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以净化放出空间内的空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 关注,用于净化居住空间内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被广泛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已通过各种结构而被实用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55960号记载的空气净化装置,向居住空间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扩散到整个放出空间,通过使空间内的浮游细菌、病毒失去活性、或分解并除去异味成分来净
化空气。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送风通道内的送风机和离子产生器。送风通道连接开口于外壳的吸气口和排气口。送风机具有利用电动机驱动而转动的叶轮,利用该叶轮的转动在送风通道的内部产生气流。离子产生器在对置电极间施加高压交流驱动电压而产生等离子放电,使空气中的水分子带电后生成H+ (H2O)ffl (正离子)和02_ (H2O)n(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送风机的动作将空气从吸气口吸入送风通道内,并经由排气口送出。离子产生器生成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以下仅称为离子)被送风通道内的气流输送,并经由排气口被放出。离子遍布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设置室内,并且附着在细菌、病毒和各种异味成分等上而变化为OH自由基,并从附着物中去除氢,从而分解该附着物或使其失去活性。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中,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需要提高离子的放出量。另一方面,当离子产生器生成的离子混入在气流中并流过送风通道内时,上述离子与送风通道的各部分(送风机的叶轮、送风通道的内壁等)碰撞后容易消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往将离子产生器配置在送风机的下游一侧、且在开口于送风通道末端的排气口附近,可以防止离子产生器生成的离子因在送风通道内碰撞而消失,从而增加了离子的放出量并提高了净化效果。然而,当离子产生器生成离子时,由于在对置电极间进行等离子放电而产生放电声音,所以将离子产生器配置在排气口附近时,产生的放电声音大多经由排气口传到室内。由于空气净化装置是在夜间、就寝时等寂静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所以传到室内的放电声音对使用者来说成为刺耳的噪音。另外,虽然离子产生器发出的声音与送风机发出的声音(驱动用电动机的动作声、叶轮的侧风声等)相比较小,但是送风机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降低转动速度等运转条件的变更来降低,而离子产生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产生离子不可缺少的放电所产生的放电声音,所以难以通过改变运转条件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防止离子在送风通道内消失,并有效降低向外部传出的离子产生器产生的放电声音,从而能同时实现高净化功能和静音运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在外壳的内部具有送风机和离子产生器,所述外壳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连接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送风通道,所述离子产生器在所述送风通道内生成的离子由气流输送,所述气流利用所述送风机的动作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排气口流动,并经 由所述排气口向所述外壳的设置空间放出,来净化所述设置空间内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送风机,所述轴流送风机具有绕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轴转动的叶轮,并且所述离子产生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机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按照本实用新型,将离子产生器在送风通道内的配设位置设置在比送风机靠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即远离排气口的位置上,可以防止离子产生器产生的放电声音经由排气口传到外部,从而实现静音运转。虽然离子产生器生成的离子在与气流一起流过送风通道内期间,与配置在比离子产生器靠向下游的送风机叶轮和送风通道的内壁碰撞,但送风机是轴流送风机,具有绕沿流动方向的轴转动的叶轮,并且叶片间的流路面积较大且配置在直线状的送风通道内。因此,与送风机的叶轮和送风通道的内壁接触而使离子消失的现象得到控制,所以可以充分确保离子放出量,从而实现所期望的净化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送风通道内部的比所述离子产生器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具有吸音材料。按照所述实用新型,离子产生器产生的放电声音被设置在下游的吸音材料吸收,抑制其向外部传出,能进一步实现静音运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吸音材料粘贴在所述叶轮的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游相对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按照所述实用新型,在轴流送风机叶轮的与气流流动方向上游相对的表面上、具体而言在叶轮和轴毂部前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上粘贴有吸音材料,以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吸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壳能装拆地连接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所述吸气箱体包括所述吸气口,所述排气箱体包括所述排气口以及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和所述离子产生器的安装部。按照所述实用新型,通过使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分离,能接触排气箱体的安装部上安装的送风机和离子产生器,从而使检查、保养作业变得容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面向所述排气箱体和所述吸气箱体的连接部设置,所述离子产生器的安装部从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朝向所述吸气箱体内突出设置。