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878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组织病理标本采集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
背景技术
皮肤组织病理对皮肤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机体全身状态以及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要想获得价值性高的病理图片必须有规整的标本。目前标本采集的方法主要手术切取法、环钻法和削切法。其中,手术切取法和削切法均是用手术刀直接将发病的皮肤切割下来直接取得标本,因创伤大、出血多、手术疤痕较大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一般不被采用。目前在各大医院普遍采用环钻法,特别适应于较小早期皮损或局限于表浅处或手术切取困难者;角膜环钻是皮肤科取病理标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这种环钻前端有环切刀,在将环钻钻到患者皮下组织后,取下环钻,用镊子夹住标本,用刀子或剪子在脂肪层剪下标本;反复环切导致标本切缘不锐利整齐,切面形状欠规 整等各项缺点,影响病理观察结果,导致诊断不明或诊断困难,同时操作时间较长,病人精神压力也就较大;因环钻没有深浅标识,很容易取到的标本的厚度不达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使皮肤组织标本采集方便、快速,采集到的标本厚度合格率高,能减小病人的痛苦。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环钻体,环钻体前端为圆环形的环割刀,其特征在于,在环钻体内设有圆形橡胶活塞,拉杆前端与橡胶活塞铰连,拉杆后端伸出环钻体后端,所述环钻体上设有刻度尺。所述环割刀外侧面垂直于刀刃所在的平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I 2度。所述环钻体后端设有手持挡头,所述拉杆为三棱型或四棱型的任意一种,拉杆后端设有推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稳定,取到的标本边缘整齐、厚度易于控制,避免标本受镊子挤压导致组织受损,提高了标本质量;结构设计合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推把,2—拉杆,3—手持挡头,4一环钻体,5—橡胶活塞,6—刻度尺,7—环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环钻体4,环钻体4前端为圆环形的环割刀7,其特征在于,在环钻体4内设有圆形橡胶活塞5,拉杆2前端与橡胶活塞5铰连,拉杆2后端伸出环钻体4后端,所述环钻体4上设有刻度尺6 ;所述环割刀7外侧面垂直于刀刃所在的平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I 2度;所述环钻体4后端设有手持挡头3,所述拉杆2为三棱型或四棱型的任意一种,拉杆2后端设有推把I。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拉杆2推到合适位置使橡胶活塞5与环割刀7的刀刃之间有一段距离足以填充皮肤活检组织,手持环钻体4,使环割刀7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将环割刀7垂直于患者典型皮损处并迅速钻至皮下组织,通过观察环钻体4上的刻度尺6来控制环切的深度;环切后一只手通过手持挡头3夹持住环钻体4,另外一只手抽拉拉杆2上的推把1,拉杆2带动橡胶活塞5上升使环钻体4内形成较强的负压将标本吸出。本实用新型之拉杆2设计为三棱型或四棱型在使用时保持了抽拉时的稳定性,使徒手操作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环割刀7外侧面垂直于刀刃所在的平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I 2度,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刀刃更加锋利,又可防止皮肤标本切下后因 收缩而导致漏气吸不上来的缺陷;标本在采集过程中通过观察环钻体4上的刻度尺6来控制环切的深度,取到的标本边缘整齐、厚度合格,为病理诊断提供了高质量制作标本。操作过程简捷、容易、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环钻体,环钻体前端为圆环形的环割刀,其特征在于,在环钻体内设有圆形橡胶活塞,拉杆前端与橡胶活塞铰连,拉杆后端伸出环钻体后端,所述环钻体上设有刻度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割刀外侧面垂直于刀刃所在的平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I 2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体后端设有手持挡头,所述拉杆为三棱型或四棱型的任意一种,拉杆后端设有推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组织病理标本采集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一种新型皮肤检验取样环钻,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环钻体,环钻体前端为圆环形的环割刀,其特征在于,在环钻体内设有圆形橡胶活塞,拉杆前端与橡胶活塞铰连,拉杆后端伸出环钻体后端,所述环钻体上设有刻度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稳定,取到的标本边缘整齐、厚度易于控制,避免标本受镊子挤压导致组织受损,提高了标本质量;结构设计合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2408975SQ20122002797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1日
发明者宫玉春, 李灵芝 申请人:宫玉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