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19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ー种用于内科的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转运病人特别是在户外,无论是病人还是伤员都要用到担架,但是,目前所用的担架在遇到重病或重伤患者时,如果在使用或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病情或伤情的进ー步恶化,特别是对于心内科的病人来说,在担架转运过程中的来回搬动,对病人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且传统的担架功能単一,结构简单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ー种内科用担架,以解决在遇到重病或重伤患者时,由于担架使用或操作不当,易导致病情或伤情恶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内科用担架,包括两条承载杆,承载杆上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安全帯,所述承载杆上设有插槽,承载板与承载杆插接;承载杆与承载板之间设有固定件;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个插孔,插孔垂直承载杆排列,插孔位于承载板的两端,固定件与相邻两个插孔相配合,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电子血压仪和与人头部形状相适应的头枕。作为一种改进每条承载杆的中间设有伸缩连接件,伸缩连接件将承载杆分为两部分。所述电子血压仪上连接有测试套筒。使用时,在不挪动患者的同时,先将承载板放入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承载杆插入承载板上,将固定件插入插孔中,固定承载杆和承载板,系好安全带,头枕的设置使病人更加舒适,电子血压仪的设置方便了測量病人的血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中承载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承载杆;2-承载板;3-固定件;4-插孔;5-安全带;6-伸缩连接件;7-插槽;8_头枕;9-电子血压仪;10-测试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ー种内科用担架,包括两条承载杆1,承载杆I上设有承载板2,承载板2上设有安全带5,所述承载杆I上设有插槽7,承载板2与承载杆I插接;承载杆I与承载板2之间设有固定件3 ;承载板2上设有若干个插孔4,插孔4垂直承载杆I排列,插孔4位于承载板2的两端,固定件3与相邻两个插孔4相配合,所述承载板2上设有电子血压仪9和与人头部形状相适应的头枕8。每条承载杆I的中间设有伸缩连接件6,伸缩连接件6将承载杆I分为两部分;所述电子血压仪9上连接有测试套筒10。使用时,在不挪动患者的同时,先将承载板2放入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承载杆I插入承载板2上,将固定件3插入插孔4中,固定承载杆I和承载板2,系好安全带5,如果患者较轻、较小,可以只用一个承载板2,如果患者较重、身体较长,可以使用两个承载板2,通过调节中间的伸缩连接件6来调整担架的长度,以防止担架过短而带来的不便。
权利要求1.ー种内科用担架,包括两条承载杆(1),承载杆(I)上设有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承载板(2 )上设有安全带(5 ),所述承载杆(I)上设有插槽(7 ),承载板(2 )与承载杆(I)插接;承载杆(I)与承载板(2)之间设有固定件(3);承载板(2)上设有若干个插孔(4),插孔(4)垂直承载杆(I)排列,插孔(4)位于承载板(2)的两端,固定件(3)与相邻两个插孔(4)相配合,所述承载板(2)上设有电子血压仪(9)和与人头部形状相适应的头枕(8)。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干每条承载杆(I)的中间设有伸缩连接件出),伸缩连接件(6)将承载杆(I)分为两部分。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血压仪(9)上连接有测试套筒(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担架,一种内科用担架,包括两条承载杆,承载杆上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安全带,所述承载杆上设有插槽,承载板与承载杆插接;承载杆与承载板之间设有固定件;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个插孔,插孔垂直承载杆排列,插孔位于承载板的两端,固定件与相邻两个插孔相配合,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电子血压仪和与人头部形状相适应的头枕,使用时,在不挪动患者的同时,先将承载板放入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承载杆插入承载板上,将固定件插入插孔中,固定承载杆和承载板,系好安全带,头枕的设置使病人更加舒适,电子血压仪的设置方便了测量病人的血压。
文档编号A61G1/00GK202446366SQ20122004306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艳春 申请人:张艳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