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77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用具,特别是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
背景技术
腹部手术后,多数患者常因腹部术区疼痛、长时间的输液、引流多等原因而不愿意下床活动,造成胃肠道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有时甚至不得不再次做腹部手木。为了使病人能够早期活动,研制出了功能锻炼车。利用功能锻炼车可减轻伤ロ张力,减轻疼痛,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创造随时休息的空间,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但是以往的功能锻炼车扶手只有ー种角度,并且没有引流管固定装置,很容易引起导管脱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ー种患者可根据身高、体能选择不同扶手高度,可减轻病人术后因伤ロ张力而引起的疼痛,并可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保证护理安全的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包括带有万向轮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后支架两侧固定有倾斜而置的定位固定块,所述定位固定块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扶手柄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固定块的ー侧设有带有固定销的活动定位固定块。所述车体的后支架上设有至少ー个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车体的后支架上设有输液架固定孔。所述车体的后梁上设有胃肠减压器固定筐。由于本实用新型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设有带有定位凹槽的定位固定块,因此患者可根据身高、体能选择不同扶手高度,可减轻病人术后因伤ロ张力而引起的疼痛;由于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胃肠减压器固定筐、输液架固定孔,因此可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输液管道、药物等,保证护理安全。

图I是本实用新型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包括带有万向轮8的车体9,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两侧固定有倾斜而置的定位固定块2,所述定位固定块2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扶手柄4的定位凹槽12,所述定位固定块2的ー侧设有带有固定销10的活动定位固定块5。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上设有至少ー个引流管固定装置6,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上设有输液架固定孔1,所述车体9的后梁上设有用固定螺丝3固定的胃肠减压器固定筐11。[0012]使用时,患者根据身高、体能选择不同扶手高度,将扶手柄4卡在适当高度的定位凹槽12内,并通过固定销10固定。适当的扶手高度可减轻病人术后伤ロ张カ引起的疼痛。将腹腔引流管固定在引流管固定装置6上,防止导管脱落。如果输液时需要活动,可将输液架插在输液架固定孔I内,并且可以把药放置在胃肠减压器固定筐11内。患者手握扶手柄4,推着带有万向轮8的车体9走动,当感到疲劳时,可以坐在车体9的座椅上休 息。
权利要求1.ー种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包括带有万向轮(8)的车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两侧固定有倾斜而置的定位固定块(2),所述定位固定块(2)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扶手柄(4)的定位凹槽(12),所述定位固定块(2)的ー侧设有带有固定销(10)的活动定位固定块(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上设有至少ー个引流管固定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9)的后支架(7)上设有输液架固定孔(I)。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9)的后梁上设有胃肠减压器固定筐(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车,它包括带有万向轮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后支架两侧固定有倾斜而置的定位固定块,所述定位固定块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扶手柄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带有固定销的活动定位固定块,所述车体的后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车体的后梁上设有胃肠减压器固定筐。本实用新型具有患者可根据身高、体能选择不同扶手高度,可减轻病人术后因伤口张力而引起的疼痛,并可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保证护理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F5/00GK202426692SQ2012200098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金英爱 申请人:延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