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33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它主要由芦根、薄荷、金银花、甘草、淡竹叶、滑石粉、夏枯草制备而成;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提取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高其提取率,并起到了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
【专利说明】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0002]痱子、热疖、中暑是暑期高温常见病,中医常采用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的手段对其进行治疗。清暑解毒制剂为中医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常用药芦根、薄荷、金银花、甘草、淡竹叶、滑石粉、夏枯草组成。方中芦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薄荷性味辛、凉,入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之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微苦、辛,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消暑除烦之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胃、肺经,具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淡竹叶性味甘、寒,归心、肾经,具有渗利清降功效,善导心与小肠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滑石粉性寒,味淡、甘,归膀胱、肺、胃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清肝火、降血压、散结消肿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清暑解毒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利湿热、疏风解表等作用。对于治疗夏日中暑、痱子、热疖等疾病有确切的疗效。现有生产清暑解毒制剂的方法一般是采用部颁标准(WS3-B-1641-93)上记载的方法,上述标准记载的提取方法为水煎煮法,比较简单,导致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无效成分和杂质,使得清暑解毒制剂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和杂质,提闻清暑解毒制剂的临床疗效。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清暑解毒制剂,按照重量组分计算,由芦根100份、薄荷30份、金银花100份、甘草40份、淡竹叶100份、滑石粉100份、夏枯草60份及辅料制备而成。
[0006]上述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
1.l(Tl.15稠膏;滤渣与 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剂。
[0007]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颗粒剂或片剂。
[0008]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加入制成量3%的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0009]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加入制成量45%的淀粉,制粒,即得颗粒剂。
[0010]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再加入干颗粒量1%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片剂。
[0011]本发明所述清暑解毒制剂主要由芦根、薄荷、金银花、甘草、淡竹叶、滑石粉、夏枯草制备而成;其中: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成分,具有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以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以及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杀菌,利胆等药理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的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血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苷,有保护胃黏膜,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解毒,调节机体免疫等药理作用,淡竹叶具有渗利清降的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具有解热,利尿,抗菌等药理作用。夏枯草具有清火明目,清肝火降血压,消肿散结等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三萜类成分,具有降血压,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滑石粉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的功效,主要成分为硅酸镁,有保护发炎胃肠粘膜,抑菌等药理作用。上述药材现有技术一般是直接用水煎煮,但发明人经实验研究发现,芦根、薄荷、淡竹叶、甘草、金银花、夏枯草诸味药醇提有效成分提出率均闻于水提。
[0012] 申请人:进行了下列实验,可证明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0013]实验例1:芦根、薄荷、淡竹叶、甘草、金银花、夏枯草提取工艺研究
[0014]本发明制剂工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10-l.15 稠膏。
[0015]原制剂工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芦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
[0016]分别检测其中芦根多糖得率(芦根多糖质量/芦根质量*100%)、总黄酮(主要来自淡竹叶、薄荷、夏枯草等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主要来自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结果为:[0017]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暑解毒制剂按照重量组分计算,由芦根100份、薄荷30份、金银花100份、甘草40份、淡竹叶100份、滑石粉100份、夏枯草60份及辅料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颗粒剂或片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T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加入制成量3%的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加入制成量45%的淀粉,制粒,即得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清暑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为:金银花、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芦根、甘草、淡竹叶、夏枯草用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70%乙醇,第二次加入8倍量70%乙醇,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80°C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滤渣与滑石粉加入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I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80°C时为1.l0-l.15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干燥,粉碎,喷以上述挥发油,再加入干颗粒量1%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片剂。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800711SQ20121045825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沈锋艳 申请人:沈锋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