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康复矫形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08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下垂康复矫形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康复矫形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足下垂康复矫形帯。
背景技术
足下垂的原因在于坐骨神经麻痹或者腓总神经麻痹,表现为足趾不能背屈,多见于脑中风后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除此以外,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足下垂患者在常规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虽然可以借助拐杖恢复缓慢歩行,但由于足下垂,仍然会行走不便。传统上采用矫形鞋或定制踝足矫形器(AFO)支具,但是存在以下问题①、仅仅能够达到矫形目的,并不能够帮助进行足踝部康复;②、患者 穿脱很不便、需要根据患者脚大小选择适合的型号,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足下垂康复矫形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小腿固定带、足部固定帯、连接带及柔性带,底托中后部两侧有连接带延伸与小腿固定带连接,底托前部两侧有柔性带,底托中部两侧有足部固定帯,柔性带末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带连接,连接带上的连接装置为多个。上述的小腿固定带可以是具有粘扣的弹力帯。 上述的连接装置为按扣。上述的底托是塑料或者橡胶制成。上述的连接带为高弹力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I、对于足下垂可以起到矫形的作用,避免了足下垂影响下肢行走康复训练。2、弾性底垫和弹カ柔性带的设计可以有助于患者进行足踝部的肌肉锻炼,在矫形的过程中达到康复的作用。3、穿脱方便,患者接受度比较高。4、适用面广泛,通过调整按扣位置,可以矫正足内翻,并且能够进行足跖屈抗阻力
康复训练。5、制作简单,经济实用,便于推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0017]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托I、小腿固定带2、足部固定带6、连接带3和柔性带4。所述的底托I为与脚掌形状相同,底托I中部两侧有足部固定带6,底托I中后部,也即脚跟部,两侧有连接带3沿着小腿两侧向上延伸与小腿固定带2连接,小腿固定带2固定在小腿上,小腿固定带2可以是具有粘扣的弹力帯。所述的底托I前部,也即脚掌部,两侧有柔性带4,柔性带4末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带3连接。该种连接装置可以是按扣,也可以是粘扣,为了更好的达到足踝部康复训练的強度,本实施例选择的优化方案是按扣5。所述的连接带3上有多个按扣5,沿小腿纵深排列,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柔性带4上的按扣5按在相应的位置上,通过柔性带4的力量牵拉进行行走时足下垂的矫形。
连接带3由高弾性材料制成,底托I可以由塑料或者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做足踝部康复训练时,足部背曲,足踝部对抗连接带3弾性,产生对抗训练,以增加足踝部肌肉力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小腿固定带、足部固定带、连接带及柔性带,底托中后部两侧有连接带延伸与小腿固定带连接,底托前部两侧有柔性带,底托中部两侧有足部固定带,柔性带末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带连接,连接带上的连接装置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固定带可以是具有粘扣的弹力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按扣。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是塑料或者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带为高弹力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下垂康复矫形带,属于医疗康复矫形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小腿固定带、足部固定带、连接带及柔性带,底托中后部两侧有连接带延伸与小腿固定带连接,底托前部两侧有柔性带,底托中部两侧有足部固定带,柔性带末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带连接,连接带上的连接装置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既可矫形又有康复作用,制作简单,经济实用,穿戴方便,患者接受度高。
文档编号A61F5/01GK202437406SQ2012200158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5日
发明者赵海霞 申请人:赵海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