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97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冲洗、供氧、成像、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于一体,可有效预防胃粘膜损伤和术中误吸性并发症的新型洗胃管。背景技木洗胃术是临床常用的ー种基本技能操作,及时彻底的洗胃是ー种抢救急性中毒减少毒物吸收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用于安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目前,临床使用的洗胃管是ー种单孔硅胶管,在洗胃时,先将胃管经口腔或鼻腔、咽、食管插入胃内,然后用注射器或洗胃机将洗胃液注入胃中,稀释胃内有毒物质,再将胃内毒物稀释液经胃管在体外负压的作用下吸出,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然而,在向胃中注入洗胃液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注入过量而导致洗胃液经食道、ロ、鼻向外溢出,从而引起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另外,在置入胃管、洗胃的过程中,由于不能直接观察胃内情况,经常引起胃粘膜损伤或误入气管等,不能同时供氧,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损失。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冲洗、供氧、成像、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于一体,可有效预防胃粘膜损伤和术中误吸性并发症的新型洗胃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洗胃管,由冲洗管、气囊管和吸氧面罩构成,冲洗管的前部设有多个侧孔,在注入洗胃液时,洗胃液从侧孔中往四周涌出,能够保证冲洗充分,減少毒物的吸收,冲洗管的前端设有微型摄像头,微型摄像头连接数据线,数据线走行于冲洗管的壁内,数据线的末端设有USB插头,用来连接电脑成像,在置入胃管和洗胃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视频观察胃内情况,以便调节洗胃液的注入量,減少胃粘膜损伤,气囊管走行于冲洗管的外侧壁上,气囊管的末端设有防返气囊,在插入胃管后,由气囊管注入气体,使防返气囊充盈,可起到固定胃管、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作用,冲洗管的末端设有吸氧面罩,用于在给患者洗胃的同时供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冲洗、供氧、成像、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于一体,可直观、准确的把握胃内情况,有效控制洗胃液的进入量,预防胃粘膜损伤和术中误吸性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參照附图1,I、冲洗管,2、气囊管,3、吸氧面罩,4、侧孔,5、微型摄像头,6、数据线,
7、USB插头,8、防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冲洗管I、气囊管2和吸氧面罩3构成,冲洗管I的前部设有多个侧孔4,冲洗管I的前端设有微型摄像头5,微型摄像头5连接数据线6,数据线6走行于冲洗管I的壁内,数据线6的末端设有USB插头7,气囊管2走行于冲洗管I的外侧壁上,气囊管2的末端设有防返气囊8,冲洗管I的末端设有吸氧面罩3。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USB插头7连接到电脑上,打开视频,在视频直视下,按常规操作进行洗胃管置入,洗胃管置入成功后,经气囊管2向内注入气体,使防返气囊8充盈,再将吸氧面罩3与供氧管道相连接,然后,结合电脑呈现的图像,密切观察胃内的情況,由洗胃管I反复向胃中注入洗胃液,再反复将毒物稀释液吸出即可。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洗胃管,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洗胃管,由冲洗管(I)、气囊管(2)和吸氧面罩(3)构成,冲洗管(I)的前部设有多个侧孔(4),冲洗管(I)的前端设有微型摄像头(5),微型摄像头(5)连接数据线(6),数据线(6)走行于冲洗管(I)的壁内,数据线(6)的末端设有USB插头(7),气囊管(2)走行于冲洗管(I)的外侧壁上,气囊管(2)的末端设有防返气囊(8),冲洗管(I)的末端设有吸氧面罩(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洗胃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冲洗管1、气囊管2和吸氧面罩3构成。其特征是冲洗管1的前部设有多个侧孔4,能够保证充分冲洗,减少毒物的吸收,冲洗管1的前端设有微型摄像头5,微型摄像头5连接数据线6,数据线6走行于冲洗管1的壁内,数据线6的末端设有USB插头7,用来连接电脑成像,气囊管2走行于冲洗管1的外侧壁上,气囊管2的末端设有防返气囊8,冲洗管1的末端设有吸氧面罩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冲洗、供氧、成像、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于一体,可直观、准确的把握胃内情况,有效控制洗胃液的进入量,预防胃粘膜损伤和术中误吸性并发症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437818SQ20122006925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9日
发明者孙芳美 申请人:孙芳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