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组成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2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组成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的是从猫须草中得到的具有抗临床泌尿系耐药菌活性的组合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具体包括利用水或(和)醇类溶剂对猫须草全草进行提取,提取物经纯化富集后得到猫须草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的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经大孔树脂纯化,得到本发明中的组合物。经体内外药理实验研究发现,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具有显著性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活性,在临床上可用于泌尿系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尿道炎,亦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方面的治疗。本发明还涉及利用各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及重结晶等纯化手段从该组合物中得到35个酚酸类成分,并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组成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临床泌尿系统耐药菌中药组合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应用,即该中药组合物由35个酚酸类成分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在临床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浙涩痛;临床上能够用于泌尿系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尿道炎,也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方面的治疗。
【背景技术】:
[0002]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泌尿系感染为医院感染的第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由于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能引起菌血症和。肾功能不全,最终可导致尿毒症而危及生命,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随着高效广谱耐药菌药物大量应用于临床,致使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菌不断发生变化,临床诊治泌尿道感染的难度日益增大。而独具特色的民族药在此方面展示了重要的前景,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猫须草Clerodend ranthus spicatus (Thunb) C.丫Wu(Orthosiphonstamineus Benth.)为唇形科肾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仅有5种,产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緬甸、菲律宾等国家,澳大利亚也有分布。我国仅有猫须草一种,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台湾及福建。作为一种传统的傣药,猫须草用于治疗小便热、涩、疼痛等泌尿系统疾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疗效确切。民间认为其全草具有利尿、抗菌、消炎、溶石、排石和抗肿瘤作用,对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下肢关节炎和咽炎有特殊疗效。猫须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保健植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前期研究表明,猫须草中的主要特征性成分及活性成分为多酚类类化合物,并已申请专利并已公开(
【发明者】许旭东, 郑庆霞, 孙照翠, 张小坡, 吴海峰, 马国需, 吴丽真, 许娜, 杨峻山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