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发斑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尤以青少年多发。“斑”常与“疹”合称为“斑疹”,但“斑”是指成片状或团状的色红或紫的触之不碍手的皮损。斑可发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任何性别任何身体部位。“阳毒”是发斑常见病因,阳毒发斑通常为热火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发斑可损害肌肤,如丹毒性发斑其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发斑时,有寒战、发热起病,并伴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的红斑,或呈水肿,表面紧张发亮,并向周围迅速扩展,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时皮损表面还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现代研究发现,发斑原因很多,病毒、细菌、火热、日光、冷冻、虫叮(刺)、鼠咬及多种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发。在发斑的治疗上,目前西医并无专用特效药物。而祖国医学早在汉代即对发斑有记载,《金匮》第三篇中“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王叔和在仲景“阳毒”基础上,用升麻汤治疗“阳毒”;葛洪用黑膏治疗斑疹,等等。由此可知,中医在治疗发斑疾病上,已经拥有长期的治疗经验。因此,目前用中医药治疗发斑具有一定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良好的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石膏20_40份,知母8_16份,青黛10_20份,玄参14-26份,生地黄14-26份,芍药10-20份,丹皮7-13份,桅子8-16份,黄连8-16份,青蒿17-31份,人参4-8份,炙甘草3-7份。进一步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水牛角45-55份或犀角5-12份,石膏26-34份,知母10-14份,青黛13-17份,玄参18-22份,生地黄18-22份,芍药13-17份,丹皮8_12份,桅子10-14份,黄连10-14份,青蒿22-26份,人参5-7份,炙甘草4-6份。更进一步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水牛角50份或犀角6-10份,石膏30份,知母12份,青黛15份,玄参20份,生地黄20份,芍药15份,丹皮10份,桅子12份,黄连12份,青蒿24份,人参6份,炙甘草5份。进一步地,所述苟药为白苟赤苟=(1-2) (1-2) w/w的混合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苟药为白苟赤苟=1 lw/w的混合品。其中,所述制剂是口服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散剂、丸剂、滴丸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I)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取石膏先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或犀角之外的各药,共煎,收集水煎液,再将再将水牛角或犀角打粉或磨汁后,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发斑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阳毒发斑的药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阳毒发斑是热邪入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的发斑。
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 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发斑这样热毒炽盛的疾患或症状进行调控,可以取得比西药更好、 更持久、更绿色天然无副作用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组方正遵循了这一原则。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发斑多为热毒之邪干犯所引发,热邪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即可导致阳毒发斑,同时,热邪入里,弥漫三焦,气分热盛,还可出现大热大烦之征。因此,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本发明运用泻火解毒、凉血化斑之法,组方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方以青黛为君药,合水牛角、玄参、生地黄等左殿之臣药一同发挥凉血解毒之效。石膏、知母为右殿之臣药大清气分之热。左路佐药芍药与丹皮,不仅凉血,而且活血消斑,可辅佐青黛、水牛角、玄参、生地黄更好地发挥功效。右路佐药黄连、桅子、青蒿,前二者(桅连)泻火解毒,并借助青蒿清肝透达之作用,与青黛等配伍以泄肝火,共呈泻火解毒、 凉血化癍功效。人参、炙甘草两味使药鼓舞正气,不仅有扶正祛邪之意,还可协调诸药为使。 以上各组药味职司分明,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中医学所独有的复方配伍用药如排军布阵般的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精髓,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热邪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的阳毒发斑,以及热邪入里,弥漫三焦,气分热盛所致的大热大烦等中医证型与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部分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石膏30克,知母12克,青黛15克,玄参20克,生地黄20克,水牛角50克,芍药15克,丹皮10克,桅子12克,黄连12克,青蒿24克,人参6克,炙甘草5克。