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医疗常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睡觉时打呼噜。如果一个人睡眠时打鼾,旁人会认为他睡得很香很甜,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打鼾并不代表睡眠质量好,相反,在庞大的打鼾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一种疾病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顾名思义就是睡觉的时候呼吸停了,不呼气也不吸气。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气道被“堵”了,我们称之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没有气流经过呼吸自然就停了,此时气体虽然不能进出肺部,但胸、腹部呼吸运动仍然存在,患者竭力要恢复呼吸,往往呼吸活动相当剧烈,表现出打鼾,而且鼾声通常很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 者中90%以上属于这个原因。另外一小部分患者发生呼吸暂停是由于呼吸肌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有病变。权威数据表明由于长期打鼾导致呼吸暂停时间过长,78%可诱发缺氧性脑萎缩,甚至猝死。全球每天约有4000人死于因打呼噜造成的各种疾病。现有的防打鼾措施主要包括机械式防打鼾装置和电子式防打鼾装置。机械式防打鼾装置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头部各器官的位置,防止呼吸道堵塞;电子防打鼾装置主要是检测鼾声,而一旦检测到鼾声系统就启动振动器,使患者停止打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只能暂时性的缓解打鼾症状,不能提供研究具体的病情的信息,或者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根除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智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记录有效的病情信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记录病情信息,并具有治疗功能的智能的止鼾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止鼾器,包括止鼾器本体,止鼾器本体中设有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采集鼾声信号的拾音器、在微控制器控制下产生振动以阻止使用者继续打鼾的振动器和为止鼾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组,以及设置于止鼾器本体表面的以供用户确定止鼾器工作状态的按键,拾音器与微控制器之间设有预处理所述拾音器采集的鼾声信号的前置处理单元,止鼾器还包括为系统提供准确时间的时钟模块、用于按照时间顺序记录鼾声信息的存储器和用于将所述鼾声信息上传到处理机的数据接口,上述时钟模块、存储器和数据接口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止鼾器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用于人体发出的远红外线并向特定方向发出远红外线的红外收发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止鼾器本体为眼罩式或腕表式壳体,并具有与止鼾器本体连接的并将其固定于人体特定部位的腕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止鼾器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设于止鼾器本体表面的用于显示止鼾器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按键为具有LED背光功能的按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止鼾器还设有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设于止鼾器本体表面的喇叭和/或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止鼾器中,数据接口为USB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止鼾器不仅可有效防止和预防打鼾,而且能够记录使用者的打鼾信息,以供分析使用者的打鼾特点,对严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另外,该智能止鼾器是采用物理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理疗器,无毒副作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腕表式智能止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腕表式智能止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眼罩式智能止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I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结构和原理。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框图。在该实施例的止鼾器本体I中设置微控制器3,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有拾音器2、振动器4、电源模组5、存储器6、时钟模块7、按键8和数据接口 10。拾音器2用于获取音频信号,例如軒声信号。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鼾声信号经前置处理单元21处理后将信号送入微控制器3。所述前置处理包括对音频信号的放大、滤波等处理。当然这一模块可以集成在微控制器3中,即由微控制器3完成上述处理过程。微控制器3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处理拾音器2采集的鼾声信号,根据处理后的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振动器4的运行,以及记录打鼾事件。具体地说,微控制器3具有A/D转换器,它将拾音器2送来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其以事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6中,存储器6优选采用大容量存储器。时间信息从时钟模块7获得,时钟模块可以采用硬件实现,例如时钟芯片,也可以采用基于硬件的时钟程序实现,例如基于单片机的时钟程序实现。另外,当微控制器3对已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如果确认发生了打鼾,则将其作为一个打鼾事件记录在存储器6中,同时向振动器4发送控制信号,启动控制器4,直到打鼾事件结束。