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927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肾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多发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明显的提高。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绞痛、血尿,可引起尿路梗阻或尿路感染。手术取石既要尽可能取净结石,又要避免损伤血管,同时保存肾组织比较困难。体外碎石易损伤肾实质,且易复发,不能彻底根治,长期效果不佳。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肾结石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 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白绿叶、响铃草、熟地、鸡肫草、猪笼草、牛膝、潷草、车前子、古钮菜、茯苓、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白绿叶40-70份、响铃草30-50份、熟地20-40份、鸡肫草20-40份、猪笼草20-40份、牛膝20-40份、潷草10-30份、车前子10-30份、古钮菜10-30份、获茶10-30份、甘草10-3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白绿叶50份、响铃草40份、熟地30份、鸡肫草30份、猪笼草30份、牛膝30份、潷草20份、车前子20份、古钮菜20份、茯苓20份、甘草2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白绿叶甘、酸、淡、平。归肺、肾、膀胱经。清热利湿,通淋排尿,止咳平喘。用于慢性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黄疸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痛等症。响铃草苦、微酸、平、寒。归肺经。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肾阴不足而引起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鸡肫草淡、凉。归肺、脾经。补肺止咳,止血,利湿。用于肺热咳嗽,咯血,吐血,肾结石,胆结石,白带,湿热疮毒等症。猪笼草甘、淡、凉。归肺、胆、胃经。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排石,解毒消肿。临床用于肺燥咳血,感冒咳嗽,百日咳,黄疸,痢疾,尿路结石,亦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病,糖尿病,疮疡痈肿等症。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头痛,眩晕等火热上炎之证。潷草甘、苦、寒。归肺、肾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车前子甘、寒,归肺、肾、肝经。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用于小便淋涩,暑湿泄泻,痰热咳嗽等。古钮菜微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高血压,痢疾,热淋,目赤,咽喉肿痛,疔疮市肿等症。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肾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临床表现为疼痛、血尿、排尿异常,中医历代医家多常规用清热通淋排石之法。本发明中白绿草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尿的作用;响铃草、熟地、鸡肫草为臣药,具有滋养肝肾、补血滋阴、利湿的作用;猪笼草、牛膝、潷草具有利湿排石、利尿通淋的作用;车前子、古钮菜、茯苓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肾结石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溶石排石之功效,达到治疗肾结石的目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8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肾结石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年龄17-65岁,病程多在I周到2个月,平均年龄36岁。单侧多发性肾结石69例,双侧31例,结石大小介于O. 3 1. 8cm。2、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腰腹隐痛或绞痛,部分患者伴血尿或恶心呕吐,尿不畅或疼痛,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经X光摄片、B超检查,发现有结石存在。3、治疗方法3.1处方白绿叶50g、响铃草40g、熟地30g、鸡肫草30g、猪笼草30g、牛膝30g、潷草20g、车前子20g、古钮菜20g、茯苓20g、甘草20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0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经B超或X线摄片复查无结石;有效结石部分排出,症状改善,经B超或X线摄片复查结石缩小1/2以上或位置下移2cm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结石未排出,经B超或X线摄片复查结石同前。4. 2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61例(61%),有效31例(31%),无效8例(8%),总有效率为92%。典型病例1、王某,男,31岁。因腰部酸困疼痛半月,加重并向小腹部放射,伴尿频、尿急、小便涩痛ld,右肾区扣击痛阳性。B超检查右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大小约为1.0X0. 9cm,肾盂中度积水。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稍数。服药后I个疗程患者述腰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复查B超双肾无明显病征,双肾无积水,病获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2、曹某,女,25岁。右侧腰部绞痛,并向大腿内侧、会阴部放射,小便呈淡红色,查体见右侧肾区叩痛,右季肋点压痛,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B超检查左肾中盏内
O.6cmX0. 8cm,右肾1. 3cmX0. 4cm的强光团伴声影,右肾盂积水。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后,突然外尿道疼痛憋胀,小便时排尿中断,刺痛难忍,用力小便,有I个石块随尿而出,转畅,头汗出,且疼痛消失,尿色淡黄。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复查B超双肾无明显病征,双肾无积水,病获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白绿叶40g、响铃草30g、熟地20g、鸡肫草20g、猪笼草20g、牛膝20g、潷草10g、车前子10g、古钮菜10g、茯苓10g、甘草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肾 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白绿叶50g、响铃草40g、熟地30g、鸡肫草30g、猪笼草30g、牛膝30g、潷草20g、车前子20g、古钮菜20g、茯苓20g、甘草20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白绿叶70g、响铃草50g、熟地40g、鸡肫草40g、猪笼草40g、牛膝40g、潷草30g、车前子30g、古钮菜30g、茯苓30g、甘草3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白绿叶40-70份、响铃草30-50份、熟地20-40份、鸡肫草20-40份、猪笼草20-40份、牛膝20-40份、潷草10-30份、车前子10-30份、古钮菜10-30份、茯苓10-30份、甘草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白绿叶50份、响铃草40份、熟地30份、鸡肫草30份、猪笼草30份、牛膝30份、潷草20份、车前子20份、古钮菜20份、茯苓20份、甘草2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白绿叶、响铃草、熟地、鸡肫草、猪笼草、牛膝、葎草、车前子、古钮菜、茯苓、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肾结石。
文档编号A61P13/04GK103041033SQ20121059701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玉栋, 钟耕爱, 蒋伟立 申请人:刘玉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