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乳癌术后加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乳癌手术后使用的加压垫。
背景技术:
乳癌手术创面大,渗液多,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棉垫以及绷带或是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但存在压力不易控制的缺点。实验数据显示加压压力以I. 3-2.0千帕为宜,相当于10 —15毫米汞柱,但是压力不可过大,如果局部压力>3. 32千帕,可使局部组织回流受阻,血运障碍,导致皮瓣坏死。另外,传统的加加压包扎,在腋窝部位的创面无法实现加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压时可对压力进行调节的乳癌术后加压垫。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癌术后加压垫,包括绑带和尼龙粘扣,在绑带上设置有板块状气囊,气囊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的侧部设置管道与充气皮球连接,在管道上还设置有气压表和插入式单向阀,在气囊旁边的绑带上设置有半圆锥状的加压垫,该加压垫宽端靠近绑带边部,其窄端靠近绑带中部。所述的气囊为长方形板状气囊,其边角均为过渡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绑带上设置气囊,该气囊通过管道与充气皮球进行连接,并在管道上设置了气压表和插入式单向阀,这样充气皮球向气囊充气时可以通过气压表进行观察和控制气囊的充气压力,便于控制和调节包扎的加压压力,设置插入式单向阀使充气皮球和气压表与绑带上的气囊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存放和携带;本实用新型还在绑带上设置了半圆锥状的加压垫,该加压垫用于对腋窝部位的创面进行加压,解决了传统包扎无法对腋窝加压的技术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绑带I和尼龙粘扣2,在绑带I上设置有板块状气囊3,气囊3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橡胶凸点起增加摩擦力,防止气囊3位移的作用。在气囊3的侧部设置管道与充气皮球4连接,在管道上还设置有气压表5和插入式单向阀,通常气压表5设置在靠近充气皮球4的位置。在气囊3旁边的绑带I上设置有半圆锥状的加压垫6,该加压垫6宽端靠近绑带I边部,其窄端靠近绑带I中部,加压垫6用于对腋窝部位的创面进行加压。本实施例中的气囊3为长方形板状气囊3,其边角均为过渡圆角。[0009]使用时,将气囊3对准要包扎的部位,同时加压垫6对准腋窝处,然后用绑带I缠绕患者的身体,可以利用尼龙粘扣2进行固定,防止松脱,连接好插入式单向阀,使充气 皮球4通过管道与气囊3连通,然后通过充气皮球4对气囊3进行充气加压,并可以通过观察气压表5,控制气囊3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感受,进行压力调节,确保包扎压力的合理范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压时可对压力进行调节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乳癌术后加压垫,包括绑带和尼龙粘扣,其特征是在绑带上设置有板块状气囊,气囊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的侧部设置管道与充气皮球连接,在管道上还设置有气压表和插入式单向阀,在气囊旁边的绑带上设置有半圆锥状的加压垫,该加压垫宽端靠近绑带边部,其窄端靠近绑带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癌术后加压垫,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为长方形板状气囊,其边角均为过渡圆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乳癌手术后使用的加压垫,乳癌术后加压垫,包括绑带和尼龙粘扣,在绑带上设置有板块状气囊,气囊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的侧部设置管道与充气皮球连接,在管道上还设置有气压表和插入式单向阀,在气囊旁边的绑带上设置有半圆锥状的加压垫,该加压垫宽端靠近绑带边部,其窄端靠近绑带中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压时可对压力进行调节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F5/34GK202490061SQ2012201049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刘仰东, 孙海霞, 潘慧, 马红 申请人:刘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