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粉剂。本发明属纯中药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由于强热作用,侵害人体,致使皮消肉腐成疮,侵害轻者,不影响内脏,仅使皮肉腐烂若严重的侵害,则热毒之炽甚,可伤及体内阴液,或热毒内攻脏腑,故不仅皮肉腐烂,而伤阴损阳,脏腑不和之症,亦相继出现。此外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及临床过程类似于热力烧伤,临床上均将其归于烧伤一类。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生素类(青霉素、红庆霉素、青大霉素)加以输液保守疗法治疗;皮肤烧烫伤重者,则采取皮肤移殖手术,给病人带来刀术之苦,且留疤痕,以及经济负担,病人难以承受。中药多以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九一丹《医宗金鉴》、黄连膏《医宗金鉴》治疗皮肤烧烫伤,治愈时间常,愈后留有疤痕,效果不理想。普通的药膏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有时会留下疤痕,部分皮肤粘连,而且还需要花高价钱植皮,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膏可以使受伤面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再生、痊愈,且不会留下疤痕。本发明的目的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消肿止痛,凉血消斑、收敛生肌为治则,达到使之被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愈后不留疤痕,从而达到迅速治好烧烫伤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速效治疗烧烫伤并防疤、止痒的外用药物。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传统医学对烧烫伤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祛毒、止痛,凉血、解毒,收敛、生肌类药物按中医理论组方配制而成,能达到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消肿止痛,凉血消斑、收敛生肌,使之被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痒作用。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物地榆120-180、黄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将上述药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细胞级微粉的中药粉剂。制备本发明的配方及最佳原料份量是地榆150、黄柏150、煅石膏150、青黛150、白芨75、冰片25。
用时根据烧烫伤皮肤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适量香油把药粉调成膏状敷患处。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烧烫伤疗效明显,解除被烧烫伤皮肤症状迅速,使用方便,无毒副和刺激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本发明药物的机理如下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胃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敛之功。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收敛,泻火,除骨蒸清虚热。 煅石膏甘、辛、潘,寒。归肺、胃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青黛味咸、微苦、性寒。归肝。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之功。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冰片辛苦,凉。入心、肺经。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中医理论认为,烫火疮系好肉暴伤,烫火烧伤一时皮消肉烂成疮,此等之疮,正所谓意外之交,非气血内损也,轻则害及皮肤,重则害在肌肉,甚者害在脏腑,害在脏腑者,亦可杀人。本发明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黄柏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有效地起到抗真菌作用。地榆含有大量鞣质,对溃疡面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故对烧烫伤可控制感染,减少渗出,促进新皮肤生长。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青黛治疗水火烫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白芨胶粘滑腻,能吸收创面渗出物,保护创面,促进疮口的愈合;白芨乙醇浸液对烫火疮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冰片经粘膜、皮下组织均易吸收,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对液体的渗出和组织水肿等炎肿过程有抑制作用。诸药合成能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消肿止痛,凉血消斑、收敛生肌,使之被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痒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取地榆150g、黄柏150g、煅石膏150g、青黛150g、白友75g、冰片25g混合均匀后,加工成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中药粉剂,用时根据烧烫伤皮肤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香油把药粉调成膏状敷患处,药粉与香油比例为3g: lml。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轻者,皮肤潮红,微肿疼痛,抹上本发明药物I毫米厚,3天即好,且不留疤痕,无痒感;皮肤潮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轻度水肿,自感剧痛,抹上本发明药物I毫米厚,2天换一次药,7天即好,不留疤痕,创面无痒感;皮肤呈苍白或焦黑色,疼痛反而不甚,触之坚硬,失去弹性而无光泽,表面干燥,甚至累及肌肉和筋骨,抹上本发明药物I毫米厚,2天换一次药,7-15天即好,创面不留疤痕,且无痒感。用本发明药物对治烧烫伤320例,轻者,皮肤潮红,微肿疼痛者156例;较重者,皮肤潮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轻度水肿,自感剧痛者90例;重者,皮肤呈苍白或焦黑色,疼痛反而不甚,触之坚硬,失去弹性而无光泽,表面干燥,甚至累及肌肉和筋骨者74例,结果治愈307例,好转13例,治愈率96%,有效率100%。疗效标准
治愈烧伤创面愈合,愈合后观察1-2个月,创面平滑无疤痕,无痒感。
好转创面愈合,愈合后观察1-2个月,创面散在表浅疤痕,略有痒感。未愈创面未愈合,后期观察1-2个月,创面疤痕增生明显,凹凸不平,有瘙痒感。有效率治愈及好转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本发明实现的最好方式,按实施例的配方份量取优质中药原料加工成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中药粉剂,然后收瓶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物地榆120-180、黄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将上述药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细胞级微粉的中药粉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物地榆150、黄柏150、煅石膏,150、青黛150、白芨75、冰片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效治疗烧烫伤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的外用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物地榆120-180、黄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将上述药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细胞级微粉的中药粉剂。诸药合成能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消肿止痛,凉血消斑、收敛生肌,使之被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痒作用。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烧烫伤及其防止疤痕增生、止痒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本发明药物制作工艺简单,是治疗烧烫伤的理想药物。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2961602SQ2012105217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陈召伟 申请人:陈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