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头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55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头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头皮针。
背景技术
静脉推注给药是临床诊断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应用广泛。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输液器在结构上的缺陷,静脉注射药物时,药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使药液中的微粒也随之进入体内造成危害。目前,由于静脉注射所致的异物微粒危害,已愈来愈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以避免这种危害。其中常用的措施是,把本应静推的药物静滴给药,其中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液体量,把给药方式由静注改为静滴, 另一种则是把药物在其包装瓶内溶解后,直接插上输液器静滴。前一种方法由于增加了液体量必然加重心脏负担,同时由于药液稀释静滴时间延长必然使血液浓度降低减弱了治疗效果。由于输液管内药物残留,造成浪费和治疗剂量不足。更重要的是使上述方法无法在抢救病人时应用。现有的头皮针在使用时由胶带固定,由于小孩的自制力较差,为了防止头皮针的松动,往往由胶带在头上缠绕一圈或多圈,当小孩出汗过多时,胶带失效,容易跑针。在换针时由于胶带粘住了头发,去掉很不方便,也增加了小孩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折取方便无痛苦的头皮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新型头皮针,包括针头、固定在针头末端的针柄、连接管、连接管末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配合有弹性束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滤器位于输液器正头接口之后,药液在注射过程中就能得到过滤,去除其中的异物微粒,消除其危害。经改进的输液器不增加临床使用负担,加工制作方便。所述连接管配合有弹性束带,在使用时,先由胶带小面积固定针柄及连接管,弹性束带套装在小孩的头上并固定连接管,即使小孩出汗束带也不会松动,有效保障了头皮针固定的稳定性,不易跑针。当拨针时,先将束带去掉,不存在粘结头发的问题,再折掉胶带即可,拨针无痛苦,快捷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针头,2、针柄,3、连接管,4、过滤网,5接头,6、弹性束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新型头皮针,包括针头I、固定在针头末端的针柄2、连接管3、连接管末端的接头5,所述接头前端的连接管上设有过滤网4,由于过滤网4位于接头之后,药液在注射过程中就能得到过滤,去除其中的异物微粒,消除其危害。所述连接管配合有弹性束带6,在使用时,先由胶带小面积固定针柄及连接管,弹性束带套装在小孩的头上并固定连接管,即使小孩出汗束带也不会松动,有 效保障了头皮针固定的稳定性,不易跑针。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针头、固定在针头末端的针柄、连接管、连接管末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配合有弹性束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针头、固定在针头末端的针柄、连接管、连接管末端的接头,其中所述连接管上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配合有弹性束带。能够过滤药液中的异物微粒,安全性好,弹性束带套装在小孩的头上并固定连接管,即使小孩出汗束带也不会松动,有效保障了头皮针固定的稳定性,不易跑针。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安全性好,折取方便无痛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2490259SQ2012200944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4日
发明者仵晓楠, 华成巧, 孙春芳, 张莉, 王立新, 田会云, 黄玉珍 申请人:王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