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以中药为原料制造的皮肤护理面膜。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从而形成了所看到的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女性面部色素沉着、无光泽、黯黄等是中青年女性尤其是该年龄职业女性最为常见面部皮肤问题,影响中青年女性的情绪和生活。由于长期的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化妆品应用不当以及女性特殊生理期(经期、孕期)及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使人体肌肤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黑色素沉淀,肌肤变得黯黄粗糙、松弛、缺乏生机,产生细纹,严重影响女性的外在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皮肤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安全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天然、绿色、安全、有效的中药化妆品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及喜爱。我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外用美容也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有记载。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且作用缓和,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目前市面上治疗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的中药化妆品种类繁多,但是真正能形成君、臣、佐、使配伍的药方很少,由于中药相克的原理也使得很多中药原料不能作为护肤品使用,使得中药化妆品和护肤品的成分单一,化妆品辅料配合不佳,有的中药化妆品甚至容易引起毒副作用或过敏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脸部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它不仅可以促进各种毒素及自由基的排出,调节内分泌,抑制黑色素和色斑的形成,使问题皮肤得以改善,并无毒副或过敏反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有效组分采用以下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白芷10-30重量份、白术10-30重量份、云苓10-30重量份、白附子10-30重量份、甘松10-30重量份、僵蚕10-30重量份、菊花10-30重量份、益母草10-30重量份、杏仁10-30重量份、丹参10-30重量份、朽1檬10-30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芷10-30重量份、白术10-30重量份、云苓10-30重量份、白附子10-30重量份、甘松10-30重量份、僵蚕10-30重量份、菊花10-30重量份、益母草10-30重量份、杏仁10-30重量份、丹参10-30重量份、柠檬10-30重量份,分别进行粉碎,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在150目以上;
(2)将以上制得的所有药粉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药粉装入容器中密封备用;(4)使用时按量取备用的药粉配以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调成糊状即可。其中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包括蛋清或牛奶或蜂蜜。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方的中药面膜可以采用现有的制备设备和方法制成煎膏剂、软膏剂、糊剂、酊剂、凝胶剂。本发明的发明思路为以中医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皮肤健康为宗旨,根据君、臣、佐、使的中医组方思想,“通过内病外治,内药外敷”使药效通过皮肤毛细孔以药物的归经作用到达病灶部位,从而达到美容保健的治疗目的。方中将中药白芷、白术、白茯苓、白附子组成美白祛斑、洁肤除皱之主药(君药);选以僵蚕、菊花、丹参组成清热除湿、排毒养颜之辅药(臣药);助以益母草、柠檬、甘松、杏仁组成行气补水、抑脂爽肤之佐药(佐药)。方中“三力”(主药、臣药、佐药),还可以加以适量甘草以调和诸药。形成排毒养颜美白祛斑的中药美容面膜粉。本发明所述中药护肤品天然温和、安全无刺激,并极易被皮肤吸收,滋养皮肤,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本发明选用白芷、白术、白茯苓、白附子、僵蚕、菊花、丹参、益母草、柠檬、甘松、杏仁11味药物组合,从而有效起到美白祛斑、洁肤除皱、润泽肌肤、排毒养颜的功效。11味药物功效简介如下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白芷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述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是历代医家都喜欢用的美容药。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可与白僵蚕、白附子、菟丝子等共研细末调制成面膜敷面,可收到柔面增白之效。用白芷、玉竹、川芎、防风等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稀膏,可治疗黄褐斑。云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功效主治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本草品汇精要》曰“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乌发,延年益寿。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对于美白皮肤有特效。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记载“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美白,清热燥湿、杀螨、除痘,治疗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白术、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脏腑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面部生斑。因此,该方剂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白附子性味性温,味辛;有毒。功效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备急千金要方》载以白附子为末酒和之敷面治面黑。《本草纲目》载莹面粉(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份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涂之,久则令面莹如玉)治面黑不白或面部黑褐斑。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作用;美容功效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
