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带和具有该头带的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49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头带和具有该头带的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带和具有该头带的面罩。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能够顺畅地进行呼吸以维持人体器官的正常代谢,各种面罩应运而生,例如用于治疗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和其它呼吸紊乱现象的呼吸辅助设备的呼吸面罩、用于在复杂环境下的防毒面罩等等。面罩通常包括面部接触部和将面部接触部固定在使用者面部的头带。可供呼吸的气体从气体提供设备等经由面罩输送至使用者,进而辅助使用者呼吸或保证使用者的正常呼吸。为了使呼吸面罩能够牢固且紧密地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以保证其密封性,在使用时头带需要紧贴住使用者的头部,佩戴时间久了往往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面罩的使用者佩戴舒适的头带和具有这种头带的面罩。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带,包括后脑接触部;第一条带,所述第一条带自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上部向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条带包括与所述后脑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过渡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渡段连接的第一面部接触段,其中,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的宽度;以及第二条带,所述第二条带自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下部向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上边缘呈弧形。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上边缘包括内弧段和外弧段,所述内弧段向所述头带的内部凹陷,且连接至所述后脑接触部,所述外弧段向所述头带的外部凹陷,且连接至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优选地,所述内弧段和所述外弧段的曲率半径为38 42mm。优选地,所述后脑接触部的顶部边缘包括位于中间且向所述头带的外部凹陷的圆弧段和位于所述圆弧段两端的直线段。优选地,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所述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270 275mm。优选地,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所述圆弧段的长度为130_134mm,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每个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29-33mm,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为31_34mm。优选地,所述后脑接触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条带的顶端持平。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带还包括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的宽度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渡段,用于在使用时与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面罩,包括面部接触部,所述面罩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头带,所述头带通过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面部接触部连接。优选地,所述面罩为呼吸面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带在与使用者的头部配合时更容易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以提高面部接触部的密封性,也不会给使用者的面部带来不适,同时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头带的材料使用也更加经济。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带,如图I所示,主要包括后脑接触部10、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50。后脑接触部10用于在使用时与使用者的后脑接触。第一条带30自后脑接触部10的上部向后脑接触部10两侧延伸。第二条带50自后脑接触部10的下部向后脑接触部10两侧延伸。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50分别用于在使用时与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接,进而通过头带将面部接触部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其中,第一条带30包括与后脑接触部10连接的第一过渡段31,第一过渡段31在使用时主要用于与使用者的头部的侧面接触。第一条带30还包括与第一过渡段31连接的第一面部接触段33,第一面部接触段33在使用时主要用于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为了使头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而提高佩戴的舒适度,第一过渡段31的宽度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宽度。其中,本文所提到的部件(例如第一过渡段31和第一面部接触段33等)的宽度是指部件沿图I中竖直方向的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带包括具有第一过渡段31和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第一条带30,且第一过渡段31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宽度,以使头带在与使用者的头部配合时更容易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因此会提高使用者的佩戴的舒适度,并且能够将面部接触部牢固的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以提高密封性。此外,该头带的材料使用也更加经济。需要说明的是,在后脑接触部10的中部可以如图I所示地设置镂空的开口 11,并且开口 11的形状可以为图I所示的形状。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对开口 11的形状、数量和位置等进行合理设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该开口 11。在第一过渡段31的宽度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宽度的情况下,为了在佩戴时能够使第一过渡段31随使用者头部的轮廓自然弯曲,优选地,第一过渡段31的上边缘为弧形。当然,第一过渡段31的上边缘还可以具有其它形状,例如由多条直线组成等,只要能够使第一过渡段31的尺寸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宽度即可。对于弧形的上边缘来说,优选地,包括内弧段Rl和外弧段R2(如图2所示)。其中,内弧段Rl向头带的内部凹陷,且连接至后脑接触部10;外弧段R2向头带的外部凹陷,且连接至第一面部接触段33。对于图2而言,内弧段Rl “向头带的内部凹陷”是指向下凹陷,而外弧段R2 “向头带的外部凹陷”是指向上凹陷。如此设置第一过渡段31可以使头带在与使用者的头部配合时更容易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以提高使用者的佩戴的舒适度和牢固性。进一步,如果内弧段Rl和外弧段R2的曲率半径过小,可能导致头带的上边缘的部分区域在佩戴时翘起或变形,而内弧段Rl和外弧段R2的曲率半径过大则由于头带尺寸的限制会导致第一过渡段31更趋近于直线。因此优选地,将内弧段Rl和外弧段R2的曲率半径均设置在38 42mm的范围内。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头带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便使使用者佩戴牢固,优选地,后脑接触部10的顶部边缘可以包括圆弧段(图I中长度LI所标注的区域)和直线段(图I 中长度L2所标注的区域)。其中,圆弧段位于后脑接触部10的顶部的中间且向头带的外部凹陷,直线段分别位于圆弧段的两端。可以在该具体实施方式
