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59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科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院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ー种外科用操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对患者外伤进行清创缝合吋,通常是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现在使用的操作台结构简单,功能単一,清创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去其他地方进行丢弃,非常不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増加了医护人员 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ー种使用方便、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外科用操作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外科用操作台,包括底部框架和位于上部的操作台面,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操作台面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插接在套筒内,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垃圾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挂钩。ー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固定轴连接的滚轮。ー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拉手,所述操作台面上设置有推手。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板拉出,在挂钩上挂上垃圾袋,然后翻入漏斗中,将清创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扔进垃圾袋内,将液体等垃圾,倒入垃圾桶内,使用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将锁紧螺栓松开,调整操作台面的高度,调整好后,提高锁紧螺栓将支撑轴锁紧,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ー种外科用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中支撑板和底部框架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剖视图。图中I-底部框架;2_垃圾桶;3_支撑杆;4_行走轮;5_支撑板;6_拉手;7-套筒;8-紧螺栓;9_支撑轴;10_挂钩;11_漏斗;12_操作台面;13_推手;14_固定轴;15_滚轮;16_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如附图I、附图2和附图3所示,ー种外科用操作台,包括底部框架I和位于上部的操作台面12,底部框架I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4,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套筒7,套筒7上设置有锁紧螺栓8,操作台面12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9,支撑轴9插接在套筒7内,支撑轴9提高锁紧螺栓8锁紧,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上设置有垃圾桶2和两根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部连接有漏斗11,漏斗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两个挂钩10,两个挂钩10对称设置。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固定轴14,支撑板5上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内设置有与固定轴14连接的滚轮15。
底部框架I的姆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4。支撑板5上设置有拉手6,操作台面12上设置有推手13。
权利要求1.ー种外科用操作台,包括底部框架(I)和位于上部的操作台面(12),所述底部框架(I)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4),所述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上设置有锁紧螺栓(8),所述操作台面(12)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9),所述支撑轴(9)插接在套筒(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垃圾桶(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部连接有漏斗(11),所述漏斗(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挂钩(1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外科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I)上设置有固定轴(14),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设置有与固定轴(14)连接的滚轮(15)。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外科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拉手(6),所述操作台面(12)上设置有推手(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用操作台,包括底部框架和位于上部的操作台面,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操作台面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插接在套筒内,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垃圾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挂钩;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板拉出,在挂钩上挂上垃圾袋,然后翻入漏斗中,将清创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扔进垃圾袋内,将液体等垃圾,倒入垃圾桶内,使用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G13/00GK202437588SQ2012200343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艳红, 张在龙, 钟波 申请人:钟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