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82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丁字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术后患者下肢旋转的的丁字靴。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或髋关节置换等病人,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尤其是要防止下肢内旋或外旋,保证治疗效果。现采用的方法是让术后患者平躺在床上,让患者穿丁字鞋加以固定。现有丁字鞋结构为在鞋体后跟处固定一根与鞋体轴线垂直的平衡板。现有丁字鞋能够对患者下肢起到有效防止旋转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穿戴不方便,容易脱落等。·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穿戴,穿好后不易脱落的丁字靴,使其能更加稳定有效的防止术后患者下肢旋转,保证治疗和康复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丁字靴,包括靴体,所述靴体外的后跟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靴筒轴线的平衡块。进一步,所述靴体的正面至上而下设置有延伸至脚尖部的开口,开口两边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粘接扣。进一步,所述靴体内的后跟部设置有软质垫片。进一步,所述软质垫片由海绵制成。进一步,所述平衡块由木料或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丁字靴,包括靴体,所述靴体外的后跟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靴筒轴线的平衡块,采用丁字靴辅助固定患者下肢,可以较为稳固的防止患者下肢的旋转,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靠性更强;所述靴体的正面至上而下设置有延伸至脚尖部的开口,开口两边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穿戴和脱靴更方便;所述靴体内的后跟部设置有软质垫片。另外在靴体内脚后跟部设置软质垫片,能够有效的防止压疮的生成,减轻患者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丁字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丁字靴,包括靴体1,所述靴体外的后跟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靴筒(靴筒具体指靴体上包裹人体小腿的部分)轴线的平衡块2。采用丁字靴辅助固定患者下肢,可以较为稳固的防止患者下肢的旋转,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靠性更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靴体I的正面至上而下设置有延伸至脚尖部的开口,开口两边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粘接扣3。采用正面开口和固定件连接的结构,穿戴和脱靴容易,而且可以随意调节粘接扣的长短,适合于大小不同的脚,实用性更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靴体内的后跟部设置有软质垫片。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垫片由海绵制成。设置软质垫片防止患者脚后跟长时间处于被压迫状态而诱发的压疮,增强舒适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块2由木料或塑料制成。采用木材或 塑料,质量轻,而且取材容易,成本较低。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丁字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靴体(I),所述靴体外的后跟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靴筒轴线的平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丁字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体(I)的正面至上而下设置有延伸至脚尖部的开口,开口两边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字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粘接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丁字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体内的后跟部设置有软质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丁字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片由海绵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丁字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2)由木料或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丁字靴,包括靴体,所述靴体外的后跟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靴筒轴线的平衡块,采用丁字靴辅助固定患者下肢,可以较为稳固的防止患者下肢的旋转,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靠性更强;所述靴体的正面至上而下设置有延伸至脚尖部的开口,开口两边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穿戴和脱靴更方便;所述靴体内的后跟部设置有软质垫片。另外在靴体内脚后跟部设置软质垫片,能够有效的防止压疮的生成,减轻患者痛苦。
文档编号A61F5/01GK202682109SQ2012201913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郑璐, 邓姝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