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80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与其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有溃疡性结肠炎、胆结石、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胆总管囊肿等,这些因素都能增加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近十年来胆管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个别高发地区十年来胆管癌发病率甚至已经翻番。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化疗,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胆管癌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早期胆管癌多采用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和中药辅助治疗,中晚期患者多不采用手术治疗,以中药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为主,提倡带瘤生存。而且对于不适合手术,也无法承受放化疗的患者,中药的综合治疗是很好的方法。中医认为,胆管癌多因肝郁气滞,饮食不节,湿热壅阻,日久化火蕴蒸于内,痹阻不通而成胆道症块,其病变部位涉及肝、胆、脾胃,主要病变在肝胆。另外,中医治疗胆管癌注意考虑全身的整体情况与局部瘤体的关系,在疾病早中期即身体邪盛正未衰时,以攻为主辨证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抑制肿瘤的生长;在疾病中晚期,正气已损,邪气嚣张,扶正培本治疗,寓攻于补,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闻患者生存质量。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胆管癌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不仅能提高患者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而且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10-40份、知母5-20份、牡丹皮5-20份、玉竹5-20份、丹参10-40份、沙参5-25份、生地5_25份、黄精5_25份、杏仁2_10份、石膏10-40份、胡桃仁5-25份、莲子5-25份、百合5_25份、土贝母5_20份、竹茹5_25份、当归5-2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30份、知母IO份、牡丹皮IO份、玉竹IO份、丹参30份、沙参15份、生地15份、黄精15份、杏仁5份、石膏30份、胡桃仁15份、莲子15份、百合15份、土贝母10份、竹苑15份、当归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黄精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胡桃仁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滋补精血的功效;土贝母具有散结、消肿、解毒有功效;竹茹具有清热泻火、涤痰凉血、除烦开郁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健脾补肺、益胃补肾、清热润燥、养血固精、养阴生津、软坚散结、扶正固本功效,对胆管癌进行综合治疗。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30g、知母10g、牡丹皮10g、玉竹10g、丹参30g、沙参15g、生地15g、黄精15g、杏仁5g、石膏30g、胡桃仁15g、莲子15g、百合15g、土贝母10g、竹茹15g、当归15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20g、知母15g、牡丹皮5g、玉竹12g、丹参25g、沙参10g、生地12g、黄精5g、杏仁10g、石膏20g、胡桃仁20g、莲子5g、百合12g、土贝母12g、竹茹25g、当归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1(^、知母20g、牡丹皮15g、玉竹15g、丹参40g、沙参5g、生地20g、黄精10g、杏仁2g、石膏40g、胡桃仁10g、莲子20g、百合5g、土贝母25g、竹茹10g、当归2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40g、知母15g、牡丹皮12g、玉竹5g、丹参10g、沙参25g、生地5g、黄精20g、杏仁6g、石膏35g、胡桃仁5g、莲子12g、百合25g、土贝母15g、竹茹5g、当归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25g、知母5g、牡丹皮20g、玉竹20g、丹参15g、沙参12g、生地10g、黄精25g、杏仁8g、石膏10g、胡桃仁5g、莲子25g、百合20g、土贝母5g、竹茹20g、当归IOgo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年龄40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二、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可见的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
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其他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
3、稳定或无变化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
4、进展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I 一 8个月,缓解5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或无变化7例,进 展10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肖某,男,65岁。患者于I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伴腹胀、纳差、厌油腻,无腹痛、腹泻、黑便,后皮肤、巩膜黄染加重,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胆管癌。因年岁已高身体吃不消,不敢做手术及化疗。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进行保守治疗,服用药剂3个月,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继续服完2个月后复查,肿瘤病变消失;巩固服用I个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2
章某,男,62岁。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到医院经B超、CT检查,发现胆管癌三期。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气色好转,进食有明显的改善;继续服用3个月,CT检查肿瘤病灶直径缩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10-40份、知母5-20份、牡丹皮5-20份、玉竹5_20份、丹参10-40份、沙参5_25份、生地5-25份、黄精5-25份、杏仁2-10份、石膏10-40份、胡桃仁5_25份、莲子5_25份、百合5-25份、土贝母5-20份、竹茹5-25份、当归5_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30份、知母10份、牡丹皮10份、玉竹10份、丹参30份、沙参15份、生地15份、黄精15份、杏仁5份、石膏30份、胡桃仁15份、莲子15份、百合15份、土贝母10份、竹茹15份、当归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10-40份、知母5-20份、牡丹皮5-20份、玉竹5-20份、丹参10-40份、沙参5-25份、生地5-25份、黄精5-25份、杏仁2-10份、石膏10-40份、胡桃仁5-25份、莲子5-25份、百合5-25份、土贝母5-20份、竹茹5-25份、当归5-2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清热润燥、养血固精、养阴生津、软坚散结、扶正固本的功效,其治疗胆管癌疗效可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028059SQ20121056201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丁常燕 申请人:丁常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