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63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设施,特别涉及到一种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近两年心血管疾病逐渐增多,心电监护为医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较常用的医疗手段,现有的心电监护产品多为有线连接,使监护设备、患者及监护者的距离受到限制,其传输方式落后,传输容易出现错误,若病患出现异常,监护者及医疗急救系统无法及时准确的得到通知,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心 电电话监护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包括采集器、以及与其相连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救护系统、监护人手机通讯,其特征在于采集器由采集、滤波、放大电路、A/D、CPU构成;数据处理器由心电数据实时接收模块、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移动通信数据发送模块、滤波电路、内部存储器、显示界面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通讯技术与心电监护系统完美结合,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实时监护,实用性强,可在医院及家庭普遍推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工作结构原理图。图中I、采集器,101、采集、滤波、放大电路,102、A/D、103、CPU,2、数据处理器,201、心电数据实时接收模块,202、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203、内部存储器,204、移动通信数据发送模块,205、滤波模块,206、显示界面,3、监护者手机,4、医疗急救系统,5、PC机,6、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采集器I通过蓝牙等传输技术与数据处理器2相连,数据处理器2通过无线网络与救护系统4、监护人手机3通讯,另外数据处理器2还连接有PC机5、打印机6等外围设备;采集器I通过采集、滤波、放大电路101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由A/D102转换成模拟信号,经CPU103处理后通过蓝牙或者USB传输至数据处理器2 ;在数据处理器2内,心电数据实时接收模块201将信号接收后传至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202,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202经数据传输到滤波电路205,通过显示界面206将检测数据显示;与此同时,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202内的数据也被存储到内部存储器203,内部存储器203所存储的数据再次通过USB传输,导入到外部设备PC机5上,或者根据需要将数据通过打印机6打印;当数据处理器2所接收到的心电电波信号为非健康数据,并且这种错误数据持续在30S以上,数据处理器2内部的移动通信数据发送模块204将通过CDMA/GPRS向事先设定的监护人手机3和医疗急救系统4发送报警讯息,以告知监护人及医疗急救系统4,患者正处在危险时期,这样即使在患者无法自救的情况下, 医生及监护人也可对患者实施最及时的救治。
权利要求1. 一种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包括采集器、以及与其相连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救护系统、监护人手机通讯,其特征在于采集器由采集、滤波、放大电路、A/D、CPU构成;数据处理器由心电数据实时接收模块、心电电波异常分析模块、移动通信数据发送模块、滤波电路、内部存储器、显示界面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设施,具体为一种心电电话传递监护系统,其包括采集器、以及与其相连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救护系统、监护人手机通讯,数据处理器连接有PC机、打印机等外围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通讯技术与心电监护系统完美结合,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实时监护,实用性强,可在医院及家庭普遍推广。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02537495SQ2012201128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爱芹 申请人:孙爱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