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04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
背景技术
目前,白内障手术方法有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劈核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三种。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常需通过Ilmm的切口才能将晶状体核娩出;小切口劈核白内障摘除术,切口虽小,但安全隐患大,不易操作,尚未普遍推广;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其手术者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否则可能产生比现代囊外摘除术更多 而更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以上三种手术方法还存在着共同缺点即前房的稳定性尚未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此外,超声乳化仪以及配套设备昂贵,多数县级医院全面推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存在困难。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于2011年发明了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取核器”(专利号为2011201522246),该碎核取核器具有既能碎核、又能同时将破碎的核取出,且碎核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设备投资少特点,但由于其碎核杆的尺寸较大,相应地要求其切口也较大,才能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需切口小、操作方便、碎核效果好、安全可靠的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是由碎核杆
I、手柄前端杆2和手柄3构成,碎核杆I装置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部,手柄前端杆2装置在手柄3的前部;所述的碎核杆I是一根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或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或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手柄3为单片状手柄或钳形手柄或镊子形手柄。本实用新型的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将现有的碎核杆改进成弧形杆或横杆,其尺寸大大减小,因而,所需的切口较小,操作方便。其手柄既可做成单片状手柄,也可做成钳形手柄,还可做成镊子形手柄;当做成单片状手柄时,可采用两个碎核器,从两个切口进入,利用端部的碎核杆将晶状体核夹住并咬碎;当做成钳形手柄或镊子形手柄时,从一个切口进入,同样利用端部的碎核杆将晶状体核夹住并咬碎,因而,其碎核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状手柄时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形手柄时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碎核杆为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时的H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S向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碎核杆为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时的H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S1向示意图;[001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碎核杆为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时的H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S2向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镊子形手柄前后方向弯折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镊子形手柄前后方向弯折再折回时的俯视示意图。图中单片状手柄时I是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状的碎核杆,2是手柄前端杆,3是单片状手柄,11是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状的碎核杆,12是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状的碎核杆;钳形手柄时1是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状的碎核杆,2是手柄前端杆,3是钳形手柄,I1是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状的碎核杆,I2是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状的碎核杆; 镊子形手柄上下方向弯折时1'是碎核杆,2'是手柄前端杆,3'是镊子形手柄;镊子形手柄前后方向弯折时1''是碎核杆,2''是手柄前端杆,3''是镊子形手柄;碎核杆I、碎核杆I'和碎核杆I''相同,手柄前端杆2、手柄前端杆2'和手柄前端杆2''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单片状手柄形式,由手柄3、手柄前端杆2、碎核杆I构成,手柄3是一片状杆,其右端带有杆径细小的手柄前端杆2,碎核杆I装置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头,碎核杆I是一根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使用时,需要采用两个碎核器配合使用。首先,由输液系统向前房始终输入略带正压的液体,使晶状体核处于悬浮状态;接着,双手各自捏紧手柄3,让手柄前端杆2端部的碎核杆1,通过遂道切口,小心地伸入前房并潜行于晶状体前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的皮质中,让两根碎核杆I呈夹击状态,对准晶状体核用力叠合,两根碎核杆I将咬住部分的晶状体核捏碎。接着,继续上述步骤进行碎核。由于在碎核过程中,前房里始终被输入略带正压的液体,因而,被捏碎的晶状体核会被导流出来,从而,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后囊膜和眼内组织受损情况的发生。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钳形手柄形式,由手柄3、手柄前端杆2、碎核杆I构成,手柄3是由两根钳形夹杆交叉并加装销轴构成的钳形夹,其右端带有杆,左部带有复位弹片,在尾端处,两杆的复位弹片交叉穿装。在杆的端部,装置有杆径细小的手柄前端杆2,碎核杆I装置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头,是一根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使用时,首先,由输液系统向前房始终输入略带正压的液体,使晶状体核处于悬浮状态;接着,用手捏紧手柄3,让两根碎核杆I呈啮合状态(此时的体积最少),通过遂道切口,小心地伸入前房并潜行于晶状体前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的皮质中,慢慢松开手柄3,让两根碎核杆I呈张开状态,对准晶状体核,捏紧手柄3,两根碎核杆I将咬住部分的晶状体核捏碎。接着,又慢慢松开手柄3,继续上述步骤进行碎核。由于在碎核过程中,前房里始终被输入略带正压的液体,因而,被捏碎的晶状体核会被导流出来,从而,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后囊膜和眼内组织受损情况的发生。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碎核杆I为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其使用过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碎核杆I为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其使用过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实施例五本实施例是镊子形手柄形式,是由手柄3'、手柄前端杆2'和碎核杆I'构成,手柄 3'是镊子形手柄,手柄前端杆2'与手柄3'的端部呈前后方向弯折状连接,并且,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头装置碎核杆I'。碎核杆I'与实施例一中的碎核杆I (即为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相同,手柄前端杆2'与实施例一中的手柄前端夹杆2相同。碎核杆I'还可以为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或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其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也是镊子形手柄形式,是由手柄3''、手柄前端杆2''和碎核杆I''构成,手柄3''是镊子形手柄,手柄前端杆2''呈弯折状,手柄前端杆2''与手柄3''的端部呈前后方向弯折状连接,形成前后方向弯折再折回的形状;并且,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头装置碎核杆I''。碎核杆I''与实施例一中的碎核杆I (即为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相同。碎核杆r'还可以为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或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其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既适合大型医院白内障手术使用,也适合中小型医院白内障手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是由碎核杆(I)、手柄前端夹杆⑵和手柄⑶构成,碎核杆(I)装置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部,手柄前端杆(2)装置在手柄(3)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核杆(I)是一根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或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或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其特征在于手柄(3)为单片状手柄或钳形手柄或镊子形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碎核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由碎核杆1、手柄前端杆2和手柄3构成,碎核杆1装置在手柄前端杆2的端部,手柄前端杆2装置在手柄3的前部;所述的碎核杆1是一根两端向外叉出的弧形杆或两端向内弯折的弧形杆或两端横向突出的横杆;具有既能碎核、又能同时将破碎的核取出,且切口小、操作方便、碎核效果好、安全可靠、设备投资少等特点,既适合大型医院白内障手术使用,也适合中小型医院白内障手术使用。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2568612SQ20122015772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兴元 申请人:刘兴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