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01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消毒柜,尤其是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医院消毒灭菌模式下,需要分别设立清洗室、消毒室和无菌室,在清洗室进行器械的回收、浸泡、清洗、包装;在消毒室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在无菌室存放经过消毒灭菌的无菌器械材料。三者需要分开设置,相互隔离。但是在器械材料转运的过程中,由于转运工具的推动,操作者的走动等,通过接触、滴溅、沾染、飞沫等途径,来自病人、诊室的致病菌,可能污染地面台面,转运工具,直至消毒灭菌后的外包装。可以说在清洗室和消毒室、无菌室之间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细菌通道存在,不能彻底隔绝致病菌的传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切断在转运过程中的污染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的可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安装在柜体一端的清洗室门、安装在柜体另一端的无菌室门,所述清洗室门和无菌室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安装有扭簧的转轴、固定安装在转轴两端的卡销、推杆,所述卡销、推杆与转轴垂直设置,清洗室门或者无菌室门上与卡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清洗室门或者无菌室门上与推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面。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可以切断在转运过程中的污染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的可能,提高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的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包括柜体I和铰接在柜体I上的柜门,所述柜门包括安装在柜体I 一端的清洗室门2、安装在柜体I另一端的无菌室门3,所述清洗室门2和无菌室门3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清洗室门2和无菌室门3相对设置在柜体I的两端,互锁装置的结构有多种,其目的是同一时刻只能打开一扇门,即清洗室门2打开的时候无菌室门3处于锁闭状态,反之无菌室门3打开的时候清洗室门2处于锁闭状态;两个门都关闭的时候,可以打开任何一个门。如图I所示,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安装有扭簧5的转轴4、固定安装在转轴4两端的卡销6、推杆7,扭簧5的转轴4安装在柜体I的侧壁板上方或者下方。所述卡销6、推杆7与转轴4垂直设置,呈U字形。清洗室门2或者无菌室门3上与卡销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8,清洗室门2或者无菌室门3上与推杆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面9。清洗室门2和无菌室门3都关闭的时候,斜面9将推杆7向上或者向下推,使卡销6脱离卡槽8 ;当清洗室门2打开以后,清洗室门2上的斜面9离开推杆7,转轴4在扭簧5的作用下旋转一定角度,使另一端的卡销6卡进无菌室门3上的卡槽8中,将无菌室门3锁闭,无菌室门3无法打开。反之同样道理,当无菌室门3打开的时候,清洗室门2也会处于锁闭状态。这种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由单端单门改为双端双门,即前后端各设置一门,将其安装在清洗室和无菌室之间的隔墙上,使其两扇门分别位于清洗室和无菌 室。双门操作收到互锁装置的控制,分别开启,双门不能同时开启。使用时按以下程序操作开清洗室门,放入物品,关清洗室门,消毒,开无菌室门,取出物品,关无菌室门;开清洗室门,放入物品,关清洗室门,消毒,开关无菌室门,取出物品,关关无菌室门;如此循环进行。其最大优势是杜绝了交叉污染。在这一模式下,污染区和无菌区是完全隔离开的,唯一的通道是高温高压消毒锅内,而这一通道只有经过了一个消毒灭菌程序后才能打开。其次,可以实现了消毒间和无菌间的合并。器械从消毒锅内取出后可以就地放置,
无需另处一室。
权利要求1.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包括柜体(I)和铰接在柜体(I)上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安装在柜体(I)一端的清洗室门(2)、安装在柜体(I)另一端的无菌室门(3),所述清洗室门(2)和无菌室门(3)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安装有扭簧(5)的转轴(4)、固定安装在转轴(4)两端的卡销(6)、推杆(7),所述卡销(6)、推杆(7)与转轴(4)垂直设置,清洗室门(2)或者无菌室门(3)上与卡销(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8 ),清洗室门(2 )或者无菌室门(3 )上与推杆(7 )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面(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消毒柜,尤其是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安装在柜体一端的清洗室门、安装在柜体另一端的无菌室门,所述清洗室门和无菌室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门隔绝式医用消毒柜可以切断在转运过程中的污染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的可能,提高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L2/04GK202478221SQ20122010021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刘凌云, 马连峰 申请人:马连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