竹茹6-10克,五指毛桃10-14克,地骨皮6-10克,九仙草2-4克,枇杷叶10-14克,麦冬13-17克,甘草1-5克,北五味4-8克。本发明配方,重用补肺益气、养阴生津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961630SQ2012104560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吴乐尚 申请人:凤台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