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79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场刺激器,特别涉及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
背景技术
从1985年英国的BARKER博士用脉冲磁场刺激大脑皮质引出手部的运动诱发电位开始,磁场场刺激技术已有20多年的发展和普及。磁场刺激是一种无损无痛无接触,非侵袭性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神经学、神经康复学和精神心理学领域,对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疾病治疗方面有肯定的价值。磁场刺激器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用直流高压向储能电容充电,用可控硅作为电子开关向刺激线圈放电,巨大的脉冲电流使线圈产生强大的脉冲磁场,瞬变的磁场可以使周围生物组织内部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兴奋,肌肉收缩,激素分泌,触突调制等一系列生物效应。磁场刺激器对刺激线圈放电的储能电容上的电压一般都大于1500V。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磁刺激器都是基于正激式充电的。一般采用220V工频交流电供电,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其便携性较差,给床边检查,出诊携带等带来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包括高压储能电容,由高压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阴极,再连接磁场刺激线圈后回到高压储能电容的负极,构成高压储能电容对磁场刺激线圈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池、反激变压器、调整管和整流二极管;电池串联反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再串联调整管构成低压充电回路,反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二极管,再并联高压储能电容组成完整的高压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I、采用电池进行供电,并采用反激式电路给高压储能电容充电,其体积会进一步减小,便于携带。2、本实用新型电路拓扑简单,元件数少,因此成本较低、经济实用,而且不需要输出滤波电感,也有利于体积的减小。

图I是现有磁场刺激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高压充电电源,2.高压储能电容,3.反向续流二极管,4.可控硅开关,
5.磁场激励线圈,6.整流二极管,7.反激变压器,8.调整管,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I是现有磁场刺激器的电路原理图,由高压充电电源I并联高压储能电容2组成完整的高压充电电路,由高压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4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3阴极,再连接磁场刺激线圈5,构成一个串联回路回到高压储能电容2的负极,组成高压储能电容2对磁场刺激线圈5的放电电路。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由电池9串联反激变压器7的初级线圈,再串联调整管8构成低压充电回路,反激变压器7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二极管6,再并联高压储能 电容2组成完整的高压充电电路,由高压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4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3阴极,再连接磁场刺激线圈5,组成一个串联回路回到高压储能电容2的负极, 构成高压储能电容2对磁场刺激线圈5的放电电路。
权利要求1.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包括高压储能电容,由高压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阴极,再连接磁场刺激线圈后回到高压储能电容的负极,构成高压储能电容对磁场刺激线圈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池、反激变压器、调整管和整流二极管;电池串联反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再串联调整管构成低压充电回路,反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二极管,再并联高压储能电容组成完整的高压充电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包括高压储能电容,由高压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阴极,再连接磁场刺激线圈后回到高压储能电容的负极,构成高压储能电容对磁场刺激线圈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池、反激变压器、调整管和整流二极管;电池串联反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再串联调整管构成低压充电回路,反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二极管,再并联高压储能电容组成完整的高压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进行供电,并采用反激式电路给高压储能电容充电,其体积会进一步减小,便于携带;电路拓扑简单,元件数少,因此成本较低、经济实用,而且不需要输出滤波电感,也有利于体积的减小。
文档编号A61N2/04GK202478410SQ2012200100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余露文, 胡婧 申请人:武汉奥赛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