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先煎石膏30分钟至60分钟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之外的各药(包括纱布包着的青黛粉,之所以用纱布包煎,是避免粉末浮沾煎皿四周,煎沸15 20分钟后,最后下青蒿(纱布包裹)再煎8分钟左右,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并调入水牛角或犀角细末,即得汤剂。所述芍药为白芍与赤芍按I : I重量比的混合品。本发明中,芍药虽选混合品,但单用白芍或赤芍亦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无赤苟、白芍之分(王庆其,张仲景运用芍药的规律探析,辽宁中医杂志,1984年6期)。本方中,水牛角也可用犀角替换,犀角药效较水牛角强,且犀角为资源保护品种,因此,犀角以水牛角的1/5至1/8剂量入药。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水牛角35g,石膏40g,知母16g,青黛20g,玄参26g,生地黄26g,芍药20g,丹皮13g,桅子16g,黄连16g,青蒿31g,人参8g,炙甘草7g。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先煎石膏30分钟至60分钟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之外的各药(包括纱布包着的青黛粉,之所以用纱布包煎,是避免粉末浮沾煎皿四周),煎沸15 20分钟后,最后下青蒿(纱布包裹)再煎8分钟左右,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浓缩后,再加入水牛角粉末及适量糊精,制粒,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水牛角65g,石膏20g,知母8g,青黛IOg,玄参14g,生地黄14g,苟药IOg,丹皮7g,桅子8g,黄连8g,青蒿17g,人参4g,炙甘草3g。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先煎石膏30分钟至60分钟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之外的各药(包括纱布包着的青黛粉,之所以用纱布包煎,是避免粉末浮沾煎皿四周),煎沸15 20分钟后,最后下青蒿(纱布包裹)再煎8分钟左右,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浓缩后,再加入水牛角粉末及适量糊精,制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水牛角55g,石膏26g,知母IOg,青黛13g,玄参18g,生地黄18g,苟药13g,丹皮8g,桅子10g,黄连10g,青蒿22g,人参5g,炙甘草4g。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先煎石膏30分钟至60分钟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青黛之外的各药,煎沸15 20分钟后,最后下青蒿(纱布包裹)再煎8分钟左右,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浓缩后,再加入水牛角粉末、青黛及适量微晶纤维素,装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水牛角45g,石膏26g,知母14g,青黛17g,玄参22g,生地黄22g,芍药17g,丹皮12g,桅子14g,黄连14g,青蒿26g,人参7g,炎甘草6g。各药物,打粉后,混勻,制备散剂。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临床(门诊)治疗情况(一)收治患者情况患者性别及年龄范围涵盖男女老幼,但以青少年居多,具备下述症状特点,共收治96例。症状特点无明显其他预兆或仅自觉不适继而在身体某些部位发出红斑,多伴有大热大烦,舌质红,苔黄燥,脉多洪大滑数等症状。或在出现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症状后,数小时到I天左右发出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有的患者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发斑部位有触痛、灼痛,近处淋巴结可见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形态有时呈单一性,也有多形性者,并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一般好发于小腿、颜面部,也发于其他地方,全身性对称性或局限性不对称均可见,有的密集分布,有的散在分布,有呈条状或带状,也有沿神经分布者。但总的特点是摸之不碍手(与“疹”不同)。
上述症状通常均为一种证型,即热毒之邪干犯所引发,热邪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即可导致阳毒发斑,同时,热邪入里,弥漫三焦,气分热盛,则可出现大热大烦之征。
(二)治疗标准
痊愈上述症状特点完全消失,检验未见相关指标异常。
疗效显著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检验指标有相当程度改善。
有一定效果患者症状有所减轻,或指标稍有改善。
无效症状依旧,指标没改善。
(三)治疗方法
I、实施例I所制汤剂,每次服用200至400ml,或日常吃饭所用饭碗I碗(儿童剂量按年龄酌减,服药按前述方法酌减服量,但需酌加日服次数),每隔4小时至6小时服用一次,按时按量服用。
