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1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急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患者,在现场处置后急需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转送过程中需要使用担架,由于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在用担架转送时移动病人时动作较大会加大病人的病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移动患者身体便可将患者安全、平稳的搬运到担 架上的急救用担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救用担架,它包括两根纵杆I和设置在所述两根纵杆I之间的两根横杆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一横杆2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器3,在所述另一横杆2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卷收器3分别设有连接扣环8,所述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交错的与所述连接扣环8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所述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第一卷收器3的织带4的中部还分别设有钢丝绳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任一横杆2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器3,在所述另一横杆2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卷收器3分别设有连接扣环8,所述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交错的与所述连接扣环8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所述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患者使用担架时,先将有两根纵杆I和两根横杆形成的空腔将患者罩住,再通过横杆2上的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从患者身体底部穿过,交错的连接在连接扣环8上,再通过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形成一网状结构,实现了不移动患者身体便可将患者安全、平稳的搬运到担架上的目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纵杆,2、横杆,3、第一卷收器,4、织带,5、第二卷收器,6、束带,7、搭扣,8、
连接扣环,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用担架,它包括两根纵杆I和设置在所述两根纵杆I之间的两根横杆2,在所述任一横杆2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器3,在所述另一横杆2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卷收器3分别设有连接扣环8,所述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交错的与所述连接扣环8连接,在所述第一卷收器3的织带4的中部还分别设有钢丝绳9,在所述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所述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患者使用担架时,先将有两根纵杆I和两根横杆形成的空腔将患者罩住,再通过横杆2上的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从患者身体底部穿过,交错的连接在连接扣环8上,再通过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形成一网状结构,实现了不移动患者身体便可将患者安全、平稳的搬运到担架上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急救用担架,它包括两根纵杆(I)和设置在所述两根纵杆(I)之间的两根横杆(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一横杆(2)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器(3),在所述另一横杆⑵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卷收器⑶分别设有连接扣环(8),所述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交错的与所述连接扣环(8)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杆(I)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所述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急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卷收器(3)的织带(4)的中部还分别设有钢丝绳(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用担架,它包括两根纵杆(1)和设置在所述两根纵杆(1)之间的两根横杆(2),在所述任一横杆(2)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器(3),在所述另一横杆(2)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卷收器(3)分别设有连接扣环(8),所述第一卷收器(3)内带搭扣(7)的织带(4)交错的与所述连接扣环(8)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杆(1)上设有若干第二卷收器(5),所述第二卷收器(5)内的束带(6)分别与距离较远的所述织带(4)上的搭扣(7)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不移动患者身体便可将患者安全、平稳的搬运到担架上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G1/003GK202458958SQ2012201028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1日
发明者王嫣 申请人:王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