记录在存储器6中的数据,例如记录的打鼾事件和系统的工作状态经数据接口 10上传至处理器,经与之配套的软件进行分析。电源模组5为上述装置供电,用户可以通过按键8设定用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形式。电源模组5可以为外接电源或电池,较优的选择是电池、例如充电电池及与之连接的充电电路。数据接口 10包括USB接口、IEEE1394火线接口,或者其它类型的接口,如蓝牙。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特点是止鼾器设有至少一个红外收发器9,它用于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还可以发射远红外脉冲波,进行物理性的治疗,以使鼻腔开通,呼吸顺畅,红外收发器具有红外光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散热组件;该止鼾器还具有指示灯22,便于使用者及时掌握止鼾器的工作状态。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数据接口为USB接口,该数据接口优选为兼容现有通用标准的USB接口,包括USB1. O、USB2.0 和 USB 3. O 等类型。本实用新型智能止鼾器的另一组实施例是,该止鼾器具有与微控制器3连接的喇叭和/或显示屏,可以将存储器6中的信息采用声音播报或数字显示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在图2中给出了智能止鼾器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逻辑结构框图。该实施例的特点是数据接口 10为蓝牙模块,该蓝牙模块用于将存储器6记录的打鼾事件和工作状态信息上传至计算机,用于分析用户的打鼾特点,采用物理方法治疗或药物方法治疗。图3示出了另外一种智能止鼾器的逻辑结构框图。该图中的止鼾器没有时钟模块和存储器,但具有红外收发器9和振动器4。振动器4在微控制器3的控制下运行,及时阻止打鼾。而红外收发器9监测用户的身体状况,并发出远红外脉冲波,为患者提供治疗。一个较优的实施例是,微控制器嵌入分析模块,定时分析用户的鼾声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控 制远红外线脉冲波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微控制器3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行分析用户的打鼾特点,并根据预定的规则采用远红外脉冲波对用户进行治疗。图4给出了一种腕表式智能止鼾器的正面示意图。从图上可见止鼾器本体I的正面设有按键8、指示灯22和拾音器2,在侧面设有数据接口 10。在该实施例中,止鼾器设置了三个按键。图5示出了一种腕表式智能止鼾器的背面示意图。从背面可见红外线收发窗口 91和腕带92。这种腕表式的智能止鼾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且不影响用户睡眠的特点。图6给出了一种眼罩式智能止鼾器的正面示意图。图中拾音器2设置于眼罩的鼻托处,红外收发器9位于拾音器2的两侧。其他组件,包括微控制器3、振动器4电源模组5、存储器6、时钟模块和按键8,它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于左侧壳体41或右侧壳体42中。拾音器设置于鼻托附近有利于及时、准确地监测到鼾声信号,而红外收发器9可以对准鼻腔发射远红外线,治疗效果更佳。该眼罩式智能止鼾器不仅具有防打鼾、收集打鼾信息和进行物理性治疗的作用,还具有遮光的功能,可以使用户在光线较强烈的环境中使用,特别便于使用者在旅途、午休中使用。虽然这里给出了腕表式和眼罩式智能止鼾器的实施例,但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设计成其他形状,包括设置在枕头中。这些实施例与现有的机械式止憨装置更安全,也更方便,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与现有的电子是的止鼾器相比,它体积小,使用方便,同时能够记录使用者个性化的打鼾特征,以便于分析,查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止鼾器,包括止鼾器本体(I),所述止鼾器本体(I)中设有微控制器(3),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3)连接的用于采集鼾声信号的拾音器(2)、在所述微控制器(3)控制下产生振动以阻止使用者继续打鼾的振动器(4)和为止鼾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组(5),以及设置于止鼾器本体(I)表面的以供用户确定止鼾器工作状态的按键(8),所述拾音器(2)与所述微控制器(3)之间设有预处理所述拾音器(2)采集的鼾声信号的前置处理单元(2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还包括为系统提供准确时间的时钟模块(7)、用于按照时间顺序记录鼾声信息的存储器(6)和用于将所述鼾声信息上传到处理机的数据接口(10),上述时钟模块(7)、存储器(6)和数据接口(10)均与所述微控制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还设有与所述微控制器(3)连接的用于接收人体发出的远红外线的并可向特定方向发出远红外线的红外收发器(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本体(I)为眼罩式或腕表式壳体,并具有与所述止鼾器本体(I)连接的并将其固定于人体特定部位的腕带(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还设有与所述微控制器(3)连接的设于所述止鼾器本体(I)表面的用于显示止鼾器工作状态的指示灯(22)。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8)为具有LED背光功能的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还设有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设于所述止鼾器本体(I)表面的所述喇叭(29)和/或显示屏(28)。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10)为USB 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止鼾器,包括止鼾器本体(1),止鼾器本体(1)中设有微控制器(3),以及与微控制器(3)连接的用于采集鼾声信号的拾音器(2)、用于产生振动以阻止使用者继续打鼾的振动器(4)、按键(8)和电源模组(5),另外,止鼾器还包括与微控制器(3)连接的为系统提供准确时间的时钟模块(7)、用于按照时间顺序记录鼾声信息的存储器(6)和用于将所述鼾声信息上传到处理机的数据接口(10)。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止鼾器具有的优点包括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预防打鼾;并可记录使用者的打鼾信息,以供分析使用者的打鼾特点。
文档编号A61N5/06GK202589731SQ2012201866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邹超 申请人:深圳市瑞思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