按照所述实用新型,排气箱体内的送风机的安装部面向排气箱体与吸气箱体的连接部,使用者通过使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分离,能确认送风机的状态并接触送风机,从而能够容易实施检查、保养作业。离子产生器安装在安装部上、且在吸气箱体的内部配置在送风机的上游一侧,所述安装部从送风机的安装部朝向吸气箱体内突出设置。使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分离后,离子产生器与排气箱体一起与吸气箱体分离,使用者能确认离子产生器的状态并接触离子产生器,从而可以容易地实施检查、保养作业。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离子产生器安装成能够装拆。按照所述实用新型,可以在将离子产生器从安装部取下后,在稳定状态下实施例如对置电极的清扫等细致作业。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 征还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吸气口的集尘过滤器,所述集尘过滤器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吸气箱体的内部。按照所述实用新型,将覆盖吸气口的集尘过滤器安装在吸气箱体的内部,并能够使其与吸气箱体一起分离。集尘过滤器过滤经由吸气口并将要进入送风通道内的灰尘。通过将因过滤灰尘而堵塞的集尘过滤器与吸气箱体一起进行搬运并在分离后状态下进行装拆,可以不污染周围环境、简单地更换集尘过滤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集尘过滤器配置在比所述离子产生器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按照所述实用新型,从吸气口经由集尘过滤器被吸入送风通道内的空气,基本全部通过离子产生器的配设位置。因此,可以使离子产生器生成的大体全部离子都经由排气口放出到设置空间,从而可以利用离子的作用很好地实现净化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检测器,所述连接检测器检测所述吸气箱体与所述排气箱体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检测器处于非检测状态时,禁止所述离子产生器和送风机动作。按照所述实用新型,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分离时,根据连接检测器的非检测状态,禁止离子产生器和送风机动作。因此,在分离后状态下所实施的检查、保养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不慎操作而使离子产生器和送风机动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检测器为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安装在所述吸气箱体和所述排气箱体的一方上,并通过与另一方接触而导通。按照所述实用新型,由于安装在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一方上的接触开关与另一方接触后导通,所以能够以简单结构检测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的连接状态,并在非连接状态时确保禁止离子产生器和送风机动作。通过参照附图来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新特征。
图I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正视断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断面图。图4是表示吸气箱体分离后状态的断面图。图5是表示排气箱体分离后状态的断面图。图6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根据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正视断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断面图。如图2、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在外壳I的内部具有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外壳I通过使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在同轴上配合并相互连接而成,所述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是矩形断面的中空筒形。例如在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 一方的连接侧端部的周向边缘的多个部位上,突出设置能弹性变形的卡合爪(未图示),并在另一方 的连接侧端部的周向边缘上,设置与所述卡合爪分别对应的卡合凹部(未图示),并且通过使各卡合爪与对应的卡合凹部卡合来进行连接。可以容易地解除上述连接,并且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能装拆。如图2所示,吸气箱体10的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在大体整个面上开口的吸气口 12。此外,吸气箱体10的内部安装有集尘过滤器13。集尘过滤器13形成有底筒状过滤器支架14的大体整个底面和周向表面的一部分。集尘过滤器13可以与过滤器支架14 一体设置,也可以单独设置。过滤器支架14开口部的周向边缘上具有朝向外侧的凸缘14a,如图2所示,在吸气箱体10开口部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凸缘部10a,将过滤器支架14的凸缘14a放置到该凸缘部IOa上,从而将集尘过滤器13安装成在吸气箱体10的内部覆盖整个所述吸气Π 12。在与吸气口 12同侧的吸气箱体10的外表面上、且在四个角上分别突出设置有支承脚15。如图2和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被各支承脚15支承于承载面A上,并在吸气箱体10向下、排气箱体11向上的直立姿势下使用。此时,吸气箱体10上设置的吸气口 12,在承载面A的上方与承载面A以隔开支承脚15高度部分的状态相对。承载面A为地面、桌子或架子的顶面等。另一方面,在排气箱体11的内部以同轴方式固定有圆筒形的通气管道16,并且在排气箱体11的另一个端部上开设有排气口 17,所述排气口 17在通气管道16的一端设有整流用的栅格。送风机2为轴流送风机,其包括单一尺寸的呈圆筒形的壳体20 ;电动机21,同轴固定在该壳体20的中心部;以及叶轮22,安装在该电动机21的输出端上。如图2、图3所示,所述送风机2安装成将其壳体20嵌入通气管道16的内部、且使叶轮22位于排气箱体11与吸气箱体10的连接侧。送风机2的叶轮22利用电动机21的驱动而转动,在壳体20的内部产生从下方朝向上方沿轴向流动的气流。由此,如图2中箭头所示,经由开设于下端的吸气口 12,向吸气箱体10内吸入外部空气。