的基础上将后脑接触部10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设置在270 275_的范围内。将圆弧段的曲率半径设置在该范围内可以使后脑接触部10在佩戴时能够充分地与使用者的后脑贴合,并保证面部接触部牢固地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根据大多数使用者头部尺寸,该弧形的曲率半径是适用的。但对个别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在更广的范围内对该弧形的曲率半径进行调整。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后脑接触部10的圆弧段的长度LI可以设置为130-134mm,后脑接触部10的每个直线段的长度L2可以设置为29_33mm,第一过渡段的长度L3可以设置为31-34mm。按照以上尺寸来设置这三部分可以使头带适用于人类头部的生理形状,因而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和牢固性。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形状,可以在上述范围内选择三部分的长度比例关系,当然,对于头部形状特殊的使用者,也可以针对上面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调节。进一步,为了节省材料,优选地,后脑接触部10的顶端与第一条带30的顶端持平,即在图I所示的情况下,后脑接触部10的最高点与第一条带30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0031 ] 此外,第一条带30还包括第一连接段35,第一连接段35在使用时与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接。此外,第一连接段35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宽度,以节省材料消耗。优选地,第一连接段35可以是由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上下边缘向内收缩并延伸形成,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节省制作头带所需的材料。当然,第一连接段35也可以是仅由第一面部接触段33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向内收缩并延伸形成。对于第二条带50的形状,可以具有常规头带所通常具有的形状,第二条带50只要能够辅助第一条带30将面罩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即可。本文不再对第二条带50的形状进行详细描述。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带在与使用者的头部配合时更容易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以提高面部接触部的密封性,也不会给使用者的面部带来不适,同时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头带的材料使用也更加经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面罩,该面罩包括面部接触部,并且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头带。该头带通过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50与面部接触部连接。至于面罩的具体结构以及面罩的面部接触部与头带的连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的范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知晓和获知,本文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再赘述。优选地,上述头带所连接的面罩为呼吸面罩。因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睡眠时不能保证正常的呼吸,经常会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以及呼吸紊乱的症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进而引起体、肺循环压力升高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这类人群在睡眠时通常需要戴上呼吸面罩,通过将气体提供装置等与呼吸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通,将可供呼吸的气体经由呼吸面罩的面部接触部提供至使用者,以辅助使用者呼吸,治疗使用者的呼吸障碍,减少呼吸功消耗。这就要求呼吸面罩在佩戴时既要牢固又要舒适,而将本实用新型的头带用于呼吸面罩完全能够符合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 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脑接触部; 第一条带,所述第一条带自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上部向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条带包括与所述后脑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过渡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渡段连接的第一面部接触段,其中,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的宽度;以及 第二条带,所述第二条带自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下部向所述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上边缘呈弧形。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上边缘包括内弧段和外弧段,所述内弧段向所述头带的内部凹陷,且连接至所述后脑接触部,所述外弧段向所述头带的外部凹陷,且连接至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段和所述外弧段的曲率半径为38 42mm。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接触部的顶部边缘包括位于中间且向所述头带的外部凹陷的圆弧段和位于所述圆弧段两端的直线段。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所述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270 275_。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所述圆弧段的长度为130-134mm,所述后脑接触部的每个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29-33mm,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为 31~34mmη
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接触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条带的顶端持平。
9.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带还包括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面部接触段的宽度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渡段,用于在使用时与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接。
10.一种面罩,包括面部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还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头带,所述头带通过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面部接触部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呼吸面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头带和具有该头带的面罩。该头带包括后脑接触部,用于在使用时与使用者的后脑接触;第一条带,自后脑接触部的上部向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第一条带包括与后脑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过渡段以及与第一过渡段相邻且在使用时用于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的第一面部接触段,第一过渡段的宽度小于第一面部接触段的宽度;以及第二条带,自后脑接触部的下部向后脑接触部的两侧延伸,其中,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分别用于在使用时与面罩的面部接触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带,在使用时更容易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不会给使用者的面部带来不适,头带的材料使用也更加经济。
文档编号A61M16/06GK202538112SQ2012201464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于志钢, 刘熠, 郑芳, 陈兴文, 高树民 申请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