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现代医学表明甘松挥发油具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以及收湿拔毒的作用。僵蚕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白僵蚕在『神农本草经』载有“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白僵蚕含有氨基酸和活性丝光素,有营养皮肤和美容作用。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上皮脂腺,调节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对女性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一定疗效。僵蚕含维生素E9. 89%,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其所含的活性丝光素能促使皮肤细胞新生,调节皮脂,改善皮肤微循环,可增白防晒,消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弹 性。日本人就十分喜用蚕丝保健品。若无僵蚕可用蚕茧、蚕蛹代替。另外白僵蚕含有草酸胺,还有蛋白酶,壳质酶,脂酶等水解酶可消化角质,分解色素防疤痕去粉刺治瘀斑的作用。 菊花味甘苦,微寒,入肝、肺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皮肤黑色素的产生,并能柔化表皮细胞,因而能去除皮肤的皱纹,使面部皮肤白嫩。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治疗雀斑、黑斑、黄褐斑等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根据肺合皮毛理论,在临床上对某些皮肤疾病可从宣肺法论治,配伍食用杏仁,常获捷效。现代研究证明,苦杏仁中所含的脂肪油可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润燥护肤,有保护神经末梢血管和组织器官的作用,并可抑杀细菌。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肾血分之药;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所致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柠檬果化痰止咳,生津健胃。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欲不振,维生素丙缺乏症,中暑烦渴。现代医学表明柠檬果能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具有美白作用。以上方药除自身的药效外,还富含植物蛋白及各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对营养肌肤、延缓衰老、驻颜美容、修复美白皮肤有良好的作用。方中配以补气生血、活血化瘀之药,促以调节平衡内分泌,可起到调血行水、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并能促进脾脏的运化和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黑色素溶解,对祛除面部各类色斑效果好。本方的中药护肤品天然温和、安全无刺激,并极易被皮肤吸收,滋养皮肤,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白]E 10 g、白术10 g、云茶10 g、白附子10 g、甘松10 g、僵蚕10 g、菊花10 g、益母草IOg、杏仁IOg、丹参10 g、柠檬10 g。分别或一起进行粉碎,为了使药效更好的导入肌肤,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要尽可能的细,最好在150目以上密封备用。使用方法将各药粉充分的搅拌均匀后用蛋清或牛奶或蜂蜜等辅料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前温水洗脸后,将调制好的面膜敷于脸部,30-40分钟后揭去,再温水清洁脸部即可,建议本方的剂量较轻,轻微者使用,最好每周2-3次。实施例2:
取白]E 15 g、白术15 g、云考:15 g、白附子15 g、甘松15 g、僵蚕15 g、菊花15 g、益母草15 g、杏仁15 g、丹参15 g、柠檬15 g。分别或一起进行粉碎,为了使药效更好的导入肌肤,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要尽可能的细,最好在150目以上密封备用。使用方法将各药粉充分的搅拌均匀后用蛋清或牛奶或蜂蜜等辅料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前温水洗脸后,将调制好的面膜敷于脸部,30-40分钟后揭去,再温水清洁脸部即可,建议本方的剂量适中,适用一般患者使用,最好每周3-4次。另外一种使用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将各药粉用加热到大约80°C的黄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脸部30-40分钟后揭去。
实施例3
取白 Ε30 g、白术30 g、云考g、白附子30 g、甘松30g、僵蚕30 g、菊花30 g、益母草30g、杏仁30 g、丹参30 g、柠檬30 g。分别或一起进行粉碎,为了使药效更好的导入肌肤,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要尽可能的细,最好在150目以上密封备用。使用方法将各药粉充分的搅拌均匀后用蛋清或牛奶或蜂蜜等辅料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前温水洗脸后,将调制好的面膜敷于脸部,30-40分钟后揭去,再温水清洁脸部即可。本方的剂量较大,适用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最好每周5次。另外一种使用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将各药粉用加热到大约80°C的黄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脸部30-40分钟后揭去。同时还可以配合内服治疗,内外兼治。疗效共观察116例自愿使用者,年龄32 43岁,女性;结果色斑消退大于95%,颜色明显消退至正常肤色治愈32例;色斑消退在50% 95%,颜色明显变淡,接近正常肤色显效67例;色斑消退在20% 50%,颜色变淡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经过先后近一年的跟踪调查,被观察的100余例使用者均无出现症状反复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有效组分采用以下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0-30重量份、白术10-30重量份、云苓10-30重量份、白附子10-30重量份、甘松10-30重量份、僵蚕10-30重量份、菊花10-30重量份、益母草10-30重量份、杏仁10-30重量份、丹参10-30重量份、朽1檬10-30重量份。
2.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有效组分采用以下重量份中药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白芷10-30重量份、白术10-30重量份、云苓10-30重量份、白附子10-30 重量份、甘松10-30重量份、僵蚕10-30重量份、菊花10-30重量份、益母草10-30 重量份、杏仁10-30重量份、丹参10-30重量份、柠檬10-30重量份,分别进行粉碎,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在150目以上;(2)将以上制得的所有药粉混合均匀;(3)将混合后的药粉装入容器中密封备用;(4)使用时按量取备用的药粉配以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调成糊状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的制备方法,其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包括蛋清或牛奶或蜂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配方的中药原料包括白芷、白术、云苓、白附子、甘松、僵蚕、菊花、益母草、杏仁、丹参、柠檬;方中配以补气生血、活血化瘀、清热之药,促以调节平衡内分泌,可起到调血行水、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并能促进脾脏的运化和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黑色素溶解,对祛除面部各类色斑效果好,方中的中药护肤品天然温和、安全无刺激,并极易被皮肤吸收,滋养皮肤,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K8/98GK102988273SQ2012105539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胡佳舟, 胡显扬, 钟云海 申请人:胡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