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覆盖吸气口 12内侧的集尘过滤器13,过滤并除去灰尘后向上方流动并到达送风机2,再被该送风机2送向上方,最后通过开口于通气管道16上端的排气口 17被送向外部。在叶轮22的轴毂和叶片的下表面、即与气流流动方向上游相对的大体整个表面上,粘贴有吸音材料23。吸音材料23例如是将玻璃棉、岩棉成形为薄片状而成的多孔质材料,吸收气流中传播的声波的声能,从而起到抑制其向下游传播的作用。离子产生器3具有公知的结构,S卩,包括在一面上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对置电极30、31,在所述对置电极间施加高压交流驱动电压后产生等离子放电,从而使周边空气中的水分子带电并生成大体数量相同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离子产生器3被支承件32支承,该支承件32突出设置在排气箱体11的连接侧端部上,并且将对置电极30、31安装成朝向吸气箱体10的内部。如图3所示,支承件32在向吸气箱体10内延伸的前端部上设有卡合爪33,并且支承件32的基部上设有与卡合爪33相对的挡板34,离子产生器3安装成被夹持在卡合爪33和挡板34之间的状态。挡板34上设有供电突起35,该供电突起35与所安装的离子产生器3接触。利用供电突起35供电,在离子产生器3的对置电极30、31之间施加驱动电压。利用施加驱动电压使离子产生器3动作,并在对置 电极30、31所处的吸气箱体10的内部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生成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吸气箱体10内被以上述方式流动的空气输送,并经由通气管道16和排气口 17被送向外部。送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散布到设置有空气净化机的整个室内,并且附着在包含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各种异味成分等上后变化为OH自由基,并从附着物中去除氢,来分解该附着物或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净化设置室内的空气。在离子产生器3的配置位置上,流过因通过集尘过滤器13而被除去灰尘后的空气。离子产生器3生成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与不含灰尘的空气一起被送出。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上述作用、以及由集尘过滤器13产生的除去灰尘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室内空气进行净化。集尘过滤器13通过过滤器支架14安装在吸气箱体10的内部,并覆盖整个吸气口12,并且如图2所示,集尘过滤器13位于比离子产生器3靠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因此,从吸气口 12经由集尘过滤器13吸入的气流的大体全部都会通过离子产生器3的配置位置,从而可以确保离子产生器3生成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与气流一起经由排气口 17被送出,并且可以利用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作用很好地实现上述净化效果。当进行离子生成动作时,离子产生器3伴随对置电极30、31间的等离子放电而产生放电声音。虽然所述放电声音经由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内的通气管道16后到达排气口 17,并从该排气口 17传出,但是由于离子产生器3配置在比送风机2靠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且位于远离排气口 17的位置,所以可以降低经由排气口 17传到设置室内的放电声音。此外,由于送风机2的叶轮22上粘贴有如上所述的吸音材料23,离子产生器3产生的放电声音被位于下游的吸音材料23吸收,所以能进一步降低从排气口 17传到设置室内的放电声音,从而可以实现静音运转。如上所述,吸音材料23粘贴在叶轮22的与气流上游相对的大体整个表面上,吸音材料23占据了气流流动的送风通道的大体全部区域。因此,可以利用吸音材料23有效吸收放电声音,并提高降低传出声音的效果。另外,吸音材料23也可以仅粘贴在轴毂或叶片等叶轮22的一部分上。虽然离子产生器3生成的离子在如上所述的输送的过程中,有可能与下游的各部分(送风机2的叶轮22、通气管道16的内表面等)发生碰撞并因这种碰撞而消失,但是送风机2为轴流送风机,叶轮22叶片间的流路面积较大,并且可以使包含通气管道16的送风通道为图示的直线状。因此,可以使离子产生器3生成的离子难以和下游的各部分发生碰撞,从而将送风通道内的离子消失控制在轻微的程度,并且可以从排气口 17送出更多的离子,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净化功能。[0055]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由于在运转过程中,吸气箱体10内的集尘过滤器13会被过滤掉的灰尘堵塞、并且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上会附着通过集尘过滤器13的细小灰尘、或运转停止时从其他部分进入的灰尘,所以需要对上述装置进行检查、保养。在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中,构成外壳I的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装拆自如地彼此连接,对集尘过滤器13、送风机2和离子 产生器3进行的检查、保养,可以使吸气箱体10和排气箱体11分离后来实施。图4是表示吸气箱体10分离后状态的断面图。如图所示,集尘过滤器13和过滤器支架14可以与吸气箱体10—起被取下,并且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从吸气箱体10与排气箱体11的连接侧开口进行装拆。进行所述装拆是为了更换被堵塞的集尘过滤器13。可以将集尘过滤器13和吸气箱体10 —起搬运到适当的场所后取下集尘过滤器13,从而不会在拆卸时由于被集尘过滤器13过滤的灰尘脱落而污染周边环境。图5是表示排气箱体11分离后状态的断面图。如上所述,由于离子产生器3的支承件32突出设置在排气箱体11的连接侧端部上,所以如图5所示,离子产生器3可以与排气箱体11 一起被取下。使用者可以在排气箱体11的外侧握住离子产生器3,并相对于支承件32装拆离子产生器3,例如,可以在将离子产生器3从支承件32取下后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除去附着在对置电极30、31上的灰尘等细致的保养作业。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支承件32为能弯曲变形的弹性体,通过使支承件32弯曲来解除离子产生器3与卡合爪33的卡合,从而可以容易地装拆离子产生器3。送风机2在排气箱体11的连接部附近、面向该连接部安装。因此,使用者在图5所示的分离状态下,可以从排气箱体11连接侧的开口容易地接近送风机2的各部分、特别是叶轮22,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叶轮22的检查作业、以及除去附着在叶片表面上的灰尘等保养作业。如图3、图5所示,在排气箱体11的连接侧端部上、且在通气管道16的外侧安装有接触开关4。