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92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受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如吸烟、酗酒、电离辐射以及空气污染等),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肝癌是我国长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在部位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现代医学对于癌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是这些方法均有缺陷性,其中只有早期病人才能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局部治疗的手段,对于转移到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的肿瘤细胞毫无作用,放、化疗可以有效伤癌细胞,但是同时又会杀伤正常细胞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现更多的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损伤。现今也有一些治疗肝癌的中药,但都是以止痛、缓解症状为主,不能起到实际的抗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可以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病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3-17、了哥王8-12、天花粉10-15、白花蛇舌草10-15、水蛭8-12、桃仁8-12、半枝莲6-10,当归13-17、醋炒斑蝥6-10、辣木根6-10、两面针4-8、柴胡4-8、蕲蛇13-17、穿山甲6-10、干壁虎10-15、白胶香4-8。一种治疗气滞血瘀 型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5、了哥王10、天花粉13、白花蛇舌草13、水蛭10、桃仁10、半枝莲8、当归15、醋炒斑蝥8、辣木根8、两面针6、柴胡6、蕲蛇15、穿山甲8、干壁虎13、白胶香6。本配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天花粉“消扑损瘀血”;当归活血补血;柴胡行气疏肝;穿山甲疏通肝络;白胶香止痛。水蛭等以增强活血定痛,化瘀消积之力。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消积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且可以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患者食欲,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长期服用可以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病变,无毒副作用,配合术后使用,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红花15、了哥王10、天花粉13、白花蛇舌草13、水蛭10、桃仁10、半枝莲8、当归15、醋炒斑蝥8、辣木根8、两面针6、柴胡6、蕲蛇15、穿山甲8、干壁虎13、白胶香6。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王某,男,42岁。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消瘦、肝区胀痛、上腹部扪到包块10天,查体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甲胎蛋白(AFP) 12500ng, B超、CT检查显示“左肝占位”,至医院手术,术中见小结节性肝硬化,肿瘤位于左半肝内叶,约3X5cm大小。术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服用,三个月后AFP降至正常,生活劳动如常,健存至今。病例二
钱某,女,49岁。主诉三个月前,肝区胀痛不适、食欲下降、大便溏结不调,月经不调。查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B超、CT检查发现“右肝占位”,至医院手术,术中见小结节性肝硬化,肿瘤位于右肝后上部,约5X6cm大小。病理报告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服用,四个月后AFP降至正常,重返工作,健存至今。病例三
孙某,男,54岁。主诉右上腹隐痛不适伴全身无力2个月,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查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AFP46. 6ng,B超、CT检查发现“右肝占位”,至医院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肝尾叶,约4X6cm,靠近右门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大血管。病理报告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服用,五个月后AFP降至正常,生活如常 ,健存至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3-17、了哥王8-12、天花粉10-15、白花蛇舌草10-15、水蛭8-12、桃仁8-12、半枝莲6-10,当归13-17、醋炒斑蝥6-10、辣木根6-10、两面针4-8、柴胡4-8、蕲蛇13-17、穿山甲6-10、干壁虎10-15、白胶香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5、了哥王10、天花粉13、白花蛇舌草13、水蛭10、桃仁10、半枝莲8、当归15、醋炒斑蝥8、辣木根8、两面针6、柴胡6、蕲蛇15、穿山甲8、干壁虎13、白胶香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3-17、了哥王8-12、天花粉10-15、白花蛇舌草10-15、水蛭8-12、桃仁8-12、半枝莲6-10、当归13-17、醋炒斑蝥6-10、辣木根6-10、两面针4-8、柴胡4-8、蕲蛇13-17、穿山甲6-10、干壁虎10-15、白胶香4-8。本发明中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消积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且可以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患者食欲,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长期服用可以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病变,无毒副作用,配合术后使用,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3041041SQ2012104979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潘万刚, 邱美华 申请人:宁国市中医肿瘤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