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18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褥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褥子,属于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普通褥子只是让人在卧床休息时起到身体与床板之间减缓摩擦,保护皮肤的作用。医院病房患者病床褥子,无非也是如此;包括上棉布层,下棉布层,上下棉布层内置棉花层。这种结构的褥子,使用时,由于长期卧床或传染病患者的汗液等很容易通过棉布床单造成褥子污染和潮湿,需要经常暴晒或者经常多次用双氧水或来苏消毒液消毒处理,不然空气中伴有非常难闻的气味。 目前用于预防以下几类患者褥疮的发生的褥子并不常见1针对骨伤科、心血管等科室病人,术后4天以上不能翻身的患者;2长期卧床的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褥子。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褥子,包括褥子本体,褥子本体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构成;所述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等比例分为10段分别进行填充,填充物分别为糜子,干燥剂;所述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通过麻线沿四周边将三层牵引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褥子其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因糜子表面光滑,且为不规则形状,故能产生间隙,便于空气流通,人在坐卧的过程中,因空气流通而避免受压部位局部高温而产生病变,糜子因承压力不同随之而流动,因而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因人在坐卧的过程中会产生汗液,故干燥剂能起到吸汗防潮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等特点,预防因常年卧病在床的患者产生皮肤病变,提高了护理质量,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可广泛用于临床。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I、棉布层;2、糜子材料层;3、干燥层;4、褥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褥子作以下详细说明[0015]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褥子包括褥子本体4,褥子本体4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层I、糜子材料层2和干燥层3构成;所述糜子材料层2和干燥层3等比例分为10段分别进行填充,填充物分别为糜子,干燥剂;所述棉布层I、糜子材料层2和干燥层3通过麻线沿四周边将三层牵引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按照说明书附图所示即可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褥子本体,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由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糜子材料层等比例分为10段分别进行填充,填充物为糜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干燥层等比例分为10段进行填充填充物为干燥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通过麻线沿四周边将三层牵弓I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褥子,属于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包括褥子本体,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构成;所述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等比例分为10段分别进行填充,填充物分别为糜子,干燥剂;所述棉布层、糜子材料层和干燥层通过麻线沿四周边将三层牵引固定连接;所述该一种新型褥子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等特点,预防因常年卧病在床的患者产生皮肤病变,提高了护理质量,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可广泛用于临床。
文档编号A61G7/05GK202554322SQ2012201608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张金 申请人:张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