接触开关4具有朝向吸气箱体10连接侧突出的开关片40。如图3所示,在排气箱体11与吸气箱体10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开关片40与吸气箱体10的一部分、更具体而言是吸气箱体10内安装的过滤器支架14的凸缘14a接触。接触开关4作为连接检测器发挥功能,该连接检测器在上述状态下导通来检测吸气箱体10与排气箱体11处于连接状态。在排气箱体11与吸气箱体10分离后的情况下,由于接触开关4的开关片40与吸气箱体10之间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该开关片40如图5所示成为突出状态。接触开关4在所述状态下断开成为非检测状态。在这种非检测状态下,空气净化装置的运转、更具体而言是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的动作被禁止。因此,不会发生在上述检查、保养作业过程中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动作的情况,从而可以安全地实施作业。禁止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动作可以通过被提供接触开关4的导通、断开信号的运转控制部的动作来实现,也可以将接触开关4安装在送风机2和离子产生器3的供电电路中,通过接触开关4断开来切断电力供给的结构来实现。而且,用于检测吸气箱体10与排气箱体11处于连接状态的连接检测器,也可以由接触开关4以外的适当的传感器构成。图6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断面图。在本图所示空气净化装置中,不仅在送风机2的叶轮22上、而且在吸气箱体10内的过滤器支架14的外表面和排气箱体11内的通气管道16的外表面上也粘贴有吸音材料23。过滤器支架14比离子产生器3靠向气流流动方向下游的周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8,并且吸音材料23粘贴在通孔18形成区域的整个外表面上。此外,在通气管道16比送风机2的安装位置靠向气流流动方向下游的周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9,吸音材料23粘贴在通孔19形成区域的整个外表面上。由于以上述发生设置的吸音材料23利用通孔18或通孔19吸收离子产生器3产生的放电声音,所以可以利用它们与设置在叶 轮22上的吸音材料23的叠加作用,来有效降低经由排气口 17传到外部的声音,从而可以实现静音运转。吸音材料23可以适当地设置在比离子产生器3靠向下游的送风通道内,而不限于设置在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位置,但考虑到容易设置且不会扰乱气流的流动,优选将吸音材料23设置在实施方式所示的位置上。另外,以上说明中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或不能狭义地解释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宗旨下和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在外壳的内部具有送风机和离子产生器,所述外壳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连接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送风通道,所述离子产生器在所述送风通道内生成的离子由气流输送,所述气流利用所述送风机的动作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排气口流动,并经由所述排气口向所述外壳的设置空间放出,来净化所述设置空间内的空气,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送风机,所述轴流送风机具有绕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轴转动的叶轮,并且所述离子产生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机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通道内部的比所述离子产生器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具有吸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粘贴在所述叶轮的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游相对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能装拆地连接吸气箱体和排气箱体,所述吸气箱体包括所述吸气口,所述排气箱体包括所述排气口以及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和所述离子产生器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面向所述排气箱体和所述吸气箱体的连接部设置,所述离子产生器的安装部从所述送风机的安装部朝向所述吸气箱体内突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产生器安装成能够装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吸气口的集尘过滤器,所述集尘过滤器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吸气箱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过滤器配置在比所述离子产生器靠向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检测器,所述连接检测器检测所述吸气箱体与所述排气箱体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检测器处于非检测状态时,禁止所述离子产生器和送风机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检测器为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安装在所述吸气箱体和所述排气箱体的一方上,并通过与另一方接触而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防止离子产生器产生的放电声音向外部传出、以及因在送风通道内碰撞而导致离子消失,从而能同时实现高净化功能和静音运转。该空气净化装置在设置有送风通道的外壳的内部具有送风机和离子产生器,利用由送风机的动作产生的气流来输送离子产生器生成的离子,并从开设于送风通道末端的排气口向外部放出上述离子,其中,送风机为轴流送风机,其包括绕沿气流流动方向的轴转动的叶轮,离子产生器配置在比送风机靠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一侧、即远离排气口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A61L9/22GK202568987SQ20122020150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宫崎治仁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