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61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按摩器,特别是涉及ー种电磁式手持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器的按摩动作不外乎是通过按摩头的旋转对使用者产生按摩作用,而驱动按摩头旋转的驱动源则以旋转马达最为常见。然而,按摩器的种类形形色色,体积小的手持式按摩器也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且现有的手持式按摩器亦是通过旋转马达的旋转轴心直接带动按摩头旋转,然而,所述旋转马达的旋转轴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亦即,按摩头必然以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如此,手持式按摩器的结构配置及体积即会受限于上掲结构关系,结构配置的自由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式手持按摩器,不需使用旋转马达驱动,能提高整体结构配置的自由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包含一机売,具有一容置空间及ー贯穿孔。一电控单元,包含一控制面板、ー电路板以及ー电源供应装置;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并外露于所述机壳,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对应所述控制面板的位置,所述电源供应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线圈,与所述电源供应装置电性连接并容置于机壳内。ー摆动件,由一摆动部固定连接ー驱转轴所构成;所述摆动部上固定设置ニ磁铁,所述摆动件容置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摆动件的所述驱转轴穿出所述贯穿孔,所述摆动部的各磁铁相对所述线圈设置。ー扣环,一面成形ー驱转部,相对驱转部的另一面则设置ー套槽;所述驱转部为非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套槽则对应所述驱转轴的外观成形,所述扣环的套槽套接于所述驱转轴与所述驱转轴同动。一按摩头,一面设置复数按摩凸块,另一面成形ー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具有ー套接槽,所述套接槽对应所述扣环的驱转部外形成形,所述按摩头以套接部的套接槽套接于所述驱转部。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机壳由一主体上壳及ー主体下壳对合所构成,所述主体上壳及所述主体下壳对合构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贯穿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売。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机壳内设置ー支持架,所述线圈缠绕于一硅钢件上构成ー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容置于所述支持架内。进ー步的改进是,按摩器还包含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包覆所述线圈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壳。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硅钢件为E形态样。[0015]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驱转轴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扣环的驱转部为六角柱体,所述套接槽为六角槽结构。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扣环的内周缘还成形一^^止缘,所述按摩头围绕所述套接部又成形复数卡定勾部,各所述卡定勾部卡定于所述扣环的卡止缘,使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扣环连接并能同动。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机壳的所述主体上壳异于容置空间的一面设置一容置槽;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周面设置复数第一靠抵凸部以及复数第二靠抵凸部;所述容置槽内容置ー弹垫,所述弹垫具有ー弹垫穿孔并位于所述容置槽槽底及所述第一靠抵凸部之间,所述驱转轴通过所述弹垫穿孔,所述扣环相邻所述弹垫设置;所述按摩器还包含一按摩头座,具有一通过孔以及一靠抵缘,所述按摩头座的外周缘设置复数斜孔,所述按摩头座的斜孔对应套设于各所述第二靠抵凸部,使所述按摩头座相邻所述扣环设置,且所述扣环的驱转部由通过孔穿出与按摩头结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按摩器机壳内设置线圈,且对应线圈设置具有磁铁的摆动件,使 线圈通以电流而能与磁铁产生电磁效应,而摆动件再连接用以按摩的按摩头,使按摩器不 需使用旋转马达驱动,从而使按摩器的构配置不需受限于马达的旋转轴心的方向性,提高整体结构配置的自由度。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组合状态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拆除主体下壳的部分结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拆除主体下壳的部分结构平面示意图,且是摆动件摆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较佳实施例如图I至图6所示,其可配合一内部具有电磁线圈Al的充电座A使用,且所述按摩器包含—机壳10,由一主体上壳11及一主体下壳12对合所构成,且所述主体上壳11及所述主体下壳12对合构成一容置空间13,而所述主体上壳11异于容置空间13的一面则设置一容置槽14。且所述主体上壳11具有ー贯穿所述容置槽14的贯穿孔111。所述机壳10的主体上壳11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设置ー支持架112。所述主体上壳11的所述容置槽14内周面设置复数第一靠抵凸部141以及复数第二靠抵凸部142。一电控单元20,包含一控制面板21、一电路板22以及ー电源供应装置23。所述控制面板21固定设置于机壳10的所述主体上壳11并外露于所述机壳10的主体上壳11。而所述电路板22设置于所述机壳10内并对应所述控制面板21的位置,使所述控制面板21可接触控制所述电路板22,而所述电源供应装置23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ー线圈模块30,容置于所述机壳10的容置空间13内,且所述线圈模块30包含一硅钢件31及ー线圈32,所述线圈32缠绕所述硅钢件31设置。本实施例的所述硅钢件31为E形态样,所述硅钢件31容置于所述主体上壳11的支持架112内,并以一定位件33包覆所述线圈模块30固定于所述机壳10的主体上壳11,且所述线圈32与所述电源供应装置23电性连接。一摆动件40,由一摆动部41固定连接ー驱转轴42所构成。所述摆动部41上更固定设置ニ磁铁43。所述摆动件40容置于所述机壳10的容置空间13内,且所述摆动件40的所述驱转轴42穿出所述贯穿孔111,而所述摆动部41的各磁铁43相对所述线圈模块30的线圈32,所述驱转轴42为半圆柱体结构。ー弹垫50,具有ー弹垫穿孔51并容置于所述主体上壳11的容置槽14内,且所述弹垫50位于所述容置槽14槽底及所述第一靠抵凸部141之间,所述驱转轴42通过所述弹垫穿孔51,且所述弹垫50由具有弹性的材质所制成。
