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0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中药组合制成的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药物。
背景技术
溶血性贫血系指多种病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和过早地破坏,且红细胞的破坏超过了骨髓生血功能代偿能力而发生循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一种贫血。慢性溶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目前,临床治疗激素和输血等方法为主控制溶血,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大,且输血反应大,患者多难以坚持治疗。发病机制红细胞过早地被破坏可以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血管外溶血即红细胞被脾、肝中的巨噬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破坏。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胞的内容(血红蛋白)直接被释放入血浆。血管内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血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循环,出现血红蛋白血症,血浆中游离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的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
的药物。本发明主要组成药物有鸡血藤10-15份、龙眼肉9-30份、金钱草9_15份、蒲公英9-20份、功劳木5-15份、薏苡仁10-30份、白扁豆10-30份。其最佳用量如下鸡血藤15份、龙眼肉30份、金钱草12份、蒲公英15份、功劳木10份、薏苡仁30份、白扁丑25份。将以上药物加水煎服,每次50_100ml,一日4-6次。临床采用此方治疗24例痛风患者,经治显效16例,有效者2例,总有效率98%。本发明中药理机制如下鸡血藤苦、甘,温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龙眼肉性温,味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金钱草苦辛,凉,清热解毒、消肿,治黄疸、水肿、疟疾。蒲公英苦、甘,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功劳木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治黄疸、肺热咳嗽,泄泻。薏苡仁甘淡,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水肿,脚气。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以上中药配伍使用鸡血藤、龙眼肉补血养血;金钱草、蒲公英、功劳木清热解毒,起到调节免疫,减少红细胞抗体产生,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化湿,与以上药物配合迅速控制溶血,促进血液再生的作用。鸡血藤供药用,有行气、扶风、活血的效用贫血有补血作用,能使血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很有补益作用;蒲公英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功劳木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较轻度抑制作用;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II a-l,2,3,II b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20%白扁豆冷盐浸液O. 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鸡血藤15份、龙眼肉30份、金钱草12份、蒲公英15份、功劳木10份、薏该仁30份、白扁显25份。将以上药物加水煎服,每次50-100ml,一日4_6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鸡血藤15份、龙眼肉30份、金钱草12份、蒲公英15份、功劳木10份、薏该仁30份、白扁显25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主要组成药物有鸡血藤10-15份、龙眼肉9-30份、金钱草9-15份、蒲公英9-20份、功劳木5-15份、薏苡仁10-30份、白扁豆10-30份。以上中药配伍使用鸡血藤、龙眼肉补血养血;金钱草、蒲公英、功劳木清热解毒,起到调节免疫,减少红细胞抗体产生,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化湿,与以上药物配合迅速控制溶血,促进血液再生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920952SQ2012104768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刘艳春 申请人:刘艳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