2、注意并科学调理生活起居,遵守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如生活有规律;爱清洁讲卫生防外伤;防止接触性传染,并尽可能控制传病媒介及其潜在宿主;加强皮肤的呵护与保健,肤腠强健则受累几率降低;不饮酒、抽烟,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肥甘厚味以及牛羊狗肉等“上火生热” “助阳上亢”的食物,多吃新鲜、清淡而较有营养的食物及蔬果类食物; 注意休息,切忌疲劳;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不生气、发怒、自闭怄阴气或郁郁寡欢,保持乐观与心情舒畅;绿化、美化起居环境,并使其卫生整洁,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又不能室温过高或过低;及时巩固病情,防止复发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须继续服药数日,不宜过早停药,并注意保护原发部位,避免意外撞伤、虫叮、蚊咬或用力搔抓)。
(四)治疗结果
数十年间以实施例I药物组合物治疗本病男女老幼患者计96例(以青少年居多), 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时间,根据各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之不同而稍有所差异,一般在2天 5天左右发斑即可消去或明显减轻,而3天至15天左右各种症状则可全消(消后仍继续服药I周,根据各患者具体情况减为每日服用I次或2次),按上述科学调理生活起居,谨遵注意事项,极少复发。
按上述治疗标准,96例患者中,有83例痊愈,治愈率达86. 5% ;9例效果显著,达 9. 3% ;3例有一定效果,占3. 1% ;1例效果不明显(无效),占I. 1%。总有效率达98. 9%。
典型病例
患者,男,13岁,学生,患者自感不适,出现恶寒发热身氧体征,忍不住抓挠,须臾, 四肢均发出红斑,腹背亦发。观其面红耳赤,声言又热又烦,双手不停挠搔,上下肢均有较密集红斑,前胸、腹部、项背也有散在斑块,界限明晰,抚之皆不碍手,皮温尚可,未见淋巴结肿大,舌干红,苔黄白相间,有些许小红点,脉洪数,诊为“阳毒发斑”。予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I制备),每隔4小时服用一次,并严遵上述“治疗方法”之“2”的科学调理及注意事项。患者服药仅I日,斑块即明显减轻,烦渴亦有所缓减,舌红依旧,脉象洪大。继续服用,调理如前。又过3日,红斑尽失,烦渴也基本消除,舌已有润色,红点已退,苔薄白,脉微数,于是嘱其继续服药I周,每日服用I次,以为巩固。后经体检未见指标异常,随访也未复发。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热邪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的阳毒发斑,以及热邪入里,弥漫三焦,气分热盛所致的大热大烦等中医证型与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部分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石膏20-40份,知母8_16份,青黛10-20份,玄参14-26份,生地黄14-26份,芍药10-20份,丹皮7-13份,桅子8_16份,黄连8_16份,青蒿17-31份,人参4-8份,炎甘草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水牛角45-55份或犀角5-12份,石膏26-34份,知母10-14份,青黛13-17份,玄参18-22份,生地黄18-22份,芍药13-17份,丹皮8_12份,桅子10-14份,黄连10-14份,青蒿22-26份,人参5-7份,炙甘草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水牛角50份或犀角6-10份,石骨30份,知母12份,青黛15份,玄参20份,生地黄20份,芍药15份,丹皮10份,桅子12份,黄连12份,青蒿24份,人参6份,炙甘草5份。
4.根据权利要求I 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药为白芍赤苟=(1-2) (1-2) w/w 的混合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苟药为白苟赤苟=1:lw/w的混合品O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是口服制剂。
7.权利要求I 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O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取石膏先煎,再加入除青蒿、水牛角或犀角之外的各药,共煎,收集水煎液,再将再将水牛角或犀角打粉或磨汁后,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
8.权利要求I 6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发斑的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阳毒发斑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毒发斑是热邪入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的发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发斑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石膏20-40份,知母8-16份,青黛10-20份,玄参14-26份,生地黄14-26份,芍药10-20份,丹皮7-13份,栀子8-16份,黄连8-16份,青蒿17-31份,人参4-8份,炙甘草3-7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热邪传里,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所致的阳毒发斑,以及热邪入里,弥漫三焦,气分热盛所致的大热大烦等中医证型与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部分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973774SQ2012105518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戎, 杨明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