ー扣环60,一面成形一驱转部61,相对驱转部61的另一面则设置ー套槽62。所述驱转部61为非圆形柱体结构,而所述套槽62则对应所述驱转轴42的外观成形为半圆槽。本实施例的驱转部61为六角柱体。所述扣环60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4内并相邻所述弹垫50,且所述扣环60的套槽62套接于所述摆动件40的驱转轴42与所述驱转轴42同动,而所述扣环60的内周缘又成形一^^止缘63。一按摩头座70,具有一通过孔71以及ー靠抵缘72,所述按摩头座70的外周缘设置复数斜孔73,所述按摩头座70的斜孔73对应套设于各所述第二靠抵凸部142,使所述按摩头座70相邻所述扣环60设置,且所述扣环60的驱转部61由通过孔71穿出,而所述按摩头座70的靠抵缘72则相对于所述主体上壳11,使所述按摩头座70限止于主体上壳11外。一按摩头80,一面设置复数按摩凸块81,另一面中心则成形一套接部82。所述套接部82具有一套接槽821,所述套接槽821对应所述扣环60的驱转部61外形成形,本实施例的套接槽821为六角槽结构。且所述按摩头80围绕所述套接部82又成形复数卡定勾部83,所述按摩头80以套接部82的套接槽821套接于所述扣环60的驱转部61,且各所述卡定勾部83则卡定于所述扣环60的卡止缘63,使所述按摩头80与所述扣环60连接并能同动。—充电磁感线圈90,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10的容置空间13内底部,且所述充电磁感线圈90与所述电源供应装置23电性连接。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手持按摩器的结构关系,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吋,由所述电控単元20的控制面板21按压控制所述电源供应装置23开启,所述电源供应装置23供应电流予所述线圈模块30的线圈32。而当所述线圈32通电,所述线圈32产生磁场。则对应所述线圈32的摆动件40的磁铁43与所述线圈32的磁场产生电磁效应,电磁效应使所述摆动件40的各磁铁43相对所述线圈32产生重复的靠近及远离的动作,亦即,所述摆动件40即能相对所述线圈32产生往复的摆动动作。所述摆动件40摆动的同时,所述摆动件40的驱转轴42带动所述扣环60同步摆动。而所述扣环60则能同步带动所述按摩头80摆动,如此,所述按摩头80的摆动动作即能对使用者产生按摩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配置旋转马达即能驱动按摩头80产生按摩的动作,由于结构配置的方向性不会受限于旋转马达的旋转轴心的固定方向,结构配置的自由度高。[0036]而本实用新型于主体上壳11的容置槽14内设置所述弹垫50,所述弹垫50为常态撑张于第一靠抵凸部141的 状态,如此,当所述按摩器运转时,所述按摩头80偏摆运转时会使所述机壳10产生振动,而所述机壳10即能通过具弹性能力的弹垫50缓冲机壳10的振动,避免本实用新型于运转时产生杂音。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包含 ー机壳,具有一容置空间及ー贯穿孔; 一电控单元,包含一控制面板、ー电路板以及ー电源供应装置;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并外露于所述机壳,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对应所述控制面板的位置,所述电源供应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ー线圈,与所述电源供应装置电性连接并容置于机壳内; ー摆动件,由一摆动部固定连接ー驱转轴所构成;所述摆动部上固定设置ニ磁铁,所述摆动件容置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摆动件的所述驱转轴穿出所述贯穿孔,所述摆动部的各磁铁相对所述线圈设置; ー扣环,一面成形ー驱转部,相对驱转部的另一面则设置一套槽;所述驱转部为非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套槽则对应所述驱转轴的外观成形,所述扣环的套槽套接于所述驱转轴与所述驱转轴同动; 一按摩头,一面设置复数按摩凸块,另一面成形ー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具有ー套接槽,所述套接槽对应所述扣环的驱转部外形成形,所述按摩头以套接部的套接槽套接于所述驱转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由一主体上壳及ー主体下壳对合所构成,所述主体上壳及所述主体下壳对合构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贯穿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売。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置ー支持架,所述线圈缠绕于ー硅钢件上构成ー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容置于所述支持架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器还包含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包覆所述线圈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件为E形态样。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轴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扣环的驱转部为六角柱体,所述套接槽为六角槽结构。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的内周缘还成形一卡止缘,所述按摩头围绕所述套接部又成形复数卡定勾部,各所述卡定勾部卡定于所述扣环的卡止缘,使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扣环连接并能同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手持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主体上壳异于容置空间的一面设置一容置槽;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周面设置复数第一靠抵凸部以及复数第二靠抵凸部;所述容置槽内容置ー弹垫,所述弹垫具有ー弹垫穿孔并位于所述容置槽槽底及所述第一靠抵凸部之间,所述驱转轴通过所述弹垫穿孔,所述扣环相邻所述弹垫设置; 所述按摩器还包含一按摩头座,具有一通过孔以及一靠抵缘,所述按摩头座的外周缘设置复数斜孔,所述按摩头座的斜孔对应套设于各所述第二靠抵凸部,使所述按摩头座相邻所述扣环设置,且所述扣环的驱转部由通过孔穿出与按摩头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式手持按摩器,主要是于按摩器的机壳内设置线圈,而对应线圈的位置设置具有磁铁的摆动件,对线圈通以电流使线圈与磁铁产生电磁感应,则摆动件即能产生摆动的动作,而摆动件再连接带动按摩头产生动作,使按摩器不需旋转马达即能驱动按摩头动作,从而使整体结构配置不需受限于旋转马达的旋转轴心的固定方向性,能提高整体结构配置的自由度。
文档编号A61H7/00GK202620139SQ20122014877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陈瑞尧 申请人:厦门兴翔天电子有限公司, 翔天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