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4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三七、大黄、黄柏、延胡索(制)、川芎、乳香(制)、没药(制)、川牛膝、细辛、土茯苓、川乌、冰片的超微细粉组成。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
【专利说明】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制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与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起血尿酸升高,沉积于肢体,而致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结节、并发痛风性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高血脂、高血压等危害患者的机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0003]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肆意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0004]目前对于痛风,西医主要采用口服镇痛和消炎类药物暂时缓解疼痛,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来处理痛风病人,基本上疗效不错,但副作用大,过敏体质及肠胃不适的副作用颇为常见,且停药后易复发。中药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为主,促进尿酸的排泄。由于大多数炮制后的中药都是口服,不同的人体接受度不同,从而产生见效慢或不见效等情况。
[0005]中药材绝大部分来源于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植物或动物。微粉碎技术可将植物、动物类原生药材细胞膜或细胞壁打破,使细胞内的药用有效成分经皮给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更易被人体直接吸收,利于最大限度吸收利用。对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患者费用,降低中药资源浪费与消耗等方面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制剂组合物。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1、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
[0009]三七45~55份、大黄30~40份、黄柏30~40份、延胡索(制)45~55份、川芎20~30份、乳香(制)20~30份、没药(制)20~30份、川牛膝20~30份、细辛20~30份、土茯苓20~30份、川乌10~20份、冰片50~100份。
[0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筛选、清洗、干燥,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 15um的超微细粉,混匀。
[0011]3、如权利要求1和 2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外用中药组合物超微细粉可以是外用中药散剂。
[0012]4、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将外用中药组合物超微细粉加入到基质中,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制剂。[00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痛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基质可以是凡士林基质、软骨基质、凝I父基质、橡I父骨基质、巴布基质。
[001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其药性、药理作用如下:
[0015]三七:性味:味甘;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功能:止血、散血、定痛。
[0016]大黄:性味:苦,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能:清湿热、凉血、祛瘀、解毒。
[0017]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18]延胡索(制):性味:辛、苦,温。归入心包、肝、脾、肺经。功能:活血、理气、止痛。
[0019]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0020]乳香(制):性味:辛、苦,温。功能:活血止痛。
[0021]没药(制):性味:苦,平。功能:散瘀止痛。
[0022]川牛膝: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经。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0023]细辛:性味:辛,温。归心、肺、肾经。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0024]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0025]川乌: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0026]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功能: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0027]本发明将以上中药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
[0028]本发明方中各药配伍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外用制剂经皮给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无口服在消化系统内被破坏和降解的弊端,对人体无刺激和毒副作用,用药量少,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快捷,使用者无任何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30]实施例1
[0031]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散剂:
[0032]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45份、大黄35份、黄柏35份、延胡索(制)45份、川弯20份、乳香(制)20份、没药(制)20份、川牛膝20份、细辛20份、土茯苓20份、川乌10份;
[0033]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34]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细的冰片60份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装袋密封,即制成外用中药散剂。
[0035]实施例2
[0036]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凡士林软膏剂:[0037]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50份、大黄35份、黄柏35份、延胡索(制)50份、川弯25份、乳香(制)25份、没药(制)25份、川牛膝25份、细辛25份、土茯苓25份、川乌10份;
[0038]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39]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至熔的冰片70份、凡士林基质2000份,将中药微细粉、冰片递次加入到凡士林基质中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凡士林软膏剂。
[0040]实施例3
[0041]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软膏剂:
[0042]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55份、大黄35份、黄柏35份、延胡索(制)55份、川弯30份、乳香(制)20份、没药(制)20份、川牛膝30份、细辛25份、土茯苓25份、川乌15份;
[0043]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44]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至熔的冰片90份、软膏基质11000份,将中药微细粉、冰片递次加入到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软膏剂。
[0045]实施例4
[0046]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凝胶剂:
[0047]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45份、大黄30份、黄柏30份、延胡索(制)55份、川弯25份、乳香(制)20份、没药(制)20份、川牛膝30份、细辛25份、土茯苓25份、川乌15份;
[0048]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49]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至熔的冰片80份、凝胶基质7600份,将中药微细粉、冰片递次加入到凝胶基质中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凝胶剂。
[0050]实施例5
[0051]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橡胶膏剂:
[0052]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48份、大黄33份、黄柏35份、延胡索(制)48份、川弯26份、乳香(制)25份、没药(制)25份、川牛膝24份、细辛27份、土茯苓30份、川乌20份;
[0053]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54]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至熔的冰片80份、橡胶膏基质900份,将中药微细粉、冰片递次加入到橡胶膏基质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橡胶膏剂。
[0055]实施例6[0056]按以下步骤制备外用中药巴布剂:
[0057]1、取已筛选、清洗、干燥的三七50份、大黄38份、黄柏38份、延胡索(制)50份、川弯28份、乳香(制)22份、没药(制)22份、川牛膝26份、细辛27份、土茯苓25份、川乌18份;
[0058]2、将上述中药先用中药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然后再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15um的微细颗粒;
[0059]3、取上述中药微细粉、已研磨至熔的冰片50份、巴布基质1400份,将中药微细粉、冰片递次加入到巴布基质中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巴布剂。·
【权利要求】
1.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 三七45~55份、大黄30~40份、黄柏30~40份、延胡索(制)45~55份、川弯20~30份、乳香(制)20~30份、没药(制)20~30份、川牛膝20~30份、细辛20~30份、土茯苓20~30份、川乌10~20份、冰片50~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筛选、清洗、干燥,用中药微粉机粉碎至粒径< 15um的超微细粉,混匀。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外用中药组合物超微细粉可以是外用中药散剂。
4.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外用中药组合物超微细粉加入到基质中,按常规制剂成型工艺即可制成外用中药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痛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质可以是凡士林基质、软骨基质、凝I·父基质、橡I父骨基质、巴布基质。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845662SQ201210521125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罗文礼, 王维刚 申请人:罗文礼, 王维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