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16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室外体育活动的减少伤风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伤风感冒的发生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症状是鼻塞、头痛咳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注射抗生素和吃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传统中西医治疗伤风感冒发烧,鼻塞及咳嗽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是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俗话说感冒发烧打针吃药两周半,不打针吃药也是两周半。根据医学理论上讲,鼻塞和咳嗽是感冒的前奏,尤其是流感,病毒病菌先是通过呼吸道进入鼻腔在鼻腔粘膜上繁殖,然后再进入人体内繁殖使人感冒发烧,从感冒开始到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抵抗力大约需要10天左右,最 后到康复则需要一周的时间,这就是感冒发烧两周半的理论根据,另外根据感冒病毒的特点,传统中医的预防方法是蒸汽熏鼻或实用热毛巾热敷鼻腔或呼吸蒸发含醋的水溶液产生醋酸蒸汽等等,上述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伤风感冒的初期便采用蒸汽熏疗的方法将上呼吸道中的感冒病菌病毒杀死,便可达到治疗和预防感冒的目的,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频繁感冒鼻塞,很容易引起慢性鼻炎,如何预防治疗感冒,预防鼻塞引起的鼻炎,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传统预防治疗鼻炎的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比较有效和简单实用的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结构是由瓶状手柄、引风机和电加热器组成,瓶状手柄中装有药液,瓶状手柄的上口与引风机壳体密封连接,引风机的下部设置有一伸入瓶状手柄底部的隔热套管,隔热套管中设置有电加热器,隔热套管管壁的上部和引风机壳体的下部开有通气孔与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引风机出风口部设置有变径喷嘴。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对人体无副作用、预防和治疗并举,还具有清洁口腔、鼻腔等功能的特点。还可用于室内或车内的空气净化。

附图I是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瓶状手柄I ;隔热套管2 ;电加热器3 ;通气孔4 ;引风机5 ;变径喷口 6 ;药液7 ;进气孔8。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照附图对 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预防治疗伤风感冒的装置,其结构是由瓶状手柄I、引风机5和电加热器3组成,瓶状手柄I中装有药液7,瓶状手柄I的上口与引风机5壳体密封连接,引风机5的下部设置有一伸入瓶状手柄I底部的隔热套管2,隔热套管2中设置有电加热器3,隔热套管2管壁的上部和引风机5壳体的下部开有通气孔4与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引风机5出风口部设置有变径喷嘴6。隔热套管2的底部呈开口状。隔热套管2的底部侧壁开有通孔。引风机5壳体与瓶状手柄I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部位开有进气孔8。螺纹连接部位的进气孔8通过旋转引风机或瓶状手柄调节进气孔的大小或开闭。将电热器放在隔热套管中,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比重小,所以热水很容易在隔热套管上部汽化,可提高蒸汽的生产效率,减少能量的消耗。实施例,预防流感使用时,可将装置放在室内对室内空气进行灭菌,药液可用低浓度的醋酸或冰醋酸,也可对准口腔或鼻腔喷吹,药液可勾兑传统的中药药液,如果用于热敷熏疗,还可使用普通的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后对口腔或鼻腔进行热敷气疗,比传统的毛巾热敷或用杯子盆子自然熏蒸效果要好,而且方便,站着、坐着、走着或躺着均可进行熏蒸治疗。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是由瓶状手柄、引风机和电加热器组成,瓶状手柄中装有药液,瓶状手柄的上口与引风机壳体密封连接,引风机的下部设置有一伸入瓶状手柄底部的隔热套管,隔热套管中设置有电加热器,隔热套管管壁的上部和引风机壳体的下部都开有通气孔,并且引风机壳体的下部开有通气孔与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引风机出风口部设置有变径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隔热套管的底部呈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隔热套管的底部侧壁开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引风机壳体与瓶状手柄的连接是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部位开有进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鼻炎熏蒸治疗器,其结构是由瓶状手柄、引风机和电加热器组成,瓶状手柄中装有药液,瓶状手柄的上口与引风机壳体密封连接,引风机的下部设置有一伸入瓶状手柄底部的隔热套管,隔热套管中设置有电加热器,隔热套管管壁的上部和引风机壳体的下部都开有通气孔,并且引风机壳体的下部开有通气孔与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引风机出风口部设置有变径喷嘴。
文档编号A61H35/04GK202497568SQ20122003057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艳, 李爱红, 邱媛, 郑利平